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华;闫芳;孙守勇
目的:了解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对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于EPO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4周分别检查新进入维持性血透的27名患者的Hb、 HC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观察血压、肝素用量及内瘘等.结果:EPO治疗后,Hb及HCT逐渐升高.患者EPO治疗前,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治疗4周及24周时相差均显著(P<0.05).血浆粘度治疗前高于正常组,但相差不显著,且随EPO治疗无显著改变.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随EPO治疗有升高趋势,但相差也不显著(均P>0.05).EPO后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及肝素用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致全血粘度升高,主要与贫血改善有关,而血浆粘度未受显著影响.
作者:曹小霞;袁伟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4月,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皮肤缺损308例,获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兵;吴景华;翟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自1997年8月以来,产科住院分娩共8630人次,其中采用脐静脉插管一次性预防给药483例(Apgar评分在7分以下者).主要用药为碳酸氢钠、青霉素、维生素K1、地塞米松、纳洛酮等,从而取代了肌肉注射用药.经多年临床观察,明显减少了新生儿感染及出血,对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淑琴;李淑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克喘素属拟肾上腺素类β2受体激动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与老慢支患者,氨茶碱属茶碱类抗喘药,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二者均有较好的抗喘疗效,故临床上比较常用.前者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微头痛,头晕,动脉血压升高,手指震颤,心率增快等.后者临床常见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中枢兴奋症状如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两者均无导致腓肠肌痉挛的不良反应.笔者临床偶遇2例因克喘素与氨茶碱同服导致严重腓肠肌痉挛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高爱民;张琦;孙振;张丽娟;李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股骨颈骨折导致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高,二十世纪前为48%.1925年出现三刃钉固定术,因创口小,操作简单成为众所周知的传统疗法而沿用至今,但其疗效仍徘徊在Smith Petersen 所报导的结果之间,不愈合率38%.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工股骨头问世,Covenrty将人工假体的发展称之为本世纪骨科领域有意义的进展.但假体与骨的应变和位移力学性质不顺应,局部骨质废用性萎缩而出现松动,4-7年松动率达24%,在处理上带来更大麻烦.近年来我们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常规采用带缝匠肌骼骨瓣多针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毕国庆;胡世斌;李秀山;施水彬;张仁达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卡马西平与谷维素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疗效好.近年来我院应用卡马西平与谷维素联用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现将131例处方分析,随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万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以头痛50天,加重伴伸舌不利40天之主诉入院.查体: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双瞳孔及眼球运动无异常,双鼻唇沟对称,面部感觉正常,伸舌不能,舌肌萎缩,有粗颤,舌后1/3及咽后壁感觉减退,发音困难,闭目行走不稳,颈强直.心、肺、腹无异常,肢体感觉及运动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李润香;李小怡;贺慧兰;邢娟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从1999年11月-2001年3月我们对收治的32例大咯血病人,采用654-2静脉滴注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瑞福;孙宇莉;高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因上腹部不适,经常餐后呕吐1年余就医,既往无胃病史.X线检查所见:空腹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咽、食道、胃均未见器质性病变.十二指肠第一、二、三段有明显扩张,钡剂有郁积现象,未见有溃疡等改变,经仰卧位、俯卧位检查时却发现上述征象有明显缓解消失,而重复立位后,此征象又再次出现.
作者:贺依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日本目前综合大学开设的医学部(如:京都大学医学部)和独立称为医科大学(如:关西医科大学)的总数有80所,其中国立43所、公立8所、私立29所.日本国内及在国际著名的两所医科大学是关东地区的东京大学医学部和关西地区的京都大学医学部.
作者:谢桂岚;李志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困扰医院的重大问题,医疗纠纷的发生与护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结合几起医疗纠纷从护理角度分析非差错事故性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鲁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对几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Ru486)用于紧急避孕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赵秀娟;赵燕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电动式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治疗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内90年代的新技术.我科从1997年至2000年共对60例患者采用该术式,通过4年的追踪随访,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恩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在开展和深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护理表格和各类标准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一套规范、科学、省时、简便的护理表格和标准计划不仅能简化且可优化护理程序各步骤,利于整体护理的精髓护理程序的深入.1995年底我院心血管内科整体护理正式运行至今,表格设计方面,经历了理论架构的转换和向科学性、简洁性、实用性、易操作性的完善,有效地引导了专业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行为.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晓莲;成翼娟;陈德芳;杨利;游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白蛋白治疗COPD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COPD肺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17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增加26%(P<0.05),而死亡率及水肿消退时间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住院总费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COPD肺心病的疗效.
作者:邵华军;赵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综合石膏小夹板固定的优点和尺骨鹰咀牵引的原理,治愈肱骨骨折,总结如下.
作者:刘作华;闫芳;孙守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从1995年4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2例诊断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绪胜;祁明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 AGML)是当机体遇受各种应激性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作用时,胃粘膜的急性损害,发生应激性溃疡.一旦并发大出血,内科治疗往往比较困难,大约10%-15%的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单纯出血点缝扎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止血效果不满意.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胃去动脉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AGML大出血8例,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较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秉军;林旷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熊胆对受6.25Gy-8.0Gy γ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给药组小鼠分别于照射前1小时或30min口服、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动物30天存活情况及造血指标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的30天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23.3-30%,WBC、CFU-GM、CFU-E、BFU-E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5).结论:熊胆对受照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曙晨;骆传环;高月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P53血清学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包括62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P53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突变P53蛋白.结果:外周静脉血途径检测P53抗体阳性3例(4.8%,3/62),阳性率显著低于门静脉血途径阳性率(35.5%,22/62)和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48.4%,30/62)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者门静脉血P53抗体阳性、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结论:联合门静脉血和癌组织P53突变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峰;奉典旭;沈江帆;王宝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