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艳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47例患儿分成两组,1999年9月~2001年12月为对照组,2002年1月~2003年12月为观察组.对照组用氨茶碱,观察组在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有纳洛酮,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血PaO2和血PaCO2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次数为1.6±O.8次/d与对照组3.2±1.6次/d,P<0.01;呼吸暂停时间为19.5±2.4秒与22.8±2.5秒,P<0.01;呼吸暂停时SPO2下降[(80±8.5)%与(74±6.27)]及心率下降程度125±8.5次/min与110±6.17次/min,均明显减少,P<0.01;PaO2(6.70±6.72与6.29±O.62)与PaCO2(4.91±1.35与5.97±1.87),P<O.05.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同时应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席竹叶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儿童时期,高胆固醇血症是促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防治小儿高胆固醇血症对预防和控制成人期的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2000~2003年新生儿科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做回顾性临床分析,将生后早期气管内吸引组与未行气管内吸引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活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病率为0.46%,生后早期行气管内吸引组平均住院8.6 d,病死率为5.88%,未行气管内吸引组平均住院10.3 d,病死率为16.13%,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气管内吸引组出现心、脑、肾脏等器官损害率明显小于未行气管内吸引组(P<0.05).结论:加强产科、儿科合作,对有可能出现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高危儿尽早结束分娩,进行早期气管内吸引,可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减轻疾病程度,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炜茹;郭小芳;谭耀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为了解目前楚雄州农村彝族、汉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疾病的种类、流行情况、相关因素及患病规律,找出两种民族间患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针对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妇科常规检查及白带涂片多项快速染色检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彝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5.75%,汉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53.63%,两民族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8.67%,其中彝族患病率为74.09%,汉族患病率为61.87%.结论: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以彝族为高,主要病原体是加特纳菌、滴虫,导致生殖道感染高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卫生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重点感染源及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坚持每年一次深人到边远山区进行妇科病普查,同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其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积极努力改善用水条件及周围环境卫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农村己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和妇科病患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杜娟;杨月芳;张虹;李洁梅;陈丽;虞继文;佘兆学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经典型)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与其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关系.对象及方法:选取1994~2002年北京市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经典型)患儿46例,依其治疗依从性分组,采取GESELL智力测查法,比较不同组间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完全配合治疗组、部分配合治疗组及不配合治疗组患儿智力发育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拥有相同疾病起点(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是决定其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条件之一.
作者:段建华;秦金莉;张玉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X线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食道闭锁患儿的X线表现.结果:食道闭锁Ⅲ型15例,其中Ⅲa型4例,Ⅲb型11例;Ⅰ型1例;Ⅴ型1例.结论:X线平片及食道造影能早期诊断食道闭锁及其类型,还可了解术后是否存在吻合口瘘,及时指导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蒋红兵;孙立宏;谢肇峰;赵弘;滕妍;朱志军;陈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罕见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方法:用GELOGQ-α20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7例经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并于尸检及产后证实为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3例胼胝体缺失(1例合并心脏畸形),3例丹迪-沃克畸形(1例合并小头畸形),1例无叶全前脑畸形合并肾发育不良.结论:超声常规检查可观察胎儿颅内结构的发育情况,及早诊断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并可重复检查,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实现优生优育.超声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迅速、可靠,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群体儿童体格发育和健康水平的动态观察是基层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既可摸清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也可对基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水平进行检验.为回顾几年前本地段0~5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将1994~1999年共6年的儿童体格发育测量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兴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微量喂养的方法对142例小早产儿喂养后,观察其并发症、死亡率及体重增长情况、排正常大便情况,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呼吸系统并发症,治疗组为呼吸暂停51例,对照组呼吸暂停68例,x2=3.76,P>0.05.消化系统并发症,治疗组为NEC14例,对照组NEC12例,x2=0.2,P>0.05.排正常大便时间,治疗组为平均4.65±0.28d,对照组平均5.15±1.35d,P<0.01.死亡例数,治疗组为死亡10例,对照组死亡21例,x2=4.2,P<0.05.体重增长情况,治疗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为7.75±1.2 d,对照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为10.25±0.97d,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微量喂养并不能增加早产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并发症,相反微量喂养可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并华;杨李红;张俊英;胡立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测定早期诊断先天性佝偻病.方法:使用BALP试剂盒,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582例新生儿BAL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BALP≤200 U/L 366例,200~250 U/L 170例,250~300 U/L 46例,异常率占37.1%.对BALP活性>200 U/L的216例测血钙和血磷,降低者分别为101例和115例.研究显示,早产儿、低体重儿、易激惹、囟门大、颅缝宽者BACP活性增高,孕中、晚期出现贫血,下肢麻木及腰腿酸痛的孕妇,BALP活性亦增高.结论:BALP活性测定操作简便,用血量少,特异性及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筛查以早期诊断佝偻病,而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应从围产期开始.
