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群;刘晓娟;高利英
总结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团队精神构建体会。主要包括在团队护理工作中整合多元化价值观念,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等措施。认为通过团队精神培养有利于促进护士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作者:刘玉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化疗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腹泻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如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皮疹出现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脱发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化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巨凤;沈峰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本院247例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相关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导尿操作等。总结了相应护理措施,措施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管道留置时间等。认为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使尿路感染率降至低程度。
作者:李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科内护理文件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通过使用品管圈方法,使护理观察栏书写的准确性提升,圈员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准确性,提高了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作者:余笑纯;乔燕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氩气刀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督促护士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推动责任制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成姚;林代琼;李长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0例利用足底露出的克氏针在下肢远端皮瓣修复创面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利用足底露出的克氏针使皮瓣区域血管蒂悬空。认为该种方法可有效地预防下肢远端皮瓣术后皮瓣或血管蒂容易受压的问题,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及增加术肢的舒适度。
作者:梁丽芬;黎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综述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国内外急诊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急诊预检分诊、急诊监护室及留观室以及急诊患者陪检转运中的应用现况,认为该评分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但目前存在佳触发值不统一、研究样本量小等不足。希望后期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形成资源共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作者:王钰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复杂先心病一直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点,术后的护理特别是在ICU期间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重则患者死亡。复杂先心病中心脏合并多种畸形会给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带来严重的挑战。本科于近期收治1例罕见复杂的先心病患者,其特点是镜面右位心、左室双出口合并室缺、房缺、三尖瓣关闭不全,迄今尚未见类似病例的国内文献报道。本科成功完成该例患者左室双出口根治、室缺修补、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反复,现将其护理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雯薰;雷立;徐鹏;胡腾;朱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1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后创面出血的共12例,发生率为1.04%。包括术后颈前静脉出血者3例,甲状腺包块摘除术后甲状腺残面出血3例,颈前肌群出血4例,甲状腺上动脉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所有病例经及时治疗处理或再手术止血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死亡。认为引起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血管结扎不牢固、漏扎出血血管、引流不畅、凝血功能障碍等。故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水平,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嘱患者减少颈部活动等,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江世芳;王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未使用过血糖仪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进行视频宣教与传统常规模式宣教,比较两组宣教方式的效果。结果视频宣教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频宣教模式较传统常规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受试患者监测血糖能力,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琳;邓世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众所周知,塑料便盆有着经济实惠、使用简便、易于清洗等优点,在医院患者当中被广泛使用。但是也常常由于患者过于肥胖、肢体活动障碍或者患者家属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过多例患者被刮伤事件。市场上防刮伤的新型便盆较少见,购买困难或价格较贵。因此,笔者根据临床护理经验,采用患者内裤为便盆“穿”上自制保护套(如图所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杰梅;朱紫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门诊静脉输液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制定护理基本技能和护理综合素质考核的项目和标准以及相关的具体细则。结果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减少了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自2008年12月实施量化考核至2013年底,本所门诊输液量为182366人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在98.5%,患者表扬信增加了14倍,受各项奖励共51人次,受各项处罚共11人次)。结论量化考核是一种有依有据、公平公正、高效高能的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祝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综述了近年来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包括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并认为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其发病率。而未来对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将着重于预防给药方案,包括抗菌药选择、给药剂量和疗程、适用人群等及新益生菌制剂的研究等。随着对肠道菌群及益生菌制剂研究的深入,相应药物及疾病的研究会有更新的观点。
作者:林翠琴;吴嘉诚;涂惠敏;武丽丽;宋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行为控制对手术室工勤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术室22名工勤人员在行为控制前后职业暴露次数和暴露方式的统计,分析行为控制对手术室工勤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结果行为控制前工勤人员的职业暴露率为100%,采取行为控制后职业暴露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暴露方式中,行为控制对锐器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控制对黏膜的职业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控制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对手术室工勤人员的伤害,可以作为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方法在临床使用。
作者:林华;王聪娟;袁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心电监护是所有危重症患者监护的方法之一,然而血氧饱和度探头经常因患者的穿衣、活动时被取下,而易被摔坏,过去本科采用普通绷带固定血氧探头,但此法若松紧不适宜易导致血流不畅、出现勒痕,自2013年2月至今本科采用耐乐固固定血氧探头,共固定150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耐乐固是自粘弹性绷带具有粘度适中、固定可靠,有一定防水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心电监护血氧探头,延长其使用寿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9例共行46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部位观察,尿量、肾功能监测及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认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可评估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指导患者术后护理,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云;林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放线菌、螺旋体等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效果好、见效快,且价格低廉,因此作为基层医院应用较广泛。青霉素类药物容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中国药典明确规定[1],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高可达5%~10%;青霉素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型及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多在皮肤过敏试验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即出现过敏反应,有时甚至呈闪电式的反应;迟发型过敏性反应指少数病人在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后,使用青霉素24~48 h后发生的过敏性反应[2]。速发型过敏反应易被大家重视,而迟发型过敏性反应则易被忽略。2010年12月5日本院收治1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5d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医护之间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由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护理盘两个分散独立体组成,存在许多弊端,护士抢救患者吸痰时,物品不能一次性到位,工作效率低,费力费时,摆放混乱。为方便抢救患者,减少吸痰用物往返取放的时间,本科于2013年10月自行研制便携式吸痰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雪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本科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或治疗的53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提出胸腔镜围手术期护理要分别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方面实施规范化护理,同时注重患者饮食指导,尊重患者主诉,耐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
作者:张艳枚;刘燕南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