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随访在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中的影响

罗平华

关键词:电话随访, 农村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36例农村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8例,2组患者均为首次住院即予降压药物治疗,并告知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实验组患者出院后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加以电话随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加以电话随访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培训管理提升导诊价值的实践性探索

    目的:探讨培训管理在提升门诊导诊价值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岗前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强化培训,内容包括“院训,理念,职责,制度,形象设计,导诊业务,礼仪礼貌,责任心,观察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结合“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周小结,月点评,季评比”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结果门诊导诊人员整体素质、员工对导诊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门诊服务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加强门诊导诊的培训管理,对减少医患矛盾,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护门诊诊疗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白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AC)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2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4.8±1.6) d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0例患者愈合率为89.3%;患者平均(4.5±0.8)d天更换一次VAC装置,VAC治疗平均(14.5±5.2)d。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透明胶用于腕带标识的固定

    腕带作为住院患者的标志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腕带信息可以作为患者各项检查、操作治疗、手术时的身份识别,腕带标识是患者特殊情况的表现。比如:有跌倒风险的在上面贴红色的预防跌倒标识,有药物过敏的在上面贴黄色的药物过敏标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腕带标识不牢易脱落,粘贴时间长标识毁坏,频繁更换标识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通过不断地实践,本科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小玲;段廷莉;陈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主性脱管案例的收集和统计分析

    收集了近年来7家医疗机构报道的的146例自主性脱管案例,对自主性脱管出现的频率、方式、高发期、时间和环境等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对自主性脱管的措施。认为对自主性脱管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便于预防和应对非计划性脱管。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患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手术室行剖宫产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不满意项目。结果接受调查的手术患者中,其中满意的患者364例,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大大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从而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作者:赵林波;彭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妙用表格式重点内容交班,让危重患者护理化繁为简

    交接班作为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间有效的交班,能使护理工作衔接顺畅,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受个人经验、记忆力、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漏交和交班书写内容繁琐、重复等问题。急诊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护士多,交接手续多,传统的交班表格已不能满足交接班需要,因此,本科从2013年3月开始,结合本科室特点,经过全科人员群策群力,多次改进,对病危病重患者应用表格式重点内容交班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怀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朱章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杨理;邓映;刘群;肖荣桃;王昱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报道

    分析了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了改进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缺乏肠内营养输注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肠内营养袋、肠内营养管道标识不明显,安全意识缺乏,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以及人为原因。改进措施主要包括科学管理,进行系统流程改进;建立醒目的标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开展营养支持治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护士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等。认为通过查找此次不良事件发生的制度、关键环节、人员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积极予以改进,使营养支持治疗更安全,可以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再发生。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本科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护理本科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研究本科护理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提高本科护生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不仅能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能为整体护理的深入持久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姜梨梨;杨艳;向梦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并评估其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为适应优质护理要求,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营造与护士工作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建立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体系,确定绩效考核细则,并将护理绩效考评体系运用于护理绩效管理,确定绩效评价周期,对相关反馈效果进行调查,反馈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医护患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工作投入度明显增加。结论实施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后,护士工作投入度提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士工作质量、业务水平、患者医生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由此证明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彭湘群;徐晓平;禹球;熊敏;赵敏;秦月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将103例Ⅰ~Ⅱ级小儿疝气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普外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吴崇娟;潘颖;汪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ICU获得性院内感染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34.67%,观察组感染率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操作制度、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高燕;林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分层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本院护士分层次要求将护士级别分为N0~N4,共5级,新入科1年以内的护士归纳为N0级;将15名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对照组,21名2011年7月~2013年12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科室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全程导师带教模式是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有效方式,对其他专科护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罗小艳;刘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3例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时间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副反应量表( 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疗效相似,显效率分别为62.9%和61.5%,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周,米氮平组 HAMD减分率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2周后无显著差异。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且见效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0.01)。治疗后各周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特点,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金梅;邵长春;杜兴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骨外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外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到本院骨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抽取2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就诊后进行问卷调查。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的满意度为76%,被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率与未被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骨外科门诊护理中既可以改善护患关系,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武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及输液护理

    探讨了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穿刺技巧主要分为选择血管、合理使用针头、进针角度、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的措施。

    作者:胡宇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塑料帽

    临床科室每日有吸氧患者,根据病情需长期吸氧或间断吸氧,尽管吸氧装置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但无论使用哪种吸氧装置都存在暂停吸氧拔出鼻塞现象,如长期吸氧者(因吃饭、喝水、吃药、如厕等)暂停吸氧取出鼻塞后会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任何物体、墙壁、湿化瓶等,容易导致鼻塞中进入灰尘或鼻塞触碰到墙壁、周围物体等而污染鼻塞。本院过去使用的单鼻塞吸氧管及可重复使用的更换湿化瓶需每天更换一次,湿化瓶使用24小时后还需用浓度为50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消毒,中途暂停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为避免污染鼻塞需将吸氧管装入消毒过的白色小布袋内如图1。布袋如果随时污染护士需随时清洗、消毒,无污染时要求每周一夜班护士用浓度为25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既消耗材料、浪费人力又不美观,还给护士增加负担。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除菌吸氧装置进入临床后,要求每3天更换一套吸氧装置,虽然省去了浸泡湿化瓶及清洗白布袋的程序,节省了人力及一次性耗材的消耗,但仍然存在着暂停吸氧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物体而污染鼻塞的现象。为此,我们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各种型号注射器,因不同型号注射器塑料帽口径一致,只是长短不一)时取下的塑料帽如图2,统一回收到清洁小塑料盒中如图3,小塑料盒及放入的塑料帽每周用微波炉消毒30分钟。如有暂停吸氧的患者,拔出鼻塞时立即套上小塑料帽,如图4,再次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取下放入医用垃圾桶内弃去。每次暂停吸氧时,重新从清洁小塑料盒中取两个塑料帽套于鼻塞上。只要吸氧装置在有效期内,间断吸氧或暂停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套于鼻塞上,继续吸氧时将塑料帽取下即可,如此反复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卫生、美观、安全,又节省人力物力。过去将这些塑料帽都废弃了,而如今可以变废为宝了,内分泌科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的认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光琴;哈斯高娃;刘晓丽;陈婷;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秀梅;梁东云;普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秋燕;周丽情;苏素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