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许文烨

关键词:早产率, 新生儿, 发病率, 病死率, 致死性畸形, 围生儿死亡, 临床因素, 妊娠, 分娩, 范畴, 除去
摘要:我国早产的范畴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分娩.早产是造成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除去致死性畸形,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1].所以减低早产率对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市2002~2003年间全市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作回顾性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DDP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可以手术.结论: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在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便于手术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杨接辉;潘承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采用白细胞去除术对6例高白细胞白血病(HLAL)患儿进行预处理,均迅速降低了患儿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为化疗方案的实施赢得了时间,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短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楚雄州农村不同民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

    目的:为了解目前楚雄州农村彝族、汉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疾病的种类、流行情况、相关因素及患病规律,找出两种民族间患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针对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妇科常规检查及白带涂片多项快速染色检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彝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5.75%,汉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53.63%,两民族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8.67%,其中彝族患病率为74.09%,汉族患病率为61.87%.结论: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以彝族为高,主要病原体是加特纳菌、滴虫,导致生殖道感染高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卫生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重点感染源及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坚持每年一次深人到边远山区进行妇科病普查,同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其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积极努力改善用水条件及周围环境卫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农村己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和妇科病患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杜娟;杨月芳;张虹;李洁梅;陈丽;虞继文;佘兆学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分析闭经患者的异常核型形成的可能原因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92例闭经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常规分析.结果:共发现染色体异常35例,占全部被检者的38.04%.其中原发性闭经60例,检出异常核型32例(53.33%);继发性闭经32例,检出异常核型3例(9.38%).性染色体异常大体上分为3大类:含Y染色体(3例);X染色体数目异常(27例);X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嵌合体以45,XO系为主,共10例.结论:对原发性闭经患者应常规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以明确闭经的原因,及早对症治疗;继发性闭经,尤其是25岁以下的患者也应及时进行染色体检查.

    作者:王瑞艳;张学红;颉晓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4~5 F脾管或肝管或Cobra管成3 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以混有抗生素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栓塞.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平均观察12±2个月经周期,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3.3%.其中,月经量减至术前(83.4±11.4)%,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25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2例复发;术后疼痛评分及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1.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杜敏;孙晓彤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作者:裴菊英;闫承生;张英奎;刘洪英;徐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治疗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微量喂养的方法对142例小早产儿喂养后,观察其并发症、死亡率及体重增长情况、排正常大便情况,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呼吸系统并发症,治疗组为呼吸暂停51例,对照组呼吸暂停68例,x2=3.76,P>0.05.消化系统并发症,治疗组为NEC14例,对照组NEC12例,x2=0.2,P>0.05.排正常大便时间,治疗组为平均4.65±0.28d,对照组平均5.15±1.35d,P<0.01.死亡例数,治疗组为死亡10例,对照组死亡21例,x2=4.2,P<0.05.体重增长情况,治疗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为7.75±1.2 d,对照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天数为10.25±0.97d,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微量喂养并不能增加早产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并发症,相反微量喂养可提高早产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并华;杨李红;张俊英;胡立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托吡卡胺散瞳前后摄影验光筛查儿童弱视效率比较

    目的:分析研究托吡卡胺散瞳对摄影验光法普查小儿弱视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探讨其在弱视普查中的作用.方法:用美国MTI照相筛查仪对59例3~6岁儿童在用托吡胺散瞳前后分别进行摄影验光,随后进行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应用标准分析法评价.结果:未滴用托吡卡胺照片的灵敏度为70.37%,特异度为62.16%,符合率为67.03%;滴用托吡卡胺后的照片灵敏度97.06%,特异度46.67%,符合率81.63%.结论: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明显提高摄影验光法对有关弱视致病因素阳性诊断的灵敏度和符合率.

