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方;陈芳;陈选兰
总结了医院的压疮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压疮二级监控管理体系,压疮管理知识培训,强化护士临床操作技能以及院内发生压疮的评估及处理。认为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高危患者的预防治疗及护士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丁劲;李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方法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及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6月在本院住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采用温水足浴联合按摩,B组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C组采用开塞露注肛,并将3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宫底高度进行比较。结果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中药排气汤口服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组产后72 h宫高低于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产妇术后排尿、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跃0.05)。结论与其它方法相比,温水足浴联合按摩可明显促进肛门排气,而中药排气汤口服可较好促进子宫复原。
作者:陈燕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复杂先心病一直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点,术后的护理特别是在ICU期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重则患者死亡。复杂先心病中心脏合并多种畸形会给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带来严重的挑战。本科于近期收治1例罕见复杂的先心病患者,其特点是镜面右位心、左室双出口合并室缺、房缺、三尖瓣关闭不全,迄今尚未见类似病例的国内文献报道。本科成功完成该例患者左室双出口根治、室缺修补、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反复,现将其护理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雯薰;雷立;徐鹏;胡腾;朱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9例共行46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部位观察,尿量、肾功能监测及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认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可评估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指导患者术后护理,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云;林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未婚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常见心理问题、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以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中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是患者身心舒适、积极配合手术的保证;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许素娜;陈铭华;蔡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急诊严重鼻出血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提高微创治疗成功率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术前评估,术中有效配合,术后生命体征观察、穿刺侧下肢观察和处理及饮食护理。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及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是急诊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术成功的基础。
作者:马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压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护理部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压疮质量管理,建立了压疮质量管理小组,修订了管理流程,重视了管理上关键的薄弱环节。结果医院压疮的漏报率、瞒报率以及院内压疮发生例数在逐年下降,而压疮的治愈率也在逐步提高。结论本院将PDCA循环应用于压疮质量管理中,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Ⅲ期临床药物试验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药物试验管理规范进行处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结论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依从性,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可导致其供血区域大面积梗塞,而导致严重的临床症候群,通常起病急,症状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除精心治疗外,护理也很重要,现将本科收治的个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患者中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临床1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常规使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渗漏、脱出及堵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经济、实用,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可有效提高产妇产时及产后临床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锦霞;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注意患者心理反应、帮助患者理解术前谈话、关注患者经济问题及社会支持状况以及健康教育等。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患者可以更加乐观、积极、有效地配合手术及术后治疗,对手术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院于2013年2月23日收治了1例腰部及右上臂部带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并拟行胆囊切除术。此类手术公认的手术方式为在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术), LC术是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的微创治疗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较大疤痕,切口感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故此患者坚决要求行LC术;此类手术必须使用高频电刀方可完成,但患者在使用高频电刀时会因携带或接触金属物体而产生严重的高频辐射现象从而导致灼伤患者。为避免高频电刀灼伤患者,常规会采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因本院无超声刀,此手术也不宜使用双极电凝。为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而导致灼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灼伤患者并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手术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肝素钠、庆大霉素浸泡PICC导管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将98例行PICC的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40 ml生理盐水浸泡导管20 min,实验组采用40 ml肝素钠加入5 mg地塞米松和8万IU庆大霉素浸泡导管20 min。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后7 d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PICC前使用地塞米松联合肝素钠、庆大霉素浸泡PICC导管可以降低PICC置入后短期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缓PICC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吴超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医护之间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104例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行血透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完善相关检查、签署插管同意书及其他,术后一般护理、伤口的观察及处理、导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良好的护理是颈内中心静脉留置成功的关键,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血管通路方法。
作者:郑淑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意外拔管、堵管、内出血等。认为及时对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用单盲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从入院开始,迟不超过24 h进行功能再学习方法(MRP)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康复效果。结果经过10、20、30天康复训练后,2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明显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两组的患肢肌力、身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而且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方;陈芳;陈选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引起压力的相关因素,为管理者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人口学问卷、中国人亚健康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四川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85名手术室护士的一般情况、亚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源进行研究。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维度的均分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46±0.87)分、护理工作及专业问题为(2.23±0.82)分、环境及资源问题为(2.25±0.76)分、病人护理问题为(2.20±0.70)分、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为(1.86±0.79)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引起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结论手术室护士承受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
作者:白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综述了近年来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包括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并认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其发病率。而未来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将着重于预防给药方案,包括抗菌药选择、给药剂量和疗程、适用人群等及新益生菌制剂的研究等。随着对肠道菌群及益生菌制剂研究的深入,相应药物及疾病的研究会有更新的观点。
作者:林翠琴;吴嘉诚;涂惠敏;武丽丽;宋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医学院校、医院对实习护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所大专、本科院校的全体实习护生,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作比较。结果实习护生较20~29岁年龄段的全国常模更外向、情绪更稳定;大专实习护生较本科实习护生更善于掩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在性别、是否喜欢和愿意从事护理行业方面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作者:彭雪茹;戴婵;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