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虹;王雁
目的:探讨药物催经止孕的佳时机,降低药物流产的失败率.方法:对352例门诊测得尿HCG阳性,B超探测宫内未见孕囊,双侧附件无异常的健康妇女,自愿接受药物催经止孕,用药后观察阴道流血时间、量,腹部痛疼情况,第14d复查尿HCG,随机选择尿HCG阴性妇女进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情况.结果:第1次随诊340例,尿HCG转阴329例,11例阳性.随机选择80例尿HCG阴性妇女B超探查子宫79例恢复正常,1例宫内有小强光团.11例阳性妇女B超探查,子宫内全部见孕囊长出.催经止孕成功率96.76%、失败率3.24%、清宫率3.53%,无并发症.第2次随诊264例,月经全部复潮.结论:宫内未见孕囊的早早孕妇女,此时间用药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克服了药物流产出血时间长,流产不全等缺点,值得大力宣传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祥连;王南林;刘欣友;钱丽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与否对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方法:对48例感染梅毒孕妇及分娩新生儿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并对先天性梅毒予以治疗及随访.结果:孕期经正规治疗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存活率、足月儿比例、平均孕周及平均体重均高于孕期非正规及未治疗组.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早期干预可减少梅毒螺旋体对胎儿的损害,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唐文燕;谭玮 刊期: 2004年第24期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导致输卵管性原发性不孕症的相关因素,我们对在2002年3月~2003年12月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输卵管性原发性不孕症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卉;王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40岁以前发生的排卵和卵巢分泌激素功能的停止,低雌激素(E2<25pg/ml)和高促性腺激素(FSH>40 IU/L和LH>30 IU/L)的状态,以一段时期的闭经和月经稀少为特征,在人群中发生率为1%~3%,在继发性闭经者中占2%~10%,诊断以至少半年或以上闭经多次发生,排除其他原因为基础[1].
作者:王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该院收治的76例婴儿晚发性Vit K缺乏症的病因,探讨该病的预防方法,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存活残疾儿.方法:回顾分析了1991年3月~2003年8月收治的76例婴儿晚发性Vit K缺乏症病人的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及防治与转归等资料.结果:该组病例的病死率为14.47%,颅内广泛性出血和脑疝是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病是可以预防的,患儿以单纯母乳喂养多见,感染和用药等是其重要的发病诱因,大力提倡孕妇和乳母口服Vit K,新生儿生后肌注Vit K1,减少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Vit K缺乏症的发病率.
作者:杨惠;卢芳萍;何孟娟 刊期: 2004年第24期
本文对莱阳市妇幼保健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出生的2 325名儿童和2003年1月~2003年12月出生的1 266名儿童分别进行了IC卡管理,总结2001~2002年的管理经验,加强了2003年IC卡管理.
作者:刘菲;程汉胜 刊期: 2004年第24期
为了尽快在山西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我院分子微生物实验室大力配合下,于1996年3月由儿童保健科牵头在院内开展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低下(CH)两种疾病的筛查工作.现将7年来筛查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卫平;朱玲;任丽丽;闫亚琼;杨建平 刊期: 2004年第24期
同男性一样,女性也存在性功能障碍,且发病率较高,影响生活质量.根据WHO国际疾病分类-10,性功能障碍的定义是指:任何一个个体不能以各种方式参加到他或她所希望的性关系中,包括性要求缺乏或丢失,性厌恶,生殖系统反应消失,性高潮障碍,非器质性阴道痉挛,非器质性性交困难[1].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发病率较高,并与年龄相关,约有20%~50%女性发生此症[2].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约有1/3女性存在性兴趣丧失,1/4女性没有经历过性高潮.FSD常常引起个人痛苦,可严重地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3].以前对女性性功能障碍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都很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女性性反应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对男性阴茎勃起反应的生理学方面的了解,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介绍,女性性功能障碍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其分类、检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辛虹;陈铎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吸烟状况,探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各种行为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长春地区儿童、青少年总吸烟率为4.6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吸烟心理的因素主要是好奇心理和烦恼,其次是受社会、家庭、环境及影视剧中吸烟场面的影响.结论:长春地区儿童、青少年烟民主要是14~17岁的学生,但儿童也不可忽视,吸烟有害健康教育应从小抓起.采取综合控烟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学生吸烟率.
作者:潘维平;张伟;赵贺春;李大岩;刘亚萍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调查福建省宁德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卫生保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监测方案,对全市县级以上爱婴医院32 566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检出先天畸形2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85‰,围产儿死亡率12.01‰,出生缺陷顺位为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多指、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年龄≥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佳生育年龄为25~30岁;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积极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听力障碍等筛查诊断和治疗.
作者:余星焰;林小远;李华;宋玮婷 刊期: 2004年第24期
1病历摘要患者27岁,农民,因产后13 d,腹胀、气短1周于1997年7月26日入院.患者13 d前在家中分娩一女婴,体重2 500 g.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腹部仍膨隆,且日渐增大,产后6 d开始感腹胀、气短,且逐渐加重,现不能平卧,腹部极度隆起,触之硬,无腹痛,阴道流血不多,大小便正常.近日经常发热,产后消瘦明显.
