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薰;雷立;徐鹏;胡腾;朱学敏
目的:探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使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家庭病床科32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25处)和对照组16例(22处)。对照组采用碘伏加珍珠末进行治疗,观察组局部消毒后将复方京万红药膏及红霉素软膏均匀涂于疮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的72.7%(χ2=5.000,P=0.025)。结论采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治疗压疮,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彩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给药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减少给药错误发生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护理系统上报的37例给药错误,对给药错误类别、发生原因、护士资历、时间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临床护士给药错误前三位分别是给药对象错误、剂量错误、药物错误。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则、工作频繁被打断以致注意力分散和工作人员沟通不足。护士资历是影响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高。临床护士给药错误容易发生在8:00~16:00时段和16:00~0:00时段。结论护理部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病区护士长应根据护士特点和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
作者:胡细玲;凌聪;邓珊珊;单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3例血透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结果引起血透患者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感到不幸;(2)担心疾病的预后;(3)自我价值感下降;(4)经济负担重。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要关注血透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指导,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松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9例共行46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部位观察,尿量、肾功能监测及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认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可评估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指导患者术后护理,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云;林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1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指导及宣教、术后病情观察、饮食以及基础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认为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可使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结肠息肉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8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围术期实施循征护理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循证护理优势逐渐显示出来,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郝灵芝;宋莹;张香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方法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及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6月在本院住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采用温水足浴联合按摩,B组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C组采用开塞露注肛,并将3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宫底高度进行比较。结果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中药排气汤口服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组产后72 h宫高低于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产妇术后排尿、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跃0.05)。结论与其它方法相比,温水足浴联合按摩可明显促进肛门排气,而中药排气汤口服可较好促进子宫复原。
作者:陈燕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在张力性水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腹部手术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发生张力性水泡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络合碘消毒处理,实验组使用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处理,观察两组水泡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好(P<0.01),疼痛感轻(P<0.01)。结论造口护肤粉联合多爱敷超薄敷料在张力性水泡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平;杨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19例经鼻空肠管注入中药煎剂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置管护理、注药护理和基础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取得患者配合、严谨的管道留置及管道维护、规范的注药准备与注入操作、细致的基础护理和临床观察,是经鼻空肠管给药方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顾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主要包括设立品管圈督导小组,宣传学习,组织培训,逐步试点,全院推广及无形成果,有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重要的让护士从中享受到品质改善的成就感,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论认为品管圈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办法,它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与自上而下命令式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双轨制管理新模式,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理念,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芳;何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本院19例泌尿外科手术术后脂肪液化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切口情况、应用注射器负压引流术、执行无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为采用注射器低负压持续吸引处理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外用对于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患有压疮的住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擦洗再合理选择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康惠尔泡沫敷料、康惠尔银离子敷料、康惠尔清创胶。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选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比较两组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康惠尔敷料对于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尹晓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不同穿刺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住院的4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2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6.67%。股静脉穿刺组导管相关性感染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P<0.05),股静脉穿刺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平均时间早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 ICU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发生感染时间更早;可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艳;吴桂琴;吴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本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0例)在同一治疗程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知识掌握程度、遵医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良好率、自我管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遵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化、常规化治疗措施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翔燕;袁桂菊;李海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送医到村的工作模式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方法将不同乡镇的应检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送医到村工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原来的工作模式。比较两组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宫颈癌筛查率。结果观察组的应检对象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宫颈癌筛查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送医到村模式能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美伶;雷国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探讨了将JCI国际标准应用于病区护理管理中的体会。主要包括将国际JCI标准导入护理管理中,切实落实患者有效身份识别;做好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病区日常药品和高危药品的管理;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感染措施。认为JCI标准的全面贯彻落实可以规范护理行为,避免医疗差错,能提供人性化、优质和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彭湘粤;黎晓静;李雯;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提升护理质量及改进安全管理的方法,并探讨管理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80名患者以及在本院工作的40名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后,对80名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40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与安全知识测试,另外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年间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1)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后,P=0.000明显表明了改进前后的差异。(2)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患者的总体评价、护理人员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全方位照顾等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实施改进措施之后,不良事件的上报例数及发生数量大幅度降低,而上报及时率提高。结论通过改进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相关方面的护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不良事件也得到控制和改善,因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黎;张志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建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原因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某新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54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中度水平,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前五位因素包括:培训、会议多,担心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福利低,社会地位不认可,护士人力不足等。非术科明显低于术科(t=4.33,P<0.01),压力值分别为(89.00±6.26)、(143.48±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学历与大专及以下学历压力值分别为(130.48±11.45)、(224.93±16.58),学历高者压力低于学历低者(t=4.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建医院护士存在较大压力,并受多因素的影响;建议根据护士人员现状及临床需要特点,进行针对性、多样化的培训,根据工作状况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编制;增加病区辅助人员;多关注低学历护士,并进一步探讨其压力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钟宇芳;骆春朵;唐春苑;王饶萍;许红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FEVl、FEVl%预测值、FEVl/FV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改善其肺功能,还能减轻抑郁及焦虑情绪,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果。
作者:殷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及遵医行为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的技能及遵医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作者:阮辉丽;阮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