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用单盲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从入院开始,迟不超过24 h进行功能再学习方法(MRP)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肢体康复效果。结果经过10、20、30天康复训练后,2组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病人的运动功能均明显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两组的患肢肌力、身体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而且能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的活动能力,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方;陈芳;陈选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PMN)起源于软脑膜黑色素细胞,临床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07%~0.17%[1-3]。原发于椎管内的黑色素瘤(ISPMN)则更罕见。ISPMN好发于脊神经根附近,多为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病变,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根痛常为初表现。由于高位颈椎椎管内有脊髓和延髓的延续部分,与呼吸、心跳中枢具有密切联系,且此类疾病的病程往往很长,此类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术后护理尤为重要。2013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颈2~3椎管内黑色素细胞瘤患者,现将该病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蒋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减少实习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2012年~2013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231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完善实习护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选拔带教老师,优化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实习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建立护生教学问题库,评选优秀护生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以2011年~2012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197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生满意度及护生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实施措施后,与护生有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下降,实习护生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提高护生安全防范意识,对提高护生的安全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行为控制对手术室工勤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术室22名工勤人员在行为控制前后职业暴露次数和暴露方式的统计,分析行为控制对手术室工勤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结果行为控制前工勤人员的职业暴露率为100%,采取行为控制后职业暴露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暴露方式中,行为控制对锐器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控制对黏膜的职业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控制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工勤人员的伤害,可以作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方法在临床使用。
作者:林华;王聪娟;袁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外用对于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有压疮的住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合理选择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泡沫敷料、康惠尔银离子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选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比较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康惠尔敷料对于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尹晓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主要包括设立品管圈督导小组,宣传学习,组织培训,逐步试点,全院推广及无形成果,有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重要的让护士从中享受到品质改善的成就感,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论认为品管圈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办法,它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与自上而下命令式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双轨制管理新模式,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理念,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芳;何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可导致其供血区域大面积梗塞,而导致严重的临床症候群,通常起病急,症状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除精心治疗外,护理也很重要,现将本科收治的个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使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家庭病床科32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25处)和对照组16例(22处)。对照组采用碘伏加珍珠末进行治疗,观察组局部消毒后将复方京万红药膏及红霉素软膏均匀涂于疮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的72.7%(χ2=5.000,P=0.025)。结论采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治疗压疮,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彩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50例,对所有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每日疼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每日疼痛次数减少(P<0.01),疼痛时间缩短(P<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82.8±3.9)分。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晓莉;秦雅莉;刘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在张力性水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腹部手术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发生张力性水泡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络合碘消毒处理,实验组使用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处理,观察两组水泡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好(P<0.01),疼痛感轻(P<0.01)。结论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在张力性水泡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平;杨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引起压力的相关因素,为管理者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人口学问卷、中国人亚健康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四川省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85名手术室护士的一般情况、亚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源进行研究。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维度的均分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46±0.87)分、护理工作及专业问题为(2.23±0.82)分、环境及资源问题为(2.25±0.76)分、病人护理问题为(2.20±0.70)分、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为(1.86±0.79)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引起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结论手术室护士承受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方式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
作者:白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患者中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临床1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常规使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渗漏、脱出及堵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经济、实用,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可有效提高产妇产时及产后临床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锦霞;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综述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国内外急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急诊预检分诊、急诊监护室及留观室以及急诊患者陪检转运中的应用现况,认为该评分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但目前存在佳触发值不统一、研究样本量小等不足。希望后期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形成资源共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作者:王钰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肾移植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地治疗肾衰。成功移植一只肾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对尿毒症患儿来说,成功的移植能改进甚至完全纠正骨骼发育迟缓、性成熟障碍、认知和心理功能损害,更是摆脱了长期透析带来的痛苦[1]。但由于儿童肾移植与成人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所以护理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不同。2013年4月本科收治1例尿毒症患儿并顺利实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凤霞;刘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效果,为提高此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研究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可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患儿治疗费用较少,减轻了家庭经济及心理负担,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且有利于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庆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本院血液净化科近四年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取得的良好成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环境净化管理、组织管理,强化质控、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制订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措施等。认为通过规范化管理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雪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CU分级监测在护理分层管理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疾病危重程度,将ICU患者分为I、II、III级监测。运用患者分级监测与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的方法,对ICU患护进行管理并考核。结果结合患者分级监测与护士分层管理后,不良事件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较之前明显下降。结论实施分级监测结合护士分层使用的管理方法,可以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患护比,使人力资源的调配更加合理。
作者:窦方燕;董云春;王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糖耐量受损孕妇母婴的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产前糖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按自愿原则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对照组不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孕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能够控制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控制血糖,达到改善孕妇预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为完善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管理体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调查表对67名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收集档案资料、计算离职率。结果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综合满意程度为65%、有离职意愿为73%、离职率40%。结论管理者要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发挥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将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离职率调查评估制度化、长期化。
作者:陈初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配合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做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A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产妇镇痛时,鞘内给药0、10、30、60、90 min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缩宫素使用、分娩期间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24 h内,阴道血量超过500 ml)及镇痛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鞘内给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降低,尤其是鞘内给药60 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30%、B组70.5%;A组中转剖宫10%、B组中转剖宫25%;A组出现皮肤瘙痒21例(占35%), B组出现皮肤瘙痒48例(占60%)。两组比较,产妇缩宫素使用率、中转剖宫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配合心理护理能极大地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产力,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