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肠管与鼻胃管经输液泵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比较

危慧敏;黄海燕;周燕萍

关键词:鼻肠管, 鼻胃管, 输液泵, 肠内营养, 脑卒中
摘要:目的:比较鼻胃管和鼻肠管经输液泵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的并发症及营养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合并有意识障碍或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予输液泵滴注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2周内发生呕吐、返流,腹泻,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在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第7天、第14天时分别观测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鼻肠管组发生呕吐、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明显少于鼻胃管组(P<0.01);两组发生腹泻并发症机率无明显差异。肠内营养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第14天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肠内营养前;鼻肠管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肠内营养前(P<0.05),而鼻胃管组血红蛋白水平与肠内营养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同时段经鼻肠管组水平(P<0.05)。结论2种肠内营养方法在降低并发症方面,鼻肠管优于鼻胃管;而在能量代谢方面,鼻肠管与鼻胃管对血清白蛋白代谢改变无明显差异,但长期应用鼻肠管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有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可能。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56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观察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断指再植成活率95%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不良心理会对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断指再植成活率。

    作者:龚佰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纤维肉瘤患者股动脉插管持续区域化疗的护理

    纤维肉瘤是原发于成纤维细胞的少见的恶性肿瘤[1],治疗原则仍主张广泛切除,术后进行局部放疗和化疗。对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病例,动脉化疗可作为主要手段,对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病变发展可起到一定的疗效[2]。本科室于2013年6月26日收治1例左大腿纤维肉瘤患者,为其行股动脉插管持续区域化疗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无明显毒副反应,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燕;蒋妮;陶然;杨卓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器械清洗架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消毒供应中心的十大工作流程中,清洗流程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清洗流程+适宜的清洗技术=理想的清洗质量。我们从2011年对器械清洗架进行创新设计和应用,现将制作方法和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敬安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35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月、2月、6月,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OCT结果提示黄斑水肿明显减轻,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手术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周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体外高频热疗治疗6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以及常见局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认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加上全程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妮;谭骅;张艳萍;杨卓林;郑文萍;王琼波;李阳红;秦秋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上尿路结石术前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18例上尿路结石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休克征兆,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积极控制感染,做好管道护理。认为对上尿路结石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专科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曾琼娥;付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主要包括静脉穿刺、固定方法及留置时间、封管液的选择及封管方法。认为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留置部位,掌握有效的穿刺置管技术;为使留置针能更安全有效地留置,应妥善地固定和有效地封管,留置过程中加强观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杨丽;董佩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09年~2012年医院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医院传染病发病趋势和病种分布特点,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2012年医院门诊及病区的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播途径和病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4年报告传染病共计3305例,病种23种,来自6个门诊科室与17个住院科室。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乙肝、感染性腹泻、丙肝、肺结核与细菌性痢疾,占总数的88.1%;其中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2141例,居报告病例数首位,占93.6%。2000年以来,丙肝发病率明显上升;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报告260例,占64%;消化道传染病以感染性腹泻为主,报告423例,占56.3%。结论医院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报告病例数比2009年上升了22.7%,传染病病种主要以血源性传播疾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住院患者中,以术前及侵袭性操作前筛查为主,分布科室广。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主要以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为重点,今后需加强职业防护及标准预防培训力度。重视医院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感染控制,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隐患,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磊;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熏洗治疗液体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中药熏洗与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80例静脉输液液体外渗致皮下组织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湿敷。用药24 h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液体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菲菲;周碧源;陈少敏;裴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及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8%(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综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总结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盘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患者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作者:魏芳;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腹膜后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纤维瘤系来源于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由神经内衣、神经束衣和神经膜细胞组成[1]。临床表现为肿瘤引起的占位性和压迫性而产生的各种刺激症状。腹膜后神经纤维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的方法。本院于2013年7月收治1例右侧腹膜后神经纤维瘤患者,行右侧腹膜后神经纤维瘤切除术,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蒋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在早期骨蚀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在早期骨蚀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早期骨蚀患者43例,予以中药定向透药疗法,比较治疗前后的保髋疗效评价和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保髋疗效评价和VAS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运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对早期骨蚀患者进行治疗,并予以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纪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总结了7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呼吸管理、体温管理、安全喂养、预防感染,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马铃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铃薯外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向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为5.9%,对照组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马铃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法。

    作者:尤翠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188例正在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结果84.57%的脑瘫患儿能得到早期就诊;89.36%由母亲照顾;63.30%父母学历为大专以上;50.53%父母没有在业;61.17%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91.48%家长有精神压力;11.7%家长自觉生活质量差;37.77%家庭接受了社区服务;遇到烦恼时19.68%家长能主动倾诉,22.87%很少寻求帮助,25%从不参加组织活动,55.85%偶尔参加活动;83.51%家长希望得到康复技巧的指导,54.79%希望能与同类父母交流。结论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的同时,要关注脑瘫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护士在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技巧指导的同时应鼓励家长相互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黄美华;罗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蓝光照射治疗法,此方法是利用间接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素和无毒素的水溶性异构体,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直接以胆汁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包括间接照射和直接照射两种普遍采用的蓝光照射法。认为蓝光治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不良反应小,对小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志华;鲜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人工气道湿化法对神经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60例行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吸入湿化法,B组35例,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两组均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湿化液。观察比较两种湿化方法对患者的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湿化后两组比较,A组肺部感染、痰阻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O2、SaO2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气道湿化患者,采用持续氧雾化吸入湿化法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

    作者:杜伟娴;赵雪颜;罗华;何中华;黎素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耳穴压籽对中风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住院老年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压籽法。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睡眠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籽是改善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友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免疫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总结了免疫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治疗前,护士做好充分准备,了解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穿刺局部的护理;治疗中,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做好无菌操作、取血操作、取氧操作及自体血液回输;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三氧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娟;梁茜;袁素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