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丙酮尿症(经典型)患儿智力发育与治疗依从性关系初探

段建华;秦金莉;张玉敏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PKU)经典型 治疗依从性 GESELL 智力测查法 苯丙氨酸(PHE)
摘要:目的:了解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经典型)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与其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关系.对象及方法:选取1994~2002年北京市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苯丙酮尿症(经典型)患儿46例,依其治疗依从性分组,采取GESELL智力测查法,比较不同组间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完全配合治疗组、部分配合治疗组及不配合治疗组患儿智力发育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拥有相同疾病起点(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是决定其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条件之一.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20)为3%盐酸氯普卡因,对照组(n=20)为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5ml,5min后一次性注入10ml.观察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运动阻滞大程度,以及呼吸、循环变化.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消失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亦快于对照组(P<0.05),大阻滞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循环变化两组基本相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适用于剖宫产术.

    作者:于永群;王震南;黄洁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加强产儿科合作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2000~2003年新生儿科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做回顾性临床分析,将生后早期气管内吸引组与未行气管内吸引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活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病率为0.46%,生后早期行气管内吸引组平均住院8.6 d,病死率为5.88%,未行气管内吸引组平均住院10.3 d,病死率为16.13%,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气管内吸引组出现心、脑、肾脏等器官损害率明显小于未行气管内吸引组(P<0.05).结论:加强产科、儿科合作,对有可能出现胎粪吸入综合征的高危儿尽早结束分娩,进行早期气管内吸引,可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减轻疾病程度,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炜茹;郭小芳;谭耀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47例患儿分成两组,1999年9月~2001年12月为对照组,2002年1月~2003年12月为观察组.对照组用氨茶碱,观察组在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有纳洛酮,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血PaO2和血PaCO2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次数为1.6±O.8次/d与对照组3.2±1.6次/d,P<0.01;呼吸暂停时间为19.5±2.4秒与22.8±2.5秒,P<0.01;呼吸暂停时SPO2下降[(80±8.5)%与(74±6.27)]及心率下降程度125±8.5次/min与110±6.17次/min,均明显减少,P<0.01;PaO2(6.70±6.72与6.29±O.62)与PaCO2(4.91±1.35与5.97±1.87),P<O.05.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同时应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席竹叶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评价其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检查异常的患者分2组分别进行宫颈常规4点活检和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用宫颈常规4点活检法的298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32例,阳性检出率10.73%;用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方法的395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病变76例,阳性检出率19.2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33,P<0.01).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电环切除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可作为基层医院预防宫颈癌的检查方法之一加以推广.

    作者:白桦;栾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采用白细胞去除术对6例高白细胞白血病(HLAL)患儿进行预处理,均迅速降低了患儿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为化疗方案的实施赢得了时间,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短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托吡卡胺散瞳前后摄影验光筛查儿童弱视效率比较

    目的:分析研究托吡卡胺散瞳对摄影验光法普查小儿弱视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探讨其在弱视普查中的作用.方法:用美国MTI照相筛查仪对59例3~6岁儿童在用托吡胺散瞳前后分别进行摄影验光,随后进行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应用标准分析法评价.结果:未滴用托吡卡胺照片的灵敏度为70.37%,特异度为62.16%,符合率为67.03%;滴用托吡卡胺后的照片灵敏度97.06%,特异度46.67%,符合率81.63%.结论: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明显提高摄影验光法对有关弱视致病因素阳性诊断的灵敏度和符合率.

    作者:黄立红;顾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就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重庆黔江区210户扶贫户和163户非扶贫户的入户调查资料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卫Ⅵ项目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就医的影响,得出了特困医疗救助可以提高贫困家庭对妇幼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卫生费用、减少妇幼卫生领域的不公平现象等结论,总结了黔江区卫Ⅵ项目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利用财政转移手段建立特困医疗救助等建议.

    作者:冯占春;贾红英;方鹏骞;张剑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内蒙古某农村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该地区出生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个国家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1997~2001年上报资料和随机整群抽取该县6乡2000年度的孕产妇保健管理资料,计算活产婴儿出生性别比.结果:研究地区城镇的出生性别比接近正常,农村为125.9,显著高于城镇.研究地区农村出生性别比随产妇年龄增加而升高,随产妇产次增加而增加.已有女孩会明显影响下一胎婴儿的性别,导致其性别比增高;已有男孩则不会明显影响下一胎婴儿的性别.结论:该地区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与性别偏好有关.

