学术投稿

学龄儿童对单纯性肥胖的认知及相关行为的研究

邵继红;黄水平;卓朗;陈虎;姜海霞

关键词:学龄儿童, 单纯性肥胖, 认知与行为
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对单纯性肥胖的认知及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徐州市8所小学1~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检,所得资料采用SPSS 11.5和stata 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徐州市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对于肥胖已有一定的正确认知,但还很肤浅,对儿童肥胖的远期危害认识不足;营养知识欠缺,饮食结构不合理;静坐生活方式明显,但尚未对学习成绩和身体机能产生影响;肥胖儿童与家长在对肥胖的认知与控制上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有必要深入探讨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儿童肥胖预防的健康促进活动.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防治措施在学龄前儿童群体防龋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学龄前儿童中采用综合性措施防治龋齿,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病率,并对学龄前儿童群体防龋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儿童2000~2004年的龋病发病情况在防治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群体综合防治,学龄前儿童在2年后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下降了15.77%和1.53,儿童和其监护人对龋病防治的认知有明显提高.结论:依托儿童保健三级网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幼儿开始,能有效地降低龋病发病率.

    作者:徐邦勇;黄安源;李黎;胡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Apgar评分与CK-MB和cTnI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Apgar评分和CK-MB、cTnI含量的测定,为早期评价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并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记录出生后72 h内的心脏事件并于出生后24 h、72 h、7 d测定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血清CK-MB、cTnI含量,然后进行分析.结果:血清CK-MB、cTnI的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1),同一时间点在有窒息组和无窒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有窒息组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无窒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随Apgar评分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Apgar 1 min评分与CK-MB、cTnI 24 h测定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Apgar评分和CK-MB、cTnI均可作为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评价指标.

    作者:高彬昌;栾桂珍;冯金环;栾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几丁糖防治介入治疗输卵管复通后再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几丁糖防治介入治疗输卵管复通后粘连和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输卵管梗阻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实施复通术,复通成功者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米蛋白酶、利多卡因防治粘连,随机对其中36例患者再加入几丁糖防治粘连.结果:共治疗150条梗阻输卵管,其中135条输卵管通畅程度改善,未用几丁糖组再粘连率为20.6%,妊娠率为33.3%,应用几丁糖组再粘连率为8.9%,妊娠率为52.8%,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讨论:几丁糖对预防介入治疗输卵管复通后再粘连,提高输卵管阻塞复通术后的妊娠几率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鑫磊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活跃期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分娩结局

    胎儿窘迫、宫颈扩张延缓阻滞及胎头下降延缓阻滞是活跃期常见的异常情况.正确处理活跃期出现的异常情况直接关系到分娩结局.正确及时处理难产使母儿转危为安,降低新生儿窒息、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黄利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腹腔镜电灼打孔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电灼打孔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无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3例,在腹腔镜下对多囊卵巢电灼打孔,术后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观察血T、LH、FSH水平的变化及月经恢复情况、术后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患者术后血T、LH水平下降,LH/FSH比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月经情况明显改善,83.72%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术后排卵率82.72%,妊娠率为60.47%.结论:腹腔镜下电灼打孔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为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丽英;刘爱民;苑春莉;李荷莲;金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外阴营养不良治疗进展

    外阴营养不良(vulvan dystrophies)是外阴表皮的慢性损伤,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又因该病病因至今不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多年来,临床医生都在努力寻找各种有效地治疗方法[1].