作者:钟淑枝 刊期: 2004年第24期
先天性阴道斜隔是阴道内膈膜自宫颈一侧斜行,附着于对侧阴道壁,一侧阴道完全闭锁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畸形,常合并有双子宫、双宫颈及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我院自2000年5月~2002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阴道斜隔5例,经手术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由艳艳;宫凯丽;于美媛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运用神经发育疗法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婴幼儿脑损伤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46例脑损伤患儿早期进行以神经发育治疗为中心的综合康复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并进行临床评估、M法评估、GMFM评估.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05%、显效67.71%、好转25.34%、无效6.95%,治疗与开始治疗年龄有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脑损伤可提高疗效,重视与开展高危儿保健与监测是降低儿童残障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星星;刘燕;潘玲琳;谭竞华;谢鹏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1月我院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388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388例患者共计完成700项宫、腹腔镜手术操作.输卵管性不孕204例,其中输卵管梗阻127例,疏通106例,失败21例,成功率83.46%;输卵管积水77例,经腹腔镜造口,成功率100%.术后妊娠率23.5%(43/183).宫腔病变与盆腔病变并存患者182例,手术种类包括子宫纵隔切开18例,宫腔粘连分离21例,粘膜下肌瘤切除4例,子宫肌瘤剔除34例,卵巢囊肿剔除42例,多囊卵巢打孔96例,盆腔内膜异位灶电凝16例.术后妊娠分娩60例,自然流产8例,妊娠率37.4%.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只需一次操作,可同时治疗宫腔、输卵管和盆腔内病变.腹腔镜监护下进行宫腔镜手术,可预防手术过程中的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两种微创手术联合应用是治疗不孕症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健;梁志远;任玲 刊期: 2004年第24期
近年来,对产妇仰卧综合征的诊断与预防,得到有关人士的共识,对发生率的报道不一,本文就在母婴同室工作的9个月之中,所见的仰卧综合征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做如下报道.
作者:李馨;黄静 刊期: 2004年第24期
Vit 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降低症,是由于Vit K的摄入或吸收不足及肝脏不能利用Vit 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发生在出生后1~3个月的Vit K缺乏症称为晚发性Vit K缺乏症,早期易发生颅内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钟连华;杨玉霞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探索以月经周期和末次月经推算受孕期与生化诊断间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而评价紧急避孕效果判断的可信性.方法:对100例要求紧急避孕服务的妇女末次月经日期、月经周期和未保护性生活时间的确信程度进行回忆问卷调查,同时以B超作为月经周期、排卵监测手段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51例(52.04%)妇女确信知道末次月经的日期;9例(9.18%)妇女不能准确回忆无保护性生活时间;58.16%的妇女在该研究周期中有过1次以上的性生活;32例(32.65%)妇女B超证实与她们的周期不符合;2例妊娠,其中1例根据Wilcox方法评估其妊娠危险概率为0%.结论:对于一部分妇女依赖于对末次月经、性生活时间的回忆和排卵日的推算来评价紧急避孕效果的方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应采用更合理的评价方法.
作者:廖爱华;庞雪冰;李红钢;周慧;朱继望;常翠芳;左明达 刊期: 2004年第24期
意外伤害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它是生活中对人体生命安全和健康有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因素.儿童意外伤害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确定为20世纪儿童期的重要健康问题.
作者:张琴芳;顾萍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3年3月间的285例多胎妊娠(双胎妊娠275例,3胎妊娠10例)共580例围产儿,总结其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并以1993年和2002年共计2 453例单胎妊娠的并发症作为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多胎妊娠并发症高,主要为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贫血,与单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是58.6‰(34/580),较同期的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死胎与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0.0%.死胎中有致死性畸形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死亡3例,原因不明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2例致死性畸形,其余15例均为早产儿,平均孕周为31.5周,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儿肺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感染、心衰;除外畸形,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为密切.③规律产前检查与无规律产前检查组比较,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胎妊娠并发症较单胎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是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对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从而降低多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文秋;叶蓉华;杨孜;郭红燕 刊期: 2004年第24期
目的:报道应用手法检查结合超声显像诊断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和早期处理的初步经验.方法:426例新生儿接受髋关节手法检查,筛选体征阳性可疑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对明确DDH诊断患儿予以早期治疗并随访观察所有受检新生儿.结果:33例体征阳性,2例超声诊断为DDH,经采用外展尿布枕法及早期Pavlik吊带治愈,其余受检儿长期随访未发现患病病例.结论:简单手法检查结合超声扫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DDH并施行早期治疗,适合我国新生儿DDH筛查工作.
作者:张宏波;夏仁云;韦福康;罗燕;彭明惺 刊期: 200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