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与PICC置管应用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宋莹莹;毛小敏

关键词:化疗, 静脉留置针, PICC置管, 恶心, 呕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化疗使用静脉留置针与应用PICC管对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液,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ICC管输入化疗药物,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恶心持续时间较短,患者痛苦减轻,从而提高了生存质量,应优先采用PICC置管。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成效

    总结了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物从准入接收到灭菌合格发放的整个流程集中管理的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植入物集中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植入物从准入接收到灭菌合格发放的整个流程的规范运作。认为消毒供应中心对植入物的集中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器械清洗和灭菌质量,是确保病人手术顺利,杜绝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作者:曾进;刘筱英;郭立平;杨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困难的原因,寻求佳应对措施。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招募的宣传方式不对,招募人员的素质低下、思想状况不稳定及未进行系统专业培训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招募效果。通过分析制定高标准、高效率的招募对策,提高招募力度,切实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从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段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总结了7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呼吸管理、体温管理、安全喂养、预防感染,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灌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临床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3例妊娠合并SAP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CRP、APACHEI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23例患者治疗后20例痊愈,2例死亡,1例好转后转院。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淀粉酶、CRP、甘油三酯和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电解质、白细胞及pH值正常。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是治疗妊娠合并SAP的有效方法,早期应用可控制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和母婴死亡率。

    作者:包娟;曾钧发;罗勇;桂培根;冯靖;刘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的:建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访谈、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立了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陆冬妍;邱文娟;孙燕;张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进展

    总结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急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以及护理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与术后护理两个部分,其中术后护理包括体位、管道、病情观察、抗凝治疗、报警系统的监测、营养支持、撤除IABP以及并发症的护理8个方面。认为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芳;阳彦;邓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器械图谱在消毒供应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器械图谱对消毒供应室带教质量和护生实习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5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以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本科实习护生60人作为试验组,运用器械图谱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两组护生对损坏器械的检出率、误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器械图谱进行带教护生可全面提高临床护生的实习效果,推动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淑芬;温春良;蒙丽婵;陈元辉;胡蛟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冰刺激在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冰刺激对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引起的主要以咽阶段延长,环咽肌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发音器官运动训练,针灸、颈部、咽部肌肉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刺激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减少相关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摄食吞咽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谭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体外高频热疗治疗6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以及常见局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认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加上全程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妮;谭骅;张艳萍;杨卓林;郑文萍;王琼波;李阳红;秦秋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交班提问在新聘护士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利用提问,提高新聘护士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方法通过理论、技术操作、早交班提问三项考核综合评估新聘护士的工作能力。结果通过提问,提高了新聘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与提问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提问培训上岗的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何莲;王洪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总结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盘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以及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患者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作者:魏芳;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96例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95例角膜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角膜局部用药的护理、术后用药护理、生活护理、消毒隔离、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自护指导,认为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细心关爱,可使患者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促使患者尽快痊愈。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护理查房现状及工作思路

    护理查房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就近年本院临床护理查房取得的成效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重点提出进一步促进护理查房发展的工作思路。

    作者:侯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护理风险管理

    总结了2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安慰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采取舒适的半坐卧,给予充足的氧气吸入,加强雾化吸入,及时吸痰,正确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认为及时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及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风险,提高护理效果,以保障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作者:周浩英;喻晓芬;谢屹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耳穴压籽对中风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住院老年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压籽法。比较两组睡眠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睡眠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籽是改善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友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孕妇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家庭功能、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28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功能与SCL-90总均分及其余各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其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作者:王琴;王惠平;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研究

    目的:分析两种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策略的优劣。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2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4例,对照组按常规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而实验组按需更换。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00±3.30)d,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58±1.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需更换策略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减轻患者的痛苦的同时又减轻了其经济负担,而且也不会增加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香凤;吴建红;叶卉;平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祥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留置双“J”管患者的依从性对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患者依从性对减少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留置双“J”管患者4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内由责任护士对其饮食、活动、休息、服药、排尿等内容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留置双“J”管患者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患者依从性好可有效减少留置双“J”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双娥;刘闰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脑瘫患儿家庭状况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188例正在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结果84.57%的脑瘫患儿能得到早期就诊;89.36%由母亲照顾;63.30%父母学历为大专以上;50.53%父母没有在业;61.17%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91.48%家长有精神压力;11.7%家长自觉生活质量差;37.77%家庭接受了社区服务;遇到烦恼时19.68%家长能主动倾诉,22.87%很少寻求帮助,25%从不参加组织活动,55.85%偶尔参加活动;83.51%家长希望得到康复技巧的指导,54.79%希望能与同类父母交流。结论在关注脑瘫患儿治疗的同时,要关注脑瘫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护士在为脑瘫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技巧指导的同时应鼓励家长相互沟通,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黄美华;罗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