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顺弟;盘毅辉;蒋亚斌
目的:研究护士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地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本院ICU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撤机,试验组采取以撤机指南为指导、护士主导的方式进行撤机,比较两组撤机2 h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情况、撤机成功率及预后。结果两组撤机2 h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率及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凭借自主呼吸试验(SBT)指南完成的撤机能够和医生经验撤机达到相近的撤机成功率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薛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硅油取出联合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规范化手术配合模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访视,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指导,充分术前准备,人工晶状体规范化管理,术中巡回护士密切配合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和患者安全管理。认为硅油取出联合Ⅱ期人工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一种合理、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结合规范的手术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薛燕雄;曾思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绿色通道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通过本院急救绿色通道临床路径救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通过一般急救途径急救的颅脑损伤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处理时间、医院处理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预后。结果实验组急救处理时间、医院处理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绿色通道对抢救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缩短其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蜜蜜;金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将45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25例进行循证护理预防压疮,对照组22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任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化疗使用静脉留置针与应用PICC管对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液,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ICC管输入化疗药物,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恶心持续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减轻,从而提高了生存质量,应优先采用PICC置管。
作者:宋莹莹;毛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系统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新毕业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根据手术室专科特点,成立科室核心能力培训小组,选拔优秀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对33名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系统化培训后,新毕业护士的专科知识考试、专科实践能力、应急与协调能力及教学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新毕业护士进行系统化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王惠平;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本院手术室口腔颌面外科行眶部缺损种植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手术用物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及严格的无菌操作等。认为精心的术前术中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江燕云;杨云;梁敏妮;史力方;高英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在早期骨蚀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早期骨蚀患者43例,予以中药定向透药疗法,比较治疗前后的保髋疗效评价和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保髋疗效评价和VAS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运用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对早期骨蚀患者进行治疗,并予以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纪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免疫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治疗前,护士做好充分准备,了解病情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穿刺局部的护理;治疗中,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做好无菌操作、取血操作、取氧操作及自体血液回输;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三氧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娟;梁茜;袁素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重刑犯常为社会所关注,而且影响极其恶劣,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在案件未调查清楚之前,犯罪嫌疑人又采取极端的方式自刎来结束生命,以此来掩盖事实的真相。通过多种医学技术手段对其救治,并在救治的过程中,加强有效沟通、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等治疗手段,使其放弃再次自杀的念想,积极配合治疗,协助警方办案[1]。本科于2012年7月23日收治1例重刑犯,犯人自刎后被“120”急救中心送入本院,入院后开辟绿色通道行手术治疗,分别就喉部的伤口行清创缝合+止血+气管切开术+喉成形术,通过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痊愈,于8月20日由警方带出院。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龚爱萍;余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按一定配比组成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除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舒巴坦对其它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耐药菌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013年3月,本科收治1例高龄肺内感染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迟发性过敏性皮疹,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症状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付红;宋春蕾;刘畅;马丽;赵婷羽;张群;张家旭;程琦;尚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困难的原因,寻求佳应对措施。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招募的宣传方式不对,招募人员的素质低下、思想状况不稳定及未进行系统专业培训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招募效果。通过分析制定高标准、高效率的招募对策,提高招募力度,切实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从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段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总结ICU机械通气患者循证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切断交叉性感染途径的问题、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问题及留置胃管问题、气道管理、病情观察和沟通。认为基层医院ICU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运用循证护理程序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占冬艳;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减轻鼻咽癌化疗患者口腔黏膜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鼻咽癌化疗的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减轻鼻咽癌化疗患者口腔黏膜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护理后2周、4周的NOC-口腔卫生评分与护理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躯体化、敌对、抑郁、恐惧、焦虑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化疗患者口腔黏膜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雪辉;李宏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访谈、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立了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陆冬妍;邱文娟;孙燕;张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利用提问,提高新聘护士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方法通过理论、技术操作、早交班提问三项考核综合评估新聘护士的工作能力。结果通过提问,提高了新聘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与提问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提问培训上岗的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莲;王洪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住院老年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压籽法。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睡眠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籽是改善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友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满意度质控表在口腔专科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质控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质控前6个月出院患者满意度与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后6个月出院患者满意度与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后电话回访患者满意度(88.65±16.04)高于质控前(82.47±10.99)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有效质控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管及促进作用,能够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且利于做好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出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杰;杨冬叶;林丽婷;古佩明;戚维舒;何杏芳;黄秋雨;周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医院传染病发病趋势和病种分布特点,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2012年医院门诊及病区的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播途径和病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4年报告传染病共计3305例,病种23种,来自6个门诊科室与17个住院科室。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乙肝、感染性腹泻、丙肝、肺结核与细菌性痢疾,占总数的88.1%;其中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2141例,居报告病例数首位,占93.6%。2000年以来,丙肝发病率明显上升;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结核为主,报告260例,占64%;消化道传染病以感染性腹泻为主,报告423例,占56.3%。结论医院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报告病例数比2009年上升了22.7%,传染病病种主要以血源性传播疾病为主,发病人群主要分布在住院患者中,以术前及侵袭性操作前筛查为主,分布科室广。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主要以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为重点,今后需加强职业防护及标准预防培训力度。重视医院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感染控制,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隐患,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磊;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总结了体外高频热疗治疗6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以及常见局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认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加上全程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妮;谭骅;张艳萍;杨卓林;郑文萍;王琼波;李阳红;秦秋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