    作者:黄立红;顾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太原市坝陵桥地段儿童体格发育回顾性动态分析

    群体儿童体格发育和健康水平的动态观察是基层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既可摸清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也可对基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水平进行检验.为回顾几年前本地段0~5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将1994~1999年共6年的儿童体格发育测量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兴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式及其用材探讨

    改良式剖宫产术是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手术顺应人体解剖生理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我院自2001年9月采用该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20)为3%盐酸氯普卡因,对照组(n=20)为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5ml,5min后一次性注入10ml.观察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运动阻滞大程度,以及呼吸、循环变化.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消失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亦快于对照组(P<0.05),大阻滞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循环变化两组基本相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适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于永群;王震南;黄洁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产伤可发生于新生儿身体的任何部位,种类也多,严重者可影响远期正常功能,重视产伤的防治是产科、新生儿科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建院以来发生的产伤性疾病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王书华;王启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硼黄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常见及多发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我院于1996年开始用制剂室研制的硼黄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临床患者易接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巍;王杏茶;金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89例围产儿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9~2003年间89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89例,其中死胎56例,占62.92%;死产7例,占7.87%;新生儿死亡26例,占29.21%.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早产.死胎中以脐带因素居多,其次为宫内感染;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RDS及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常丽梅;陈叙;洪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罕见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方法:用GELOGQ-α20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7例经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并于尸检及产后证实为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3例胼胝体缺失(1例合并心脏畸形),3例丹迪-沃克畸形(1例合并小头畸形),1例无叶全前脑畸形合并肾发育不良.结论:超声常规检查可观察胎儿颅内结构的发育情况,及早诊断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并可重复检查,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实现优生优育.超声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迅速、可靠,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2461例妇女妇科疾病普查资料分析

    目的:对1999年该院的2 461例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常规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行巴氏染色,并经有经验的专门医师进行阅片,必要时行白带常规和B超检查.结果:普查率为81.01%,患病率为54.04%,其中26岁~组妇女患病率高.在所患妇科疾病中,宫颈疾病高居首位,然后依次为阴道疾病、附件疾病、宫体疾病和外阴疾病.26岁~组妇女易患宫颈疾病,而36岁~组妇女宫体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除宫体疾病以肌瘤构成比(63.36%)大外,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宫颈疾病和附件疾病均以炎症构成比大.结论:炎症是目前危害广大妇女的常见妇科疾病;普查中存在着不足之处.

    作者:郭瑞霞;魏秀菊;王桂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武汉市婚检人群HIV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和分析艾滋病在我市婚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采用ELISA法初筛,可疑者送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用PA、ELISA、快速免疫层析试验等方法双试剂筛查,再次可疑标本用WB法进行确认.结果:三年筛查82 162例婚检者,确认6例阳性,阳性率0.73/万,三年阳性率无显著增长趋势;6例阳性者中静脉吸毒者4例,与两个以上性伙伴发生无保护性性交者5例.结论:几年来我市通过婚检艾滋病筛查网络,不仅筛出6例HIV携带者,同时对8万余婚检者进行了预防艾滋病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为扼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晞江;张斌;熊艳文;姚婷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评价其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检查异常的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用宫颈常规4点活检法的298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32例,阳性检出率10.73%;用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方法的395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76例,阳性检出率19.2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33,P<0.0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作为基层医院预防宫颈癌的检查方法之一加以推广.

    作者:白桦;栾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儿童睫状肌麻痹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的对照研究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快速而准确的儿童屈光检查方法.方法:1%硫酸阿托品眼膏涂眼3 d,3次/d后,用Topon810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验光及视网膜检影验光,比较182例(364眼)的验光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的球镜值和柱镜值呈高度相关性(rs=0.963,ro=0.931).两种方法所测柱镜轴向差别较大,柱镜轴向符合率与柱镜值大小有关.柱镜值越大,其轴向符合率越高.柱镜值≥±1.75 DC,其轴差平均4.3°.结论:在合理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自动电脑验光仪检测结果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果高度相关,可作为试镜起点,但要注意在复光试镜中核实轴向.

    作者:陈伟文;陈桃英;潘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天津市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双胎妊娠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及变化趋势,探讨改善双胎围产儿结局的措施.方法:对1994~2002年5649例单胎和401例双胎围产儿死亡资料和1997~2002年329 830例分娩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发生率由4.08‰(1997年)上升为5.25‰(2002年),双胎围产儿死亡率为149.82‰.双胎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没有相关性.双胎围产儿死亡的特征与单胎围产儿死亡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天津市近年的双胎发生呈上升趋势,双胎围产儿死亡有不同于单胎的原因和特征.

    作者:张翠萍;张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