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翠侠
目的:探讨患者依从性对减少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留置双“J”管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内由责任护士对其饮食、活动、休息、服药、排尿等内容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留置双“J”管患者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患者依从性好可有效减少留置双“J”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双娥;刘闰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烧伤6个月后简明烧伤量表(BSHS-A)评分。结果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黄守春;熊想莲;黎艳;肖榕婵;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本院80例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的镇痛护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宣教、导管护理、神经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适时的硬膜外自控镇痛、优质的护理服务、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可极大地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赵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手术器械四种灭菌方法的特点,以便选择适宜灭菌方法。方法从灭菌机理、特点、工作时间、适用范围、有效期、效果监测等进行比较。结果四种灭菌方法安全可靠,各有优缺点。结论在清洗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掌握不同的灭菌方法特点,物尽其用、优势互补,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手术的需要。
作者:付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方法对提高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观察住院全程效果。于入院时、出院时采用健康知识知晓测评表、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健康知识的掌握、治疗依从性、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对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巩固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崔德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饮食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比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空腹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将获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饮食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供给,通过饮食干预供给机体足够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可以促进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因“少进多出”,可以达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血浆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邓翠莲;罗圆;刘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祥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畏寒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袁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急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以及护理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与术后护理两个部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体位、管道、病情观察、抗凝治疗、报警系统的监测、营养支持、撤除IABP以及并发症的护理8个方面。认为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芳;阳彦;邓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PICC导管植入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320例PICC导管植入的肺癌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置管信息,统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比例和分析其原因,采取加强局部护理、强化护理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后观察其效果。结果320例次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绝大多数患者的情况良好,出现静脉炎2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例,其它导管异常情况12例。结论本科针对留置PICC导管的并发症及导管异常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可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作者:周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腺炎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胰腺炎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情况。结果采用品管圈活动后,胰腺炎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活动信心、责任荣誉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胰腺炎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胰腺炎病人的防病知识,同时提高了圈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
作者:蔡春媚;陈焕弟;钟金龄;李小双;罗秀文;杨春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人工气道湿化法对神经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60例行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吸入湿化法,B组35例,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两组均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湿化液。观察比较两种湿化方法对患者的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湿化后两组比较,A组肺部感染、痰阻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O2、SaO2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气道湿化患者,采用持续氧雾化吸入湿化法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
作者:杜伟娴;赵雪颜;罗华;何中华;黎素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马铃薯外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静脉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向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为5.9%,对照组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马铃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法。
作者:尤翠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综述了胆石症术后T管引流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包括胆石症概述、T管引流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留置T管及拔管后的护理工作,并认真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细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积极预防胆石症术后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188例正在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结果84.57%的脑瘫患儿能得到早期就诊;89.36%由母亲照顾;63.30%父母学历为大专以上;50.53%父母没有在业;61.17%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91.48%家长有精神压力;11.7%家长自觉生活质量差;37.77%家庭接受了社区服务;遇到烦恼时19.68%家长能主动倾诉,22.87%很少寻求帮助,25%从不参加组织活动,55.85%偶尔参加活动;83.51%家长希望得到康复技巧的指导,54.79%希望能与同类父母交流。结论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的同时,要关注脑瘫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护士在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技巧指导的同时应鼓励家长相互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黄美华;罗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58例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及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本组病例显效38例(65.5%),有效16例(27.6%),无效4例(6.9%),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经1个月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者4例,仅占6.9%,均属于病情严重、意识处于昏迷状态时间较长者(3例放弃治疗,1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显著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玉莲;李敬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的对策。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方式,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护理电子病历共计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书写方面出现缺陷次数以及缺陷分布情况。结果1000份护理电子病历当中,有816份(81.6%)护理电子病历经检查无缺陷,184份有缺陷;同时184份不规范的护理电子病历当中,主要的缺陷情况为护理记录不连续,共涉及到76份(41.3%),分布少的缺陷为医护记录不一致,共涉及到9份(4.89%)。结论加强对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知识培训,对病历形成环节质量控制,是减少缺陷和提高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盛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对3万例患者实施无痛内镜诊疗,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认为无痛内镜使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诊疗,而熟练有效的配合与护理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急救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急救车教学中将本科2011年~2012年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急救车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急救车培训。比较两组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车情景教学提高了护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急救车认识及运用的综合能力,急救车情景教学法在带教中值得开展。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硅油取出联合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规范化手术配合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访视,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指导,充分术前准备,人工晶状体规范化管理,术中巡回护士密切配合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和患者安全管理。认为硅油取出联合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一种合理、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结合规范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薛燕雄;曾思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