    作者:符文华;康晓平;王晓琴;赵天霞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平凉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分析

    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是国家授权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托幼机构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情况进行的强制管理,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按照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调查样表,由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业务人员组成调查组,依照<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对托幼园(所)进行了一次督查,旨在改善和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托幼机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万智学;赵霞;王雅文;赵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护理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电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伤口疼痛等方面进行统计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电视腹腔镜手术较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点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

    作者:夏福平;杨云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905例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及时防治.方法:2003年2月~10月我科共出生新生儿905例,其中有高危妊娠儿、早产儿、双胎儿、剖宫产、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均做微量血糖监测分析,采用由德国生产的GLV-COTREND血糖检测仪,取新生儿足跟3微升血测试.结果:发现出生后第1天低血糖214例,第2天低血糖11例,第3天低血糖28例,剖宫产的低血糖、高危儿的低血糖均比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尤其对于高危妊娠儿、剖宫产儿、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应早期哺乳,早喂糖水、补夜,是防治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有效措施,减少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朱丽仙;黄燕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沈海滨;乔福元;张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防治产后出血的新药方.方法:选择在该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自然临产、无米索前列醇应用禁忌症的产妇300例,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观察组)与催产素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第三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 h出血量观察组为135.2 ml,对照组为163.4 ml,产后24 h出血量,观察组为297 ml,对照组为352 ml.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1 139例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34例,发生率2.99%.在研究范围内产后出血共12例,催产素组9例,产后2~24 h内出血4例,占44.44%,米索前列醇组3例,均发生在产后2 h内.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优于催产素,是防治产后出血值得首选的药物.

    作者:胡乔蔓;胡巧桃;张萍念;谭雅文;陈锦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产后性问题初步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产后性生活恢复情况及分娩医疗干预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998年3月8日~2001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2 602名产妇,进行产后性生活情况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093份,其中剖宫产882人,会阴侧切548人,阴道裂伤有缝合485人,会阴完整无缝合178人,性生活情况较产前有明显变化,分娩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差别显著.结论,医疗干预方式对产后性生活的影响,可以从提高接产技术方面得到改善.

    作者:张莹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楚雄州农村不同民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

    目的:为了解目前楚雄州农村彝族、汉族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疾病的种类、流行情况、相关因素及患病规律,找出两种民族间患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针对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妇科常规检查及白带涂片多项快速染色检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彝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5.75%,汉族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53.63%,两民族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8.67%,其中彝族患病率为74.09%,汉族患病率为61.87%.结论:生殖道感染和妇科病患病率以彝族为高,主要病原体是加特纳菌、滴虫,导致生殖道感染高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卫生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重点感染源及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坚持每年一次深人到边远山区进行妇科病普查,同时通过加强健康教育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其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积极努力改善用水条件及周围环境卫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农村己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和妇科病患病率,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杜娟;杨月芳;张虹;李洁梅;陈丽;虞继文;佘兆学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中晚期脐血流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脐血流S/D值异常者的围产儿结局,以及宫内治疗效果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在妊娠34周前进行脐血流检查的产妇共103例,按S/D值异常与否进行分组,并比较两组资料.结果:①妊娠34周前脐血流S/D值异常组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是羊水异常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经过宫内治疗脐血流S/D值恢复正常者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羊水异常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脐血流检测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并能动态观察临床治疗情况,而且对围产儿结局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作者:王文萍;伍晓倩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太原市坝陵桥地段儿童体格发育回顾性动态分析

    群体儿童体格发育和健康水平的动态观察是基层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既可摸清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也可对基层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水平进行检验.为回顾几年前本地段0~5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将1994~1999年共6年的儿童体格发育测量结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兴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作者:裴菊英;闫承生;张英奎;刘洪英;徐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罕见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方法:用GELOGQ-α20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7例经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并于尸检及产后证实为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其中3例胼胝体缺失(1例合并心脏畸形),3例丹迪-沃克畸形(1例合并小头畸形),1例无叶全前脑畸形合并肾发育不良.结论:超声常规检查可观察胎儿颅内结构的发育情况,及早诊断罕见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并可重复检查,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实现优生优育.超声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迅速、可靠,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HPV感染和CD44v7/8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与CD44v7/8蛋白表达关系研究,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9例宫颈癌,18例尖锐湿疣和1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PV的阳性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上述组织中CD44v7/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PV感染在宫颈癌、尖锐湿疣及慢性宫颈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32%,61.11%,11.11%,宫颈癌和尖锐湿疣中HPV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与尖锐湿疣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疾病中CD44v7/8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27%,11.11%,11.11%,宫颈炎组及尖锐湿疣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V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预防HPV感染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CD44v7/8蛋白的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于静;张旭朗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