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琼芬
目的:探讨家属情感支持对老年梅毒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8例60岁以上梅毒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家属参与照护,并加强家属情感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疼痛(≧Ⅲ度)、伤口感染及拆线时间延长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老年梅毒患者术后加强家属情感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王明思;岑俏丹;许惠明;林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医疗纠纷中医患关系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对医务人员误解,医生专业技能不够,医德医风不良,服务态度不佳,法律意识不强,并欠缺和患者的沟通,护士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学知识薄弱和缺乏沟通等方面。认为要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强化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加强观察病情,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了解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外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到本院骨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抽取2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就诊后进行问卷调查。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为76%,被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率与未被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骨外科门诊护理中既可以改善护患关系,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武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ctic ICU,PACU)又称麻醉监护治疗室,是对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检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插管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药又释放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但长期以来,PACU没有统一的护理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病程。本院自2011年8月成立PACU以来,针对恢复室患者周转快、监护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并使用PACU记录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娜;盛莉;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了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病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对母亲、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饮食、用药、运动护理,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预防感染及健康教育等。认为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血糖及脂类代谢紊乱,降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不良后果。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杨理;邓映;刘群;肖荣桃;王昱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其心理症状。
作者:刘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秋燕;周丽情;苏素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秀梅;梁东云;普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症状困扰与希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160例。采用症状困扰量表和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症状困扰发生率为97.42%,平均得分(32.07±7.58)分,得分高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呼吸、失眠、咳嗽、疼痛频率、疲乏;研究对象希望水平得分(31.06±6.20)分,多处于中度希望水平;症状困扰与希望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皆呈显著负相关( P<0.00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强化症状评估和管理,以便减轻症状困扰给患者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涵;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误吸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作者:范丽婵;周惠嫦;曾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报告到院感科的70例次锐器伤(含64名医护人员)备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名锐器伤人员中,有91.4%为医护人员,其中护理人员占70%,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操作不规范、工作繁忙和防护意识淡薄等。结论改善工作环境、禁止针帽回套、及时处置使用后的针头、提供安全的医疗器具、加强职业防护培训等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3例噎食窒息死亡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及抢救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对策,包括: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严格执行噎食的管理流程及加强医务人员对噎食抢救能力的训练。作者认为:预防噎食在精神科是一项长效机制,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采用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噎食的风险。
作者:唐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分层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本院护士分层次要求将护士级别分为N0~N4,共5级,新入科1年以内的护士归纳为N0级;将15名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对照组,21名2011年7月~2013年12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科室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全程导师带教模式是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有效方式,对其他专科护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罗小艳;刘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乳糜漏可见于甲状腺、食管、肺、贲门等手术清扫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手术后,但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十分罕见[1],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0多例,术后发生乳糜漏者仅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兰兰;李文姬;张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aSAH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存在短程记忆、反应速度、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比例比同期研究组高(50.00%vs36.11%、27.78%vs13.89%、33.33%vs52.78%),研究组患者随访2个月时存在短程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8.33%vs25.00%、5.56%vs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MSE与FCI评分明显上升,DR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的损害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秋云;何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电监护是危重症患儿常用的精密监测仪器,但往往固定不良,原因主要有三点:(1)患儿年龄小,不能主动配合。(2)更换或观察固定部位时,易惊动患儿,家长不配合。(3)临床上使用的传感器固定带为弹力绷带,柔软,佩戴很舒适,但也因为它有弹力,固定位置不当,一经拉扯很容易脱落。由于探头不能被良好固定,从而影响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效果,且容易受压或与床体碰撞从而造成探头损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现发现把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探头固定在手背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琴;苏雨霞;陈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减轻其危害。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运用专人随访及问卷调查,了解术中知晓的发生原因,根据引发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其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对麻醉知识的掌握,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技巧,可以预防及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娉婷;蔡万红;蔡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引入循证护理方案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5d清晨8点的VAS评分,并做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第3、4、5天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患者,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丁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零缺陷”管理在膝关节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零缺陷”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结果与“零缺陷”管理实施前相比,“零缺陷”管理实施后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 P<0.05),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评价较好( P<0.05)。结论实施“零缺陷”管理,可提高膝关节镜手术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作者:董琼虹;郑月花;陈素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