    作者:石彬;王振海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高征的meta分析

    妊高征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由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中[2]发现钙的摄取量与高血压发病呈反比.为此,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近10年有关补钙预防妊高征的资料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旨在评价补钙与妊高征联系的强度,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妊高征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舒丽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黄芪注射液10 ml/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 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150~250 mg/(kg·d),15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CVB-IgM).结果:治疗后1周、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t=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ECG异常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5.705、6.42、6.411、4.5,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作者:姜秀菊;张若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白细胞介素-18对荷卵巢癌裸鼠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荷卵巢癌裸鼠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治疗前后肿瘤的病理改变.方法:采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建立24只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种植后1周随机分4组,每组6只,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L-18进行腹腔注射治疗,并于种植后第4周处死裸鼠,测量瘤重,计算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镜下肿瘤细胞平均坏死率.结果:IL-18剂量为0μg/100 μL、0.25μg/100 μL、0.5μg/100 μL和1μg/100 μL时,瘤体重量分别为:(0.600 8±0.189 5)g、(0.247 8±0.047 3)g、(0.223 0±0.112 0)g和(0.169 0±0.112 1)g,抑瘤率分别为58.76%、62.88%和71.87%,治疗后2周,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12.028 9±1.575 2、6.831 5±2.514 8、5.502 9±1.443 6和4.126 4±1.881 2,光镜下可见治疗组中肿瘤细胞呈片状、条带状坏死,肿瘤组织细胞核碎裂、溶解,部分坏死组织呈均质红染无结构区域,镜下肿瘤细胞的平均坏死率分别为0.120 0±0.059 8、0.385 3±0.137 1、0.435 6±0.121 1和0.554 8±0.117 8.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肿瘤细胞坏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IL-18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细胞因子IL-18能通过引起更多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坏死,从而有效地抑制卵巢癌的生长.

    作者:杜培;张晓薇;李勇;苏卫燕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价值

    为了探讨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对8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早期宫外孕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李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42例PCOS患者分为非肥胖组(26例)和肥胖组(16例),28例正常妇女分为非肥胖组(19例)和肥胖组(9例).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胰岛素(INS)、空腹血糖(SG)、脂联素浓度.结果:PCOS组LH、LH/FSH、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非肥胖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显著升高;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HOMA-IR、T值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COS患者可能存在脂联素缺乏,且程度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脂联素具有广阔的药物开发前景.

    作者:贾莉婷;王全先;张颖;张展;孟云;孙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方法: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9%,P<0.01.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剖宫产手术切口皮内缝合缝线反应200例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手术切口缝合分为皮肤间断缝合及皮内缝合,其外表美观,不需拆线,住院时间短,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少数皮内缝合的手术切口在吸收期易出现缝线反应,现就我院2003年1月~2004月12年剖宫产手术切口行皮内缝合出现缝线反应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目前仍占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14 700例,发生产后出血372例占2.53%,与国内报道的2%~3%[1]相符.现将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3 655例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白云区重点人群的地中海贫血(地贫)的筛查,阳性病例给予确诊,对高风险对象进行产前诊断,减少缺陷儿出生.方法:应用血液分析仪进行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平均血红蛋白)、HGB(血红蛋白计数)检查,发现异常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HbA2<2.5%者,为α-地贫可凝病例;HbA2>3.5%者,为β-地贫可疑病例.夫妻为同型地贫者给予胎儿脐血或羊水进行基因分析,确诊为重型地贫患儿给予引产.结果:筛查13 655例,α-地贫823例,推算该人群中α-地贫的发病率为6.17%;确诊常见β654-杂合子、β17/18-杂合子、β41/42杂合子共363例,推算该人群中β-地贫的发病率为2.72%.其中有45对高风险者(夫妻均为同型地贫),全部进行产前诊断.确诊为重型地贫11例,胎儿给予引产.结论:白云区为地贫的高发区,对孕产妇人群进行地贫筛查,淘汰其中重症地贫儿,对减少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林;陈萍姣;冯建青;李霞;张振平;徐建锋;马瑞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小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诊治结果分析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少见,并发胃穿孔则病势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甚高[1~3].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6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患儿,治疗效果尚好.

    作者:程广明;祖元琪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母亲依恋量表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引进母亲依恋量表,评价其在国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原量表进行翻译、修订后,选择北京有代表性地区404例次3~6岁儿童进行测试.结果: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0.427~0.673,内部一致性α系数0.669~0.794)和效度.结论:该量表可在临床和社区用于评价孩子的母亲依恋.

    作者:宫玉花;季成叶;郑修霞;高树凤;田吉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全程干预对宫腔镜检查病人的影响

    宫腔镜检查患者由于缺乏了解,加上检查时患者意识清醒,检查可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因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尤为突出,给操作造成困难.另外由于人工流产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也可发生于子宫腔检查.为探讨对患者负性心理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适和疼痛感,我们将320例来门诊做宫腔镜检查的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分组观察.

    作者:于桂云;王风文;夏志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02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102例乳腺癌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多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腋淋巴结转移因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程长短而不同.结论:应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长春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与需求,为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农村15个村的已婚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有效问卷5116份,调查表经审核后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前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婚前后、孕前后和产前后的知识及其保健措施.结论:必须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肖万凤;于景龙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