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刘红亮;孙倩;郝瑞楠;陈小兵
目的 探讨精神科优质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40例住院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5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给予精神科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质量.
作者:阎雪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微创二尖瓣修复及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9月-2012年11月,共完成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辅助下微创二尖瓣手术8例(修复及置换术4例,修复术4例),手术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胸腔镜辅助下微创二尖瓣修复及置换术.结果 本组无死亡,手术全部成功.体外循环时间:86~156(99±26)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5~103(63±16)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16(9±3)h;术后胸液引流量20~330(78±28)ml;用血量0~1 200(350±70)ml,3例患者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7 ~ 12(9±4)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二尖瓣修复及置换术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是可行的、安全的.
作者:李鹏;李亚雄;张旭光;吴剑;钱金娣;魏立;张潇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延续照护对改善老年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效果,寻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出院的单纯Ⅰ期尘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实施延续照护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应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肺功能和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的SF-36F量表中8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照护能够有效改善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靳林艳;李峰;靳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和养殖业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操作手册》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再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55株β-内酰胺酶阳性,阳性率为94.83%;对莫西沙星、奎奴普汀/达福普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利福平100.00%敏感,对苯唑西林(96.55%)、庆大霉素(82.76%)、左氧氟沙星(81.03%)、四环素(81.03%)、环丙沙星(72.41%)、复方新诺明(72.41%)、克林霉素(58.62%)、红霉素(53.44%)、苄青霉素(5.17%)敏感.检出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结论 本次实验中的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性较高,但对常用的苄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且检出了MRSA菌株,在临床治疗和动物养殖的用药上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高涛;张丽萍;张克俭;薛莉;席桂绒;薛彩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通化市人群腹泻病的发病率、流行特征、治疗和就诊行为特点,为卫生决策者提供腹泻病疾病负担的信息,为政府制定腹泻病的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腹泻病疾病负担与卫生干预措施评价研究手册》,以入户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本市腹泻病年发病率3.37%.其中城市发病率1.72%,农村发病率5.02%;男女性别发病率分别为3.97%、2.72%;<5岁年龄组发病率为6.16%;腹泻病患者就诊率为23.80%.结论 应不断加强腹泻病的宣教工作,提高人群防病意识,以减轻腹泻经济负担.
作者:卢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居民住宅空气中苯污染现状.方法 在长春市选取100套建筑规模、方向布局相近,楼层、住宅楼朝向基本一致,附近无明显污染源的居民住宅进行空气中苯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100套居民住宅的385个房间,空气中苯的检出率为100%,苯浓度的检测值范围为0.04~0.49 mg/m3,其中有152个房间苯浓度超标,超标率为39.5%;不同功能类型的房间内空气中苯浓度是不同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202,P<0.001).结论 长春市居民住宅空气中苯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检测超标率较高;而且不同功能类型的房间空气中苯污染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依次为儿童房、客厅、主卧、客卧、厨房、书房.
作者:谢丽波;苏海涛;何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夏芩颗粒提取澄清工艺中的澄清效果.方法 实验选用ZTCI +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夏芩颗粒水提取液进行纯化,确定澄清剂两组分A与B的加入顺序和两组份的比例关系,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时药液浓度、加入时水浴温度等因素的使用条件.结果 确定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在夏芩颗粒剂水提取液澄清工艺中的佳使用条件为:先加入B组分后加入A组分,A与B配比为1:2,A与B的加入量分别为5%和10%,加入时药液浓度为1∶10,水浴温度为60C.结论 在该条件下夏芩颗粒水提取液可达到理想的澄清效果.
作者:董宇;阎琪;金东明;侯超;陈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较长,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早期梅毒传染性强,主要侵犯皮肤及黏膜,晚期梅毒还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及农村城市化大量农民进城;长春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截止2012年12月31日来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本中心)的服务行业健康体检人数由2001年的40 014人增加至151 854人,12年间增加了379.50%,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和高流动性,健康意识比较薄弱.为掌握长春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防止梅毒的漏诊和漏报,更好控制梅毒的传播,本中心对其中的从事洗浴、美容美发、娱乐场所、酒店、宾馆、药厂、药店、商场等重点行业的100 234人进行了梅毒检测.
