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跃期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分娩结局

黄利红

关键词:活跃期, 处理,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 宫颈扩张, 分娩结局, 产后出血, 发生率, 胎头, 损伤, 难产
摘要:胎儿窘迫、宫颈扩张延缓阻滞及胎头下降延缓阻滞是活跃期常见的异常情况.正确处理活跃期出现的异常情况直接关系到分娩结局.正确及时处理难产使母儿转危为安,降低新生儿窒息、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夫妇家庭暴力的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家庭中家庭暴力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反家庭暴力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4~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87对河南省登封市农村患不孕症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夫妇中过去一年家庭暴力粗发生率为10.48%,其中40.28%是重型暴力,48.61%是躯体暴力.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频率高于没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而且有家庭暴力的家庭更倾向于不要小孩.家庭暴力的发生与低文化程度、抱养小孩、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相关的知识水平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中较低,态度更消极.结论:登封市农村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重型暴力的构成比也很高,且对家庭暴力和不孕症的相关知识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消极态度.家庭暴力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小孩(抱养小孩)、家庭关系及保守观念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颖;程怡民;黄娜;郭欣;吕岩红;蔡雅梅;王潇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男性淋病患者配偶感染淋球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淋病患者配偶感染淋球菌的情况.方法:将325例男性淋病患者配偶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作淋球菌培养,检测淋球菌.结果:检测出淋球菌阳性者224例,占68.9%.结论:应加强对男性淋病患者的治疗和性病知识教育,让他们积极鼓励自己的配偶及早去医院诊治,努力控制淋病在家庭中的传播.

    作者:颜丹;李燎;颜海婴;甘仲霖;卿晟;许祖刚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沈阳市开展唐氏综合征系列产前筛查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妊娠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系列[包括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简称唐筛)]的方法和群体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妇幼三级保健网络,进行唐筛的宣传、标本的采集、转运和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对高危孕妇进行咨询,对彩超诊断胎儿畸形并同意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全部进行产后随访.结果:1998~2005年5月共筛查6.25万人,城区筛查率为70%,确诊出生缺陷245例(其中神经管缺陷畸形105例、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17例).羊膜腔穿刺及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均达到100%.结论:在妇幼保健三级保健网络中开展唐氏综合征系列产前筛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杨柳;崔琴子;张丽;邵杰;于军;孙焕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节育器移位及带器妊娠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节育器移位及带器妊娠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00例置环妇女节育器移位及妊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00例中单纯IUD移位43例,带器妊娠37例,惰性金属单环的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较高;年龄25~35岁、哺乳期置环或置环第1年内带器妊娠的发生率较高.结论:IUD作为一种高效、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其避孕效果不仅依赖于方法本身,还依赖于使用者的个体特征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作者:王晓莉;颜爱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疗效作对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病毒心肌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中药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变化,血清CVB-IgM转阴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西药的常规治疗疗效.结论: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彭奇;刘静秋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02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102例乳腺癌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多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腋淋巴结转移因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程长短而不同.结论:应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综合防治措施在学龄前儿童群体防龋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学龄前儿童中采用综合性措施防治龋齿,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病率,并对学龄前儿童群体防龋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儿童2000~2004年的龋病发病情况在防治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群体综合防治,学龄前儿童在2年后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下降了15.77%和1.53,儿童和其监护人对龋病防治的认知有明显提高.结论:依托儿童保健三级网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幼儿开始,能有效地降低龋病发病率.

    作者:徐邦勇;黄安源;李黎;胡莉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汉族和维吾尔族城市居民母乳喂养水平及原因分析

    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营养,而且可以降低儿童时期和成年期慢性疾病的发生几率.新疆虽然地处偏远,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婴儿使用代乳品.

    作者:白毅;王艳;热依汗;许风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应用PICC的体会

    目的:探索PICC插管技术在儿科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4月~2004年12月在NICU科室住院的早产儿(胎龄<35周)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890~1 500 g)符合插管指征者,取得家长同意后使用PICC插管技术.结果:21例早产患儿和极低体重儿中,置管成功20例,其中1例因发绀而停止置管(操作时间30 min,SaO2为73%),2例因担心后遗症放弃治疗,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一次成功15例,成功率71.4%.PICC平均内置28 d,发生条索状静脉炎4例,经热敷处理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5~7 d症状消失.拔管后取导管末段作细菌培养阳性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导管移位3例,无发生渗漏、血栓、导管闭塞.结论:PICC插管技术是一种较新的中心静脉输液法,具有不必重复穿刺的优点.可以为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和营养通道,是有效抢救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不可缺少的技术.

    作者:王旭;杜萍;刘颖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价值

    为了探讨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对8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早期宫外孕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李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活跃期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分娩结局

    胎儿窘迫、宫颈扩张延缓阻滞及胎头下降延缓阻滞是活跃期常见的异常情况.正确处理活跃期出现的异常情况直接关系到分娩结局.正确及时处理难产使母儿转危为安,降低新生儿窒息、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黄利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简易鼻塞氧气加压缩空气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时的应用

    新生儿期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造成多脏器损伤,临床上必须采取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缓解缺氧,我科自制简易鼻塞氧气加压缩空气(CPAP)可根据血氧饱和度随意调整FiO2,尽可能以低的氧浓度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克服了普通简易鼻塞CPAP吸入纯氧的缺点,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荣;覃琴;向荣;滕岚;肖体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小剂量肝素治疗重症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

    笔者在1999~2001年期间,就住院的部分重症婴幼儿肺炎,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发现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佩荣;王世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高征的meta分析

    妊高征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由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中[2]发现钙的摄取量与高血压发病呈反比.为此,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近10年有关补钙预防妊高征的资料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旨在评价补钙与妊高征联系的强度,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妊高征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舒丽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外阴营养不良治疗进展

    外阴营养不良(vulvan dystrophies)是外阴表皮的慢性损伤,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又因该病病因至今不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多年来,临床医生都在努力寻找各种有效地治疗方法[1].

    作者:石彬;王振海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腹腔镜在诊治急性盆腔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急性盆腔炎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4年8月应用腹腔镜诊治急性盆腔炎16例,依镜下情况及有无生育要求行相应处理:抗生素液冲洗,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及盆腔粘连分解术.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了及时诊治,无并发症及中转开腹发生.结论:腹腔镜结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痛苦小,不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是诊治急性盆腔炎的佳有效方法,尤适合年轻有生育要求者.

    作者:骆亚平;扬君;孙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作为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手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三苯氧胺是目前应用广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约40%~50%用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二线内分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来曲唑是第3代非甾醇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他可有效治疗晚期乳腺癌.国外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他莫昔芬或其他抗雌激素药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药物副作用小,且耐受性较好.我院2003年8月~2005年4月,用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5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长林;席妍;齐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长春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与需求,为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农村15个村的已婚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有效问卷5116份,调查表经审核后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前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婚前后、孕前后和产前后的知识及其保健措施.结论:必须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肖万凤;于景龙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999~2003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状况.方法:对1999~2003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因,其中婴儿期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北京地区分布呈现城区死亡人数明显低于近郊和远县的特点.结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死亡率,应以降低婴儿尤其是7 d内新生儿的死亡率为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晚霞;朱雪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黄芪注射液10 ml/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 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150~250 mg/(kg·d),15 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CVB-IgM).结果:治疗后1周、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t=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ECG异常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5.705、6.42、6.411、4.5,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作者:姜秀菊;张若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