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林丽萍

关键词:心理护理,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 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配合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做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A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产妇镇痛时,鞘内给药0、10、30、60、90 min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缩宫素使用、分娩期间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后24 h内,阴道血量超过500 ml)及镇痛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鞘内给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降低,尤其是鞘内给药60 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30%、B组70.5%;A组中转剖宫10%、B组中转剖宫25%;A组出现皮肤瘙痒21例(占35%), B组出现皮肤瘙痒48例(占60%)。两组比较,产妇缩宫素使用率、中转剖宫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配合心理护理能极大地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产力,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利于母婴健康。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护生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减少实习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2012年~2013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231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完善实习护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选拔带教老师,优化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实习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建立护生教学问题库,评选优秀护生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以2011年~2012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197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生满意度及护生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实施措施后,与护生有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下降,实习护生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提高护生安全防范意识,对提高护生的安全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体内携带金属物患者使用高频电刀的手术配合

    本院于2013年2月23日收治了1例腰部及右上臂部带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并拟行胆囊切除术。此类手术公认的手术方式为在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术), LC术是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的微创治疗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较大疤痕,切口感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故此患者坚决要求行LC术;此类手术必须使用高频电刀方可完成,但患者在使用高频电刀时会因携带或接触金属物体而产生严重的高频辐射现象从而导致灼伤患者。为避免高频电刀灼伤患者,常规会采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因本院无超声刀,此手术也不宜使用双极电凝。为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而导致灼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灼伤患者并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手术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联合肝素钠、庆大霉素浸泡PICC导管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肝素钠、庆大霉素浸泡PICC导管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将98例行PICC的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40 ml生理盐水浸泡导管20 min,实验组采用40 ml肝素钠加入5 mg地塞米松和8万IU庆大霉素浸泡导管20 min。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后7 d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PICC前使用地塞米松联合肝素钠、庆大霉素浸泡PICC导管可以降低PICC置入后短期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缓PICC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吴超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负压穿刺法用于血液透析桡动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负压穿刺法对桡动脉穿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直接桡动脉穿刺400次,采用负压穿刺法;对照组30例,直接桡动脉穿刺380次,采用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穿刺法优于常规穿刺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蒲跃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

    总结了50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器械、物品及手术间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及其他注意事项。认为精心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关节镜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是保证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威;董剑云;唐桂琴;曹静静;宋丹丹;张明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10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予以护理干预(术前体位指导训练以及术中改良舒适体位),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手术体位,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头颈部后仰时间以及术后头颈部疼痛、呕吐的发生。结果干预组患者舒适度大于对照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中头颈部后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头颈部疼痛、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应用,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头颈部疼痛、呕吐等症状,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罗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总结了39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加强饮食、药物管理。认为临床中需密切监测抗凝强度,做好宣教与指导,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通情达理技术对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情达理技术对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只遵守医嘱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开展通情达理式的、个性化的护理。治疗6周后,在两组患者间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明显好转13例,好转11例,进步6例,无效0例,临床疗效的显著进步率为80.00%;对照组明显好转4例,好转4例,进步19例,无效3例,临床疗效的显著进步率为26.67%,两组显著进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情达理技术能提高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爱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结了5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冠心病患者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个性化信息支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将个性化信息支持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5月~12月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信息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基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信息支持能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刘海燕;龚凤翔;邓爱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康惠尔敷料外用对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外用对于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有压疮的住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合理选择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泡沫敷料、康惠尔银离子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选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比较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康惠尔敷料对于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尹晓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注射器低负压持续吸引处理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

    总结了本院19例泌尿外科手术术后脂肪液化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切口情况、应用注射器负压引流术、执行无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为采用注射器低负压持续吸引处理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7例畸胎引产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结了畸胎引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了入院前的心理护理、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引产术前的心理护理、引产术后的心理护理、分娩期的心理护理和产褥期的心理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在畸胎引产患者身心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婴幼儿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婴幼儿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主要包括操作前健康教育及严格核对,操作中的护理及配合,操作后的按压止血护理、家属与婴幼儿的心理护理及注意事项。认为熟练掌握婴幼儿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其在治疗小儿视神经病变、小儿弱视、斜视等疾病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莎;陈振文;蒋春秀;范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小儿肾移植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肾移植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地治疗肾衰。成功移植一只肾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对尿毒症患儿来说,成功的移植能改进甚至完全纠正骨骼发育迟缓、性成熟障碍、认知和心理功能损害,更是摆脱了长期透析带来的痛苦[1]。但由于儿童肾移植与成人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所以护理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不同。2013年4月本科收治1例尿毒症患儿并顺利实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凤霞;刘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探讨了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给予应对策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应对策略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增加社会支持、改善从业环境等。认为针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应进行人性化管理,促进急诊护士的心身健康,改善护理管理工作。

    作者:潘国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迟发型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放线菌、螺旋体等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效果好、见效快,且价格低廉,因此作为基层医院应用较广泛。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中国药典明确规定[1],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高可达5%~10%;青霉素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型及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多在皮肤过敏试验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即出现过敏反应,有时甚至呈闪电式的反应;迟发型过敏性反应指少数病人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使用青霉素24~48 h后发生的过敏性反应[2]。速发型过敏反应易被大家重视,而迟发型过敏性反应则易被忽略。2010年12月5日本院收治1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5d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景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预防针刺伤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预防针刺伤的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3月护理实习生318人。其中2012年7月~2013年3月15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理论培训方法预防针刺伤。2013年7月~2014年3月162人为观察组,在常规的岗前培训基础上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预防针刺伤的案例演练。比较分析两组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方法的正确率。结果对照组针刺伤发生率37.2%,观察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方法的正确率为8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景教学模式的干预对预防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HIV感染患者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的免疫系统,导致CD4+T细胞减少,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感染HIV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合并HIV感染时,患者手术风险要高于正常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十分重要;另外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体液传播,较为隐蔽,围手术期患者会有大量体液暴露,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1、2]。国内对HIV感染患者膀胱癌手术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就本科收治的1例合并HI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园园;康福霞;张小亚;林春丽;徐惠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护理

    复杂先心病一直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点,术后的护理特别是在ICU期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重则患者死亡。复杂先心病中心脏合并多种畸形会给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带来严重的挑战。本科于近期收治1例罕见复杂的先心病患者,其特点是镜面右位心、左室双出口合并室缺、房缺、三尖瓣关闭不全,迄今尚未见类似病例的国内文献报道。本科成功完成该例患者左室双出口根治、室缺修补、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反复,现将其护理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雯薰;雷立;徐鹏;胡腾;朱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