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梅;周琦
总结了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张口训练及出院指导。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丽;苏凤花;张柳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急诊严重鼻出血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提高微创治疗成功率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术前评估,术中有效配合,术后生命体征观察、穿刺侧下肢观察和处理及饮食护理。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及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是急诊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术成功的基础。
作者:马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51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术后创面出血的共12例,发生率为1.04%。包括术后颈前静脉出血者3例,甲状腺包块摘除术后甲状腺残面出血3例,颈前肌群出血4例,甲状腺上动脉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所有病例经及时治疗处理或再手术止血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死亡。认为引起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血管结扎不牢固、漏扎出血血管、引流不畅、凝血功能障碍等。故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水平,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嘱患者减少颈部活动等,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江世芳;王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为完善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管理体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调查表对67名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收集档案资料、计算离职率。结果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综合满意程度为65%、有离职意愿为73%、离职率40%。结论管理者要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发挥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将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离职率调查评估制度化、长期化。
作者:陈初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科内护理文件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通过使用品管圈方法,使护理观察栏书写的准确性提升,圈员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中病情观察记录的准确性,提高了护理记录单合格率。
作者:余笑纯;乔燕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方法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及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6月在本院住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采用温水足浴联合按摩,B组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C组采用开塞露注肛,并将3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宫底高度进行比较。结果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中药排气汤口服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采用中药排气汤口服组产后72 h宫高低于温水足浴联合按摩组及开塞露注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产妇术后排尿、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跃0.05)。结论与其它方法相比,温水足浴联合按摩可明显促进肛门排气,而中药排气汤口服可较好促进子宫复原。
作者:陈燕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31例行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认为分体式髌骨爪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科材料,固定牢固,对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华;吕亚;张彩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本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30例)在同一治疗程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知识掌握程度、遵医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冠心病高危因素的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良好率、自我管理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及遵医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护理管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化、常规化治疗措施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翔燕;袁桂菊;李海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未婚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常见心理问题、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以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中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是患者身心舒适、积极配合手术的保证;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许素娜;陈铭华;蔡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主要包括设立品管圈督导小组,宣传学习,组织培训,逐步试点,全院推广及无形成果,有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重要的让护士从中享受到品质改善的成就感,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论认为品管圈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办法,它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与自上而下命令式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双轨制管理新模式,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理念,解决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芳;何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预防针刺伤的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3月护理实习生318人。其中2012年7月~2013年3月15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理论培训方法预防针刺伤。2013年7月~2014年3月162人为观察组,在常规的岗前培训基础上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预防针刺伤的案例演练。比较分析两组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方法的正确率。结果对照组针刺伤发生率37.2%,观察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方法的正确率为89%,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景教学模式的干预对预防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3例血透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结果引起血透患者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感到不幸;(2)担心疾病的预后;(3)自我价值感下降;(4)经济负担重。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医护人员要关注血透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护理指导,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在延长患者生命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松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19例经鼻空肠管注入中药煎剂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置管护理、注药护理和基础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取得患者配合、严谨的管道留置及管道维护、规范的注药准备与注入操作、细致的基础护理和临床观察,是经鼻空肠管给药方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顾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肾移植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地治疗肾衰。成功移植一只肾能够提供比透析多10倍的功能。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对尿毒症患儿来说,成功的移植能改进甚至完全纠正骨骼发育迟缓、性成熟障碍、认知和心理功能损害,更是摆脱了长期透析带来的痛苦[1]。但由于儿童肾移植与成人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所以护理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不同。2013年4月本科收治1例尿毒症患儿并顺利实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凤霞;刘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畸胎引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了入院前的心理护理、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引产术前的心理护理、引产术后的心理护理、分娩期的心理护理和产褥期的心理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在畸胎引产患者身心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婴幼儿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主要包括操作前健康教育及严格核对,操作中的护理及配合,操作后的按压止血护理、家属与婴幼儿的心理护理及注意事项。认为熟练掌握婴幼儿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其在治疗小儿视神经病变、小儿弱视、斜视等疾病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莎;陈振文;蒋春秀;范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包括情感因素、疾病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照顾者健康因素等。认为研究我国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构架及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展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本院35例毒蜘蛛蜇伤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毒蜘蛛蜇伤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迅速清除体内毒素,及时应用解毒剂、处理并发症,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孟娟;李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1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指导及宣教、术后病情观察、饮食以及基础护理、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等。认为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可使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了58例肠造口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体会,包括电话随访、开展造口患者联谊会、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健康教育。认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林渲果;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