作者:刘向阳;王敏;姜温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显示,经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比例逐年上升,女性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者(FSW)是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因此对FSW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获取FSW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及其危险因素资料,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并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有效干预提供依据.201 1年辽源市开展了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于浦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国标定量方法进行实验室验证.方法 将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活化,经一系列稀释后染菌样品.再用单增李斯特菌国标定量方法讨论稿中平板计数和MPN法检测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浓度.使用3种分离培养基鉴定,对比检测效果,确定检出限.结果 平板计数法的检出限为100 CFU/250 ml和10 CFU/250 ml.MPN计数法的检出限为10 CFU/250 ml和1CFU/250 ml.平板计数法中科玛嘉单增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检出限低于PALCAM分离培养基,而MPN计数法中,3种分离培养基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平板计数法和MPN计数法均适合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定量检测,MPN计数法灵敏度更高.平板计数法中科玛嘉单增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普遍优于PALCAM分离培养基,3种培养基都适合MPN计数法,鉴定符合率高.科玛嘉和ALOA上生长典型菌落较PALCAM容易判别.
作者:赵薇;刘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铅蓄电池加工行业中铅危害的分布和强度,提出控制该行业铅危害的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方法 选取广东某铅蓄电池加工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铅危害的关键控制作业点和岗位.结果 现场检测数据显示,共检测26个重点铅作业岗位的铅TWA浓度,其中14个岗位的铅TWA浓度超标,超标率达53.8%;超标岗位主要分布在合膏涂板组、化成组、切板组、组立课车间.共检测了车间37个作业点的铅烟/尘短时间浓度,结果显示17个作业点的铅烟/尘短时间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达45.9%;超标点主要分布在铸造组车间、合膏涂板组车间、切板组车间、组立课车间.职业健康体检血铅结果表明,某铅蓄电池加工企业2011年职工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2010年职工的血铅(t=-5.5,P<0.01).结论 铸造组车间、合膏涂板组车间、切板组车间、化成组车间、组立课车间的铅烟/尘超标严重,铅蓄电池加工行业的铅危害程度较大.铅蓄电池加工行业应加强铅蓄电池加工车间超标点的局部通风设施效果,加强保洁管理,减少二次扬尘,改善整体大环境,并且加强工人有效个体防护和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作者:张丹英;李小亮;肖斌;徐国勇;陈青松;陈建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年龄人群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后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和阳转率,确认现行免疫方法是否适合未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方法 按随机、开放式的方法,选择年龄8岁以上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阶段血清IgG抗体,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从不同年龄段抗体阳转情况看,8~ 17周岁组、18 ~ 59周岁组、60周岁以上组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00%、94.11%、97.48%,血清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804 VIEU/ml、384 VIEU/ml、706 VIEU/ml,经统计学检验,3个年龄段抗体阳转率和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ml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后28 d体液免疫效果稳定,未成年人群和老年人群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和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均不低于成年人群,适用于各年龄人群大规模接种.
作者:周凤岩;付博;乔建国;姜葳;董晓平;尚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压力来源分析,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对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41名医护人员进行SCL-90和Grey-Toft和Anerson护理工作压力问卷调查和心理疏导,以探讨压力源和合理疏导方法.结果 年龄30岁以下所受压力大于30岁以上,男性高于女性,工作年限5年以下者高于5年以上者,文化程度本科以上者高于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称对压力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压力主要来源前3位分别是专业及工作(2.91±1.31)、工作量和时间分配(2.84±1.08)和工作环境(2.69±1.41),护士压力主要来源前3位分别是专业及工作(2.87±1.64)、患者方面(2.82±1.58)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51±1.25);心理疏导后,医务人员在SCL-90的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5方面与疏导前表现出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4方面与疏导前无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医务人员压力大,心理状况不佳,需要针对性疏导和干预.