作者:莫克;梁郁珍;冯陆志;庞燕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常见及多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我院于1996年开始用制剂室研制的硼黄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临床患者易接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巍;王杏茶;金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裕固族0~6岁儿童营养状况及营养干预对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裕固族民族聚居区(甘肃省肃南县)的0~6岁儿童202例作为研究对象,询问其膳食、健康情况,并采集血、尿样,测定血清Vit A、Vit 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及红细胞锌、尿Vit B2含量.结果:对锌、Vit A、Vit B2、Vit C缺乏0~6岁儿童进行营养干预后,血清CuZn-SOD水平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1),血清T-SOD、T-AOC水平略有上升(P>0.05),而MDA则显著下降(P<0.01).此外,血清Vit A、Vit C水平干预后显著升高(P<0.01),而血细胞锌和尿Vit B2则略有升高,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复合营养素进行营养强化的干预措施对该人群中锌、Vit A、Vit B2、Vit C缺乏者机体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要显著改善人群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营养干预.
作者:张格祥;王玉;苏莉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国早产的范畴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分娩.早产是造成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除去致死性畸形,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1].所以减低早产率对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市2002~2003年间全市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许文烨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院于2002年11月开始对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至2004年已筛查2016例.现将筛查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于生后24~48 h进行眼病筛查,共检查2016例,其中男1064例,女952例.
作者:李晓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方法:随机双盲口服复方炔诺酮片或空白片,2片/次,1次/12 h,连服5 d.正铁碱性血红素法定量测定出血量.放免法测定用药前后血β-HCG、E2、P、LH、FSH水平.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血β-HCG、E2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和P<0.05).对照组用药后血LH、P值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本法具有简单、价廉及有效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正平;张娟;郎雁;胡小萍;李丛梅;黄燕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nase-1,HO-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我院及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分别为9、11、15例.另选20例同期住院的正常晚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分光光度计对两组孕妇血清的HO-1活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浆中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进行测定.结果:妊高征组HO-1、iNOS活性及HbCO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其中,轻度妊高征患者的HO-1及iNOS活性的下降与HbCO含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O-1活性的变化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作者:柳肃芬;严亚迎;高英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伤口疼痛等方面进行统计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电视腹腔镜手术较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点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夏福平;杨云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该地区出生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个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1997~2001年上报资料和随机整群抽取该县6乡2000年度的孕产妇保健管理资料,计算活产婴儿出生性别比.结果:研究地区城镇的出生性别比接近正常,农村为125.9,显著高于城镇.研究地区农村出生性别比随产妇年龄增加而升高,随产妇产次增加而增加.已有女孩会明显影响下一胎婴儿的性别,导致其性别比增高;已有男孩则不会明显影响下一胎婴儿的性别.结论:该地区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与性别偏好有关.
作者:符文华;康晓平;王晓琴;赵天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及时防治.方法:2003年2月~10月我科共出生新生儿905例,其中有高危妊娠儿、早产儿、双胎儿、剖宫产、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均做微量血糖监测分析,采用由德国生产的GLV-COTREND血糖检测仪,取新生儿足跟3微升血测试.结果:发现出生后第1天低血糖214例,第2天低血糖11例,第3天低血糖28例,剖宫产的低血糖、高危儿的低血糖均比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尤其对于高危妊娠儿、剖宫产儿、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应早期哺乳,早喂糖水、补夜,是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减少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朱丽仙;黄燕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作者:裴菊英;闫承生;张英奎;刘洪英;徐丹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