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中的应用

于晓莉;秦雅莉;刘佳

关键词:优质护理,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痛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50例,对所有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每日疼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每日疼痛次数减少(P<0.01),疼痛时间缩短(P<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82.8±3.9)分。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张口训练及出院指导。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丽;苏凤花;张柳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5例毒蜘蛛蜇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本院35例毒蜘蛛蜇伤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毒蜘蛛蜇伤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迅速清除体内毒素,及时应用解毒剂、处理并发症,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孟娟;李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包括情感因素、疾病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照顾者健康因素等。认为研究我国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构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展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符合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外再加护理干预,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3,P=0.002)。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

    作者:罗长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HIV感染患者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的免疫系统,导致CD4+T细胞减少,严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感染HIV人群的肿瘤发病率显著增加。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合并HIV感染时,患者手术风险要高于正常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康复十分重要;另外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体液传播,较为隐蔽,围手术期患者会有大量体液暴露,对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1、2]。国内对HIV感染患者膀胱癌手术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就本科收治的1例合并HIV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园园;康福霞;张小亚;林春丽;徐惠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新生儿颅锁骨发育不全合并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护理

    颅锁骨发育不全又名遗传性颅锁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先天性膜性骨骨化不全,尤其是颅顶骨与锁骨发育障碍性疾病[1]。国外1765年Morand首例报道,近年国内亦见少数病例报告,常为遗传性发育障碍,半数以上有家族史[2]。致病基因已证实称“RUNX2位”,在第6染色体P21上,控制成骨细胞特殊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影响范围包括头骨骨化慢,骨缝密合极慢,可能到4岁才慢慢骨化一直到成年还未完成,发生率约1/1000000[3]。肺炎伴呼吸衰竭直接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合并颅、锁骨发育不全更增加了治疗护理的难度,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早期治疗,则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罗荣琼;李秀春;夏佳;唐艳;刘青青;潘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氧气驱动、压缩空气泵驱动、超声雾化驱动)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15 min后大呼气流速(PEF)均有提高,其中压缩空气泵驱动治疗组临床症状及PEF改善率优于其余两组。结论三种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哮喘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其中压缩空气泵驱动雾化疗效佳。

    作者:陆梅;周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医学院校、医院对实习护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所大专、本科院校的全体实习护生,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作比较。结果实习护生较20~29岁年龄段的全国常模更外向、情绪更稳定;大专实习护生较本科实习护生更善于掩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在性别、是否喜欢和愿意从事护理行业方面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作者:彭雪茹;戴婵;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前庭粘膜上提阴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6例腹腔镜前庭粘膜上提阴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会阴皮肤准备、阴道模型准备、术后体位、阴道渗血、渗液的观察,尤其注意预防感染并控制下床时间,并做好阴道护理,指导其正确使用阴道模具。认为应重视并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手术效果,达到手术预期目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兰;李向利;钞海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3例血透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结果引起血透患者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感到不幸;(2)担心疾病的预后;(3)自我价值感下降;(4)经济负担重。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要关注血透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指导,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松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建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新建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原因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某新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54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中度水平,影响护士工作压力的前五位因素包括:培训、会议多,担心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福利低,社会地位不认可,护士人力不足等。非术科明显低于术科(t=4.33,P<0.01),压力值分别为(89.00±6.26)、(143.48±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科学历与大专及以下学历压力值分别为(130.48±11.45)、(224.93±16.58),学历高者压力低于学历低者(t=4.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建医院护士存在较大压力,并受多因素的影响;建议根据护士人员现状及临床需要特点,进行针对性、多样化的培训,根据工作状况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编制;增加病区辅助人员;多关注低学历护士,并进一步探讨其压力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钟宇芳;骆春朵;唐春苑;王饶萍;许红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联合龙血竭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龙血竭治疗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住院因大小便失禁引起会阴部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龙血竭进行皮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皮肤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皮炎改善情况和皮炎愈合时间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4.270,P=0.000),皮炎愈合时间分布优于对照组(Z=-5.531,P=0.000)。结论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龙血竭治疗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的会阴部失禁性皮炎,可以提高皮炎治疗效果,且使用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易于取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雅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边远山区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边远山区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实施优质护理试点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实验组,普通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升了住院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董群凤;刘凌燕;陈天燕;郭发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便携式吸痰车的制作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吸痰装置由中心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吸痰护理盘两个分散独立体组成,存在许多弊端,护士抢救患者吸痰时,物品不能一次性到位,工作效率低,费力费时,摆放混乱。为方便抢救患者,减少吸痰用物往返取放的时间,本科于2013年10月自行研制便携式吸痰车,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雪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梗塞伴出血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可导致其供血区域大面积梗塞,而导致严重的临床症候群,通常起病急,症状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除精心治疗外,护理也很重要,现将本科收治的个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的抢救及护理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认为手术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医护之间默契熟练的配合,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总结了58例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体会,包括电话随访、开展造口患者联谊会、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健康教育。认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林渲果;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湿性愈合疗法对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结了11例湿性愈合疗法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患者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为清洗、涂药、覆盖敷料。认为将湿性愈合理论运用在液体渗漏导致的组织损伤中,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液体渗漏致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陈立华;刘辉霞;曹敏;苏雨霞;袁崤琴;刘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通情达理技术对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情达理技术对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只遵守医嘱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开展通情达理式的、个性化的护理。治疗6周后,在两组患者间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明显好转13例,好转11例,进步6例,无效0例,临床疗效的显著进步率为80.00%;对照组明显好转4例,好转4例,进步19例,无效3例,临床疗效的显著进步率为26.67%,两组显著进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情达理技术能提高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爱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危重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在全院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的危重患者中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在29个科室实施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下降(P<0.05),质控总分提高(P<0.05)。结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余丽君;王亚娥;邢麟;杨文华;王晓燕;杨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