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红
眼剪作为精密器械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器械包,为了避免眼剪尖端的磨损,同时防止剪刀尖端与包内其他器械碰撞时对其他器械的损坏,几年来本科用橡胶胶管作为眼剪尖端的保护套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嫣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58例丙肝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分析,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况,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卫晓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腹内压监测应用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外科近5年(2010~2015年)诊治的12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腹内压监测组与非腹内压监测组疗效差异。结果腹内压监测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腹内压监测组( P<0.05)。结论 SAP患者及时行腹内压监测并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早期诊断腹腔室间隔综合征( ACS)并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娜娜;陈永惠;徐周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与学共同参与,互动互补的空间。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应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咨询专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行动小组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学,按照“制定计划-实施培训-定期评估-总结分析-制定新计划”的思路,从学员入学测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终末考评四个阶段开展培训工作,对整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修改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结论行动研究法是解决护理教育领域内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有助于构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质量。
作者:朱瑞;徐凤玲;查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50例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的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管线管理及密切的术中观察,器械护士实施严格的物品清点和无菌操作,并根据手术进展密切配合手术。认为默契的配合和科学的管理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技能与手术配合技巧,能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李霞;江小红;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对降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眼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收集品管圈实施前的80例患者资料,与实施后的86例患者资料相对比,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品管圈执行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差错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以有效降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眼的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金蕾;李珊;刘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提高住院患儿穿刺成功率。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质圈的活动,提高住院患儿穿刺成功率所设目标值为79.53%,从改进前的76.81%上升至82.26%,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通过QCC活动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满意度,同时也加强了成本控制。
作者:付春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对于剖宫产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产妇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母乳喂养,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薛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介绍本院手术室设备档案管理流程和佳实践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即:将科室3000多万的设备固定资产、800多万的办公类资产及1000多万的基础设备设施采用信息化和系统化手段,对在科的900多台设备、仪器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建档,分类建册,以可视化管理为目标,以设备二维码身份编号,分类保存,图文并茂,档案内容囊括设备终身信息的档案管理方法,对设备信息从计划采购、入科、运行、维护和保养、报废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可视化管理,并利用档案累积的资料进行教学和培训。手术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既方便了设备信息的查询,设备问题的处理及经验的汇总,为培训和教学提供了资料和经验,也方便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手术部设备档案优化的管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国栋;陈素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培养同时胜任门诊部、消毒供应中心的优化助理护士,从而达到人力资源共享,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个人职业技能的目的。方法通过岗位认证,结合门诊部、消毒供应室不同工作量高峰时间的特点,由护理部进行助理护士统一调配,先后培养了10名优化助理护士。比较优化前后两科室的护理人力配置情况。结果优化后在工作量略有上升的前提下,两科室总护理人数减少了3名。优化前后两科室人员分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养门诊部消毒供应室全能护士,是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现状、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助理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作者:罗木兰;王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 TIC)指由于快速的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因心室率过快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恢复窦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心功能[1]。 TIC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对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订版)[2]建议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特发性室速、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等反复发作或并发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并发TIC作为射频消融治疗的明确适应证。因此对于TIC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对心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2014年11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收治1例左后室间隔旁道并房室折返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合并药物治疗等处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芬;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15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 PPPD)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术前护理及心理护理,及时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胃动力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出院指导。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术后胃瘫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朱静;张宇芬;孙秋;孙亚萍;陆晓燕;蔡辉华;陈学敏;孙冬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SD)对覆盖区域组织内经皮氧分压( TcPO2)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6名健康自愿者进行了试验。在研究中,于受试者足背中部第一、二跖骨之间放置经皮氧分压监测仪,然后以其为中心,覆盖一张完整的VSD人工负压引流装置。测量基础数值,负压状态下TcPO2数值,直至TcPO2达到稳定进入平台期。将所测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应用负压吸引后,TcPO2立刻开始显著下降,一般经过15min左右降到低,之后缓慢升高,约经过30min左右后达到一个平台期维持不变,后平台期氧分压较基础氧分压数值均下降,平均为(49.8±6.6)mmHg(40.2~61.1mmHg),平均下降幅度达到25.1%。结论研究显示在应用VSD负压吸引后,会导致其覆盖区域的血分压显著减少,制造了一个相对缺氧的状态,能够加速组织的再血管化,有利于组织的愈合。
作者:刘倩;胡莎;饶敏;梁芬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院前急救衔接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急诊出车接诊的AMI患者156例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AMI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AMI院前急救衔接绿色通道进行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及开始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好转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给予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干预,进而衔接快捷可行的绿色通道路径,使患者提前获得干预,并缩短开始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韦彦芳;蒋慧;冯喜;韦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护理经验及效果。主要包括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2月间14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的护理,评价临床护理疗效,总结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有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认为正确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缪阳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张家港市555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监护和防治、服药指导、康复指导,开展危险性评估、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家属护理教育等服务,认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肇事肇祸率,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会效益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增高。
作者:徐亚娟;陆艳;邢国良;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医护合作模式下湿性愈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将骨科60例慢性伤口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及湿性愈合治疗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用碘伏纱条、酒精以及双氧水换药;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医护共同参与下运用湿性换药法行换药处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创面换药的次数、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度、伤口的愈合时间和患者舒适度等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明显优于干性愈合,湿性愈合时新型敷料的临床运用可有效促进慢性伤口的提前愈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于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霞;王群;何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男性阴茎由于位置隐蔽,在非勃起状态下易于移动,因此阴茎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阴茎离断则更为罕见[1]。阴茎离断可分为部分离断和完全离断。主要由于刑事纠纷、自伤、被动物咬伤及工业事故等原因引起。本科于2014年7月10日收治了一例精神异常致阴茎刀割伤7h的患者,经细致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芬;胡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4年9月笔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联合使用时出现棕黄色药物性质的变化,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陶静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静脉泵入特利加压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微量泵的护理,饮食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等。认为正确应用特利加压素,给予合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朱宝钦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