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辉丽;阮英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未婚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常见心理问题、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以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中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是患者身心舒适、积极配合手术的保证;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许素娜;陈铭华;蔡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主要包括院前急救护理、入院后急救护理及其他护理措施。院前急救护理包括适度结扎肢体、患肢制动、迅速排出毒液及尽快送医院治疗,入院后的急救护理包括清洗伤口、鉴别毒蛇种类、排出毒液及局部封闭,其他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治疗、伤肢及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毒蛇咬伤早期及时正确的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润萍;李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患者中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临床1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应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常规使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渗漏、脱出及堵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使用弹性丝袜加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经济、实用,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可有效提高产妇产时及产后临床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锦霞;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边远山区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实施优质护理试点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实验组,普通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升了住院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群凤;刘凌燕;陈天燕;郭发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幼儿指尖离断为幼儿期常见的意外事故,由于患儿年龄小,护理难度大,故掌握好良好的护理方法对于再植的成功非常重要。本院收治了2例幼儿指尖离断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雨青;田献;潘希贵;管同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1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后创面出血的共12例,发生率为1.04%。包括术后颈前静脉出血者3例,甲状腺包块摘除术后甲状腺残面出血3例,颈前肌群出血4例,甲状腺上动脉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所有病例经及时治疗处理或再手术止血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死亡。认为引起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血管结扎不牢固、漏扎出血血管、引流不畅、凝血功能障碍等。故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水平,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嘱患者减少颈部活动等,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江世芳;王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ICU青年男护士临床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7月至今招收的9名应届毕业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进行录音和笔录,整理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ICU青年男护士临床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包括:自卑情绪、缺乏社会认同感、工作环境的压力、职业对比落差及角色冲突。结论根据心理问题提出的对策有:扩大男护士队伍、加强职业思想教育;提高男护士社会地位;加强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训;发挥男护士在ICU工作的优势;提高男护士的自我认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作者:张晓英;张琴;潘明华;范叶君;周艳;江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的免疫系统,导致CD4+T细胞减少,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感染HIV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合并HIV感染时,患者手术风险要高于正常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十分重要;另外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体液传播,较为隐蔽,围手术期患者会有大量体液暴露,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1、2]。国内对HIV感染患者膀胱癌手术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就本科收治的1例合并HI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园园;康福霞;张小亚;林春丽;徐惠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院于2013年2月23日收治了1例腰部及右上臂部带有金属内固定物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并拟行胆囊切除术。此类手术公认的手术方式为在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术), LC术是公认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经典的微创治疗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避免了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较大疤痕,切口感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故此患者坚决要求行LC术;此类手术必须使用高频电刀方可完成,但患者在使用高频电刀时会因携带或接触金属物体而产生严重的高频辐射现象从而导致灼伤患者。为避免高频电刀灼伤患者,常规会采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因本院无超声刀,此手术也不宜使用双极电凝。为满足患者的要求,避免术中因使用高频电刀而导致灼伤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灼伤患者并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手术任务,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本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0例)在同一治疗程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知识掌握程度、遵医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良好率、自我管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遵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化、常规化治疗措施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翔燕;袁桂菊;李海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综述了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主要包括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机械性静脉炎、感染、静脉血栓和局部过敏性皮炎等6个方面。PICC在临床使用中,优点很多,但越来越多的并发症也相继出现,研究针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对策是临床必须继续探讨的问题。
作者:邱昊;彭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医院的压疮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压疮二级监控管理体系,压疮管理知识培训,强化护士临床操作技能以及院内发生压疮的评估及处理。认为压疮管理小组在压疮高危患者的预防治疗及护士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丁劲;李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减少实习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2012年~2013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231人作为观察组,进行完善实习护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选拔带教老师,优化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实习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建立护生教学问题库,评选优秀护生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以2011年~2012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197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生满意度及护生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实施措施后,与护生有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下降,实习护生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提高护生安全防范意识,对提高护生的安全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欣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氩气刀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督促护士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推动责任制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成姚;林代琼;李长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效果,为提高此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疾病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护理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研究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过程中,可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患儿治疗费用较少,减轻了家庭经济及心理负担,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且有利于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庆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使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家庭病床科32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25处)和对照组16例(22处)。对照组采用碘伏加珍珠末进行治疗,观察组局部消毒后将复方京万红药膏及红霉素软膏均匀涂于疮面,用无菌纱布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优于对照组的72.7%(χ2=5.000,P=0.025)。结论采用红霉素及京万红药膏联合治疗压疮,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彩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影响这些心理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针对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
作者:赵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35例,出院后每周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比患者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脊髓损伤相关知识知晓率及ADL评分情况。结果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有效控制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院外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红群;刘晓娟;高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会阴切口的处理临床上通常采用切口缝合的方法,但仍有患者采取开放切口。由于会阴部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切口容易造成继发感染,切口愈合时间延长。为了促进伤口愈合,一般给予1:5000高锰酸钾坐浴,每次15~20 min。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坐浴时下肢用力,容易造成切口开裂、疼痛,很容易疲劳,患者经常提前结束坐浴,另外还需要家属帮助擦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科针对此问题对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医学院校、医院对实习护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所大专、本科院校的全体实习护生,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作比较。结果实习护生较20~29岁年龄段的全国常模更外向、情绪更稳定;大专实习护生较本科实习护生更善于掩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在性别、是否喜欢和愿意从事护理行业方面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作者:彭雪茹;戴婵;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