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道下裂患者的心理护理

马红英

关键词:
摘要: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现就我院收治的22例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家族集聚性感染与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的关系

    目的:了解家族集聚性感染是否影响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有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家族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32例,口服拉米夫定治疗一年,与同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无家族史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肝功能的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的转换率及HBsAg的阴转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家族史组的HBeAg/抗HBe转换率,52周治疗结束时,显著低于无家族史组(P<0.05),两组患者HBsAg均无转阴现象.结论:家族集聚性感染并不降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的复常率和HBV-DNA的阴转率,但由于HBeAg/抗HBe的转换率较低,可能影响其远期疗效.

    作者:胡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57例尖锐湿疣临床病理分析

    本文对157例尖锐湿疣病因、病理形态、以及临床表现等特点,做了初步的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葛春鸣;古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64例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本文对1979年5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肺心病患者864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启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复方红汞液治疗II度烧伤118例体会

    我院自1989年-2001年2月以来,采用创面早期暴露外搽复方红汞液治疗II度烧伤118例,介绍如下:

    作者:许贵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各种肾实质疾病的共同表现,顽固的高血压不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高血压脑病,还加速肾小球血管硬化,增加尿蛋白等,影响疾病转归及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结合临床总结肾性高血压治疗规律,报告如下.

    作者:谢玉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主动脉夹层2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病的急重症,死亡率较高,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994年3月-1999年3月间收治的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方法来评价内科保守治疗的效果及预后,以探讨早期及时正确诊断与处理.

    作者:燕来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腹部大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回顾性分析

    腹部大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较高,但其大出血病人较少.本文通过对我院1989年1月以来3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探讨腹部大手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综合治疗.

    作者:卢育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护士长排班技巧

    在护士长的工作中,排班具有一定的技巧和公正性,合理的排班可调节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关系,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不合理的排班可造成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矛盾,甚至影响正常工作的运转.通过近十年的护士长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作者:闫学清;阿孜古丽;梁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枳石注射液治疗直肠脱垂

    我科于1986-1998年采用枳石注射液治疗直肠脱垂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血清PI CP和PIII N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II期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 CP)和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 N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II期高血压病合并LVH患者(治疗组)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血清PI CP和PIII NP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及24名老年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I CP、PIII NP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PI CP和PIII N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室舒张功能判断指标(VE/VA)呈显著负相关(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I CP、P III NP 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LVMI及VE/VA的改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气虚血瘀证型II期高血压病合并LVH患者存在血清PI CP、PIII NP水平升高,可能与左室肥厚及其舒张功能障碍有关;益脉降压流浸膏具有较好的降低PI CP、PIII NP、LVMI及改善VE/VA作用.

    作者:段学忠;高秀芬;杨丁友;张燕;蔡新吉;于晓宏;王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白蛋白治疗COPD肺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白蛋白治疗COPD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COPD肺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17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增加26%(P<0.05),而死亡率及水肿消退时间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住院总费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可以在不过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COPD肺心病的疗效.

    作者:邵华军;赵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利复星治疗尿路感染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复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我科38例住院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尿路感染26例,慢性尿路感染12例,入院后均给予静脉点滴利复星0.4每日1次,疗程7-14天,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尿常规及尿培养进行观察.结果:急性尿路感染26例,治愈26例(治愈率为100%),慢性尿路感染12例,治愈11例(治愈率为91.7%),显效1例(显效率8.3%).观察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复星是治疗急性慢性尿路感染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林少芳;杜海燕;刘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脐静脉插管给药预防新生儿疾病483例观察

    我院自1997年8月以来,产科住院分娩共8630人次,其中采用脐静脉插管一次性预防给药483例(Apgar评分在7分以下者).主要用药为碳酸氢钠、青霉素、维生素K1、地塞米松、纳洛酮等,从而取代了肌肉注射用药.经多年临床观察,明显减少了新生儿感染及出血,对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淑琴;李淑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2例临床分析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的常见手术,但术后出现胆漏时有发生,现将我院自1991-2000年以来因结石、炎症、肿瘤等行胆囊切除术共857例,术后发生胆漏12例,发生率为1.4%,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宏杰;许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多抗甲素治疗难治性ITP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多抗甲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闵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克喘素与氨茶碱同服致严重腓肠肌痉挛2例

    克喘素属拟肾上腺素类β2受体激动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与老慢支患者,氨茶碱属茶碱类抗喘药,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二者均有较好的抗喘疗效,故临床上比较常用.前者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微头痛,头晕,动脉血压升高,手指震颤,心率增快等.后者临床常见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中枢兴奋症状如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两者均无导致腓肠肌痉挛的不良反应.笔者临床偶遇2例因克喘素与氨茶碱同服导致严重腓肠肌痉挛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高爱民;张琦;孙振;张丽娟;李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气雾剂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开放随机A组氟莫特罗(formoterol)及B组沙美特罗(salmeterol).共34例哮喘患者FEV1.0呈可逆反应改善率≥15%,年龄18-65岁.氟莫特罗9 ug/喷,每12小时1次:沙美特罗50μg/喷,每12小时1次.并于治疗前、5、15、30分钟及1周做肺功能.选FEV1.0及PEFR为观察指标.结果:A组治疗前FEV1.0为1.65±0.44,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2.01±0.57、2.12±0.57、2.18±0.61、2.12±0.51.PEFR治疗前为3.16±1.82,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3.85±1.53、4.36±1.85、4.71±2.39、4.63±2.10.B组,FEV1.0治疗前1.65±0.31,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1.70±0.30、1.93±0.42 、2.10±0.37、2.02±0.46.PEFR治疗前为2.92±1.14,治疗后分别为:2.99±0.92、3.66±1.27、4.14±1.41、4.00±1.94.经统计学处理后,A组FEV1.0治疗前与5分钟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参数15、30分钟及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实验证明这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可以明显改善哮喘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参数.且剂量小,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给药次数少,方便患者,减少因漏吸而夜间发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依从性,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艳霞;刘法永;刘文莉;王丹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采用清肝冲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学等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3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8%、40%.结论:提示清肝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建杰;王灵台;任进余;高月求;卓蕴慧;乐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改良悬垂石膏治疗肱骨骨折

    综合石膏小夹板固定的优点和尺骨鹰咀牵引的原理,治愈肱骨骨折,总结如下.

    作者:刘作华;闫芳;孙守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常用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浅析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征,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已超过10%,通常判断HB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标志物.其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作者:蔡君;库妮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