作者:蔡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饮入过量的酒精或者含有酒精的饮品,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导致中枢神经暂时性麻痹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种状态.近年来临床工作中,酒精中毒患者逐年增加,为探索治疗酒精中毒的好方法,2008年12月至201 1年12月,本服务中心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6例,并与随机选择用传统方法治疗的16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刘晶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应用数学模型计算常见高毒化学品向厂区扩散理论值,并与实际检测值比较,进行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方法 以化工槽罐车装车台灌装过程模拟泄漏源,应用高斯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数学模型,预测对不利气象条件下泄漏过程中常见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高毒化学品向厂区不同距离处扩散理论值,并与实际检测对比,统计分析两者数值离散情况.结果 大气F级稳定度情况,在静小风状态下100~1 000 m范围内,苯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6 069.1~50.8 mg/m3、500.6~1.1 mg/m3,TDI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1 203.3 ~9.8 mg/m3、48.00~0.05 mg/m3;在小风状态下100~1 000 m范围内,苯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25.0~0.3 mg/m3、23.5~0.2 mg/m3,TDI的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范围分别为5.90 ~0.04mg/m3、6.80~0.06 mg/m3;且均随泄露源距离增加呈依次递减关系.结论 在静小风状态下模拟评估扩散浓度和实测浓度数值离散度较大;在小风状态下模拟评估浓度和实测浓度吻合情况较好,该气象条件下模型适用性较好.
作者:马争;郭少嘉;陈惠鹏;钟明浩;钟权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科学评估“哈尔滨之夏”活动期间公共卫生安全潜在的威胁,提出控制措施建议,为成功举办“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采用AS/NZS4360:1999-风险分析矩阵法(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选择相关专业10名专家,通过问卷形式进行风险描述和分析,得出每一种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的风险指数.结果 确定了霍乱、脊灰、鼠疫等10种传染病及食物中毒、水污染事件为高危险度风险,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共卫生风险.结论 通过对活动期间公共卫生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估,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保障了“哈尔滨之夏”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张桂荣;刘保华;刘金茹;王世平;杨超;吴群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识别、分析某公司硫磺制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检查表法、现场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本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磺(液体)、硫酸、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高温、噪声;硫酸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13~0.15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13~0.67 mg/m3,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6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6 mg/m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本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作者:崔英菊;付晓宽;段化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导爆管、雷管生产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方法 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尘、铬酸盐、黑索金、粉尘、噪声、高温等.粉尘、有毒物质合格率均为100%,噪声等效声级合格率为75%,存在高温作业.结论 该生产线粉尘、有毒物质职业病因素危害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说明各设备运转良好,防护设施运转正常.仍存在噪声、高温危害.
作者:刘默萍;薛兰;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白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0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和致病性,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年4月-2008年8月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进行了连续定点的监测,并对部分菌株进行了霍乱肠毒素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水样200份,检出非01群霍乱弧菌70株,可以用诊断血清分型的有41株,可分型率为58.57%,未定型29株,占41.43%.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01群霍乱弧菌5株.结论 通过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的监测,证实该水体中广泛存在着非O1群霍乱弧菌,其血清分型是复杂和分散的.首次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01群霍乱弧菌.鸭绿江水系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密切关系.
作者:闫朝梅;边学武;于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聚酯薄膜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现场调研、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识别,采用类比法与综合分析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类比检测结果为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氢氧化钠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后岗牵引、粉碎区2个测定点的噪声声级值超出国家标准;除横拉-热固定、挤出线-熔融巡检岗位外,其余所测巡检岗位的高温WBGT指数均超过国家标准;前岗横拉入口、分切操作台、粉碎区3个场所的照明值为67.2 ~92.7lx,不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限值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可行.
作者:蔡翔;李小琴;毛一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