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影响

王伟

关键词:心理干预, 临床试验, 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Ⅲ期临床药物试验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药物试验管理规范进行处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结论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依从性,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信息支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将个性化信息支持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5月~12月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信息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基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信息支持能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刘海燕;龚凤翔;邓爱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重度烧伤患者在ICU的管理

    总结了19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在ICU的管理,主要包括良好的医疗环境,连续动态系统的高质量救治,规范化、目标化管理,镇静镇痛管理及心理护理。认为良好的ICU管理可以提高特重度烧伤患者救治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作者:孙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康惠尔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康惠尔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用康惠尔12 cm×12 cm泡沫敷料(渗液吸收贴)为气管切开换药的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代替。结果实验组切口处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处渗血渗液、皮肤红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换药间隔时间延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沈亚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用单盲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从入院开始,迟不超过24 h进行功能再学习方法(MRP)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康复效果。结果经过10、20、30天康复训练后,2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明显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两组的患肢肌力、身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而且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方;陈芳;陈选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小儿肾移植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肾移植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地治疗肾衰。成功移植一只肾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对尿毒症患儿来说,成功的移植能改进甚至完全纠正骨骼发育迟缓、性成熟障碍、认知和心理功能损害,更是摆脱了长期透析带来的痛苦[1]。但由于儿童肾移植与成人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所以护理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不同。2013年4月本科收治1例尿毒症患儿并顺利实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凤霞;刘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脐孔清洁消毒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总结了腹腔镜手术脐孔清洁消毒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脐孔皮肤清洁的现状及重要性、脐孔皮肤清洁方法、碘伏的作用及脐孔清洁消毒护理展望。认为寻求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的腹腔镜手术脐孔清洁消毒措施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孙晓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士对H7N9流感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本院护士对H7N9流感季节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H7N9流感知识知晓率达90%,健康行为实践率达82%。结论护士基本掌握H7N9流感知识和防护措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积极的行为预防和面对H7N9。

    作者:林灵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巧用耐乐固固定血氧探头

    心电监护是所有危重症患者监护的方法之一,然而血氧饱和度探头经常因患者的穿衣、活动时被取下,而易被摔坏,过去本科采用普通绷带固定血氧探头,但此法若松紧不适宜易导致血流不畅、出现勒痕,自2013年2月至今本科采用耐乐固固定血氧探头,共固定150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耐乐固是自粘弹性绷带具有粘度适中、固定可靠,有一定防水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心电监护血氧探头,延长其使用寿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改进护理文件病情观察记录准确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科内护理文件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通过使用品管圈方法,使护理观察栏书写的准确性提升,圈员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准确性,提高了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作者:余笑纯;乔燕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的抢救及护理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医护之间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HIV感染患者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的免疫系统,导致CD4+T细胞减少,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感染HIV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合并HIV感染时,患者手术风险要高于正常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十分重要;另外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体液传播,较为隐蔽,围手术期患者会有大量体液暴露,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1、2]。国内对HIV感染患者膀胱癌手术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就本科收治的1例合并HI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园园;康福霞;张小亚;林春丽;徐惠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包括情感因素、疾病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照顾者健康因素等。认为研究我国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构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展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护理的指导价值

    总结了29例共行46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部位观察,尿量、肾功能监测及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认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可评估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指导患者术后护理,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云;林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饮食控制和运动对糖耐量受损孕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糖耐量受损孕妇母婴的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产前糖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按自愿原则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对照组不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孕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能够控制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控制血糖,达到改善孕妇预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PDCA循环进行压疮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压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护理部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压疮质量管理,建立了压疮质量管理小组,修订了管理流程,重视了管理上关键的薄弱环节。结果医院压疮的漏报率、瞒报率以及院内压疮发生例数在逐年下降,而压疮的治愈率也在逐步提高。结论本院将PDCA循环应用于压疮质量管理中,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护理

    总结了9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镇静止痛、避免急性期劳力、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等。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发生。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体内携带金属物患者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配合

    本院于2013年2月23日收治了1例腰部及右上臂部带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并拟行胆囊切除术。此类手术公认的手术方式为在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术), LC术是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的微创治疗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较大疤痕,切口感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故此患者坚决要求行LC术;此类手术必须使用高频电刀方可完成,但患者在使用高频电刀时会因携带或接触金属物体而产生严重的高频辐射现象从而导致灼伤患者。为避免高频电刀灼伤患者,常规会采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因本院无超声刀,此手术也不宜使用双极电凝。为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而导致灼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灼伤患者并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手术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结肠息肉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结肠息肉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8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围术期实施循征护理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循证护理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郝灵芝;宋莹;张香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le忆s术后会阴开放切口的护理改进

    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会阴切口的处理临床上通常采用切口缝合的方法,但仍有患者采取开放切口。由于会阴部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切口容易造成继发感染,切口愈合时间延长。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一般给予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15~20 min。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坐浴时下肢用力,容易造成切口开裂、疼痛,很容易疲劳,患者经常提前结束坐浴,另外还需要家属帮助擦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科针对此问题对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Ⅲ期临床药物试验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药物试验管理规范进行处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结论对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依从性,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