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药品名称方便医患用药

韩春江

关键词:
摘要:药品商品名称近年广被厂家推崇,尤以新药多见,同一种成份的制剂,因生产厂家的不同而出现多个商品名称.如银杏标准提取物制成的制剂,其片剂商品名称有:银杏片、6911片、舒血宁片、脑恩、天保宁,胶囊有三九银可络.在药品应用过程中,医药工作者对药品的商品名称太多及商品名称又体现不出药品的用途及成份.事实上,我国近年批准生产的药品多属二、三、四类新药,上述新药往往是二家以上的药厂生产,若国家在新药生产审批中对同一种药物只规范一个通俗易懂的商品名称则有利于临床应用,有利于病人从药店买药,并能防止治疗中出现重复用药现象.十多年前,我国许多制剂多有规范的药品名称,如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克仑特罗又名克喘素,通俗易懂,见药品名称知其药效,便于记忆.这种规范药品名称的方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们不能模仿外国制药公司那样以厂家为单位命名药品商品名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654-2、ATP联合治疗神经性耳聋13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中耳炎,易引起传染病源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听力恢复较慢,甚或留下难以恢复的耳聋.笔者收治13例该病患者,应用利多卡因、654-2、ATP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直肠类癌2例临床分析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25岁.因便血1周就诊我院门诊.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7℃,呼吸20次/分,心率70次/分,血压100/7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阳性体征.腹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及肝胆脾胰肾.实验室检查:血肝肾功、CEA、AFP及血象、小便化验未见异常.大便隐血试验阳性,RBC(+++).腹部B超、胸片及胃镜检查无异常,结肠内镜示:距齿状线8cm处见一个直径约1cm山田III型息肉.入院5天后行高频电切术.术后病理报告类癌.每3个月随访复查肠镜.至今未见转移.

    作者:范洪波;赵炳;马琼珍;刘玉芬;徐淑惠;宋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静滴致浅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1998-2000年,发现7例病人在静滴环丙沙星的过程中出现浅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

    作者:孙艳娜;孙秀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异位妊娠的一种,虽然很少见,但难以确诊,其终结果可以造成输卵管破裂.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在临床上若能根据超声诊断、化验等辅助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得出明确的诊断,避免了内出血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危险.

    作者:董喜臻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

    自1998-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00例,其中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5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

    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目前主要是通过测定其终产物的包封率、渗透率等来实现.但靶向制剂的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原料的组成、浓度、药物的性质等都对制剂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这些过程有其固有的易变性,加上由于方法学和检测灵敏度的限制,某些杂质在成品检定时可能检查不出来,因此必须对原材料、制备过程、纯化工艺过程、终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郦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质量检查3000份护理交班报告缺陷分析

    护理交班报告是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书写能力和工作态度的文字体现,也是评价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为护理教学、协助诊断及司法诉讼提供重要的依据.我们随机抽检我院1999-2000年护理交班报告3000份,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类,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改进之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富爽;周晓兰;王欣;王小平;陆婷;肖玲;姚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肺癌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及目前我院对肺癌诊断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细胞学及病理学确诊肺癌的306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情况分析.结果:306例肺癌患者有吸烟史者187例(61.11%),早期诊断共90例(29.11%).结论:肺癌与吸烟有重要的相关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易误诊.故早期诊断有待医务人员积极探讨,提出新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实属必要.

    作者:胡增平;任浙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和宫颈炎疗效分析

    我院门诊应用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和宫颈炎,获得了较为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组399例,年龄17-72岁.维族212例,汉族154例,克族33例.细菌性阴道炎110例,霉菌性阴道炎68例,滴虫性阴道炎60例,老年性阴道炎26例,宫颈炎135例.对照组253例.两组病种分类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sorb C18柱,以0.025mol,L-1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至3.0)-乙腈(86:14)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73nm.结果: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分别在90-210μg.ml-1和18-42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8%)和99.8%(RSD=0.9%).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

    作者:韩石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呋喃西林溶液为外用消毒剂,本品外用刺激性小,毒性低,但溶液在室温较低或贮存时间稍长,易出现黄色块状沉淀(结晶析出),而影响药效,因而对其稳定性做了一个研究.同时对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测定采取了新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泳静;贺永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藻酸双酯钠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藻酸双酯钠(CoPSS)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大鼠连续2周灌胃给药,分别对体内、外血栓形成的两种模型观察其药物作用,包括血栓的湿重、干重及两种模型血栓形成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体外形成的血栓其湿重和干重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并可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实验证明CoPSS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且抗血栓作用与剂量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作者:郭新华;赵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体CIK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免疫学表型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体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免疫学表型.方法:健康自愿者的成份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与不同细胞因子(IFN-γ,IL-1α,IL-2,CD3mAb)共同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和LAK细胞,观察不同的增殖能力;用免疫学染色法对CIK和LAK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经诱导的CIK细胞增殖显著高于LAK细胞(P<0.01);以CD3、CD56型增殖为主.结论:CIK和LAK细胞均属异质细胞群,起主要效应细胞不同,前者以CD3、CD56型细胞为主,后者以CD3、CD8型细胞为主.

    作者:赵跃武;孔令非;刘正国;王宝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规范药品名称方便医患用药

    药品商品名称近年广被厂家推崇,尤以新药多见,同一种成份的制剂,因生产厂家的不同而出现多个商品名称.如银杏标准提取物制成的制剂,其片剂商品名称有:银杏片、6911片、舒血宁片、脑恩、天保宁,胶囊有三九银可络.在药品应用过程中,医药工作者对药品的商品名称太多及商品名称又体现不出药品的用途及成份.事实上,我国近年批准生产的药品多属二、三、四类新药,上述新药往往是二家以上的药厂生产,若国家在新药生产审批中对同一种药物只规范一个通俗易懂的商品名称则有利于临床应用,有利于病人从药店买药,并能防止治疗中出现重复用药现象.十多年前,我国许多制剂多有规范的药品名称,如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克仑特罗又名克喘素,通俗易懂,见药品名称知其药效,便于记忆.这种规范药品名称的方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们不能模仿外国制药公司那样以厂家为单位命名药品商品名称.

    作者:韩春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颅内出血多见,起病突然,病情来势迅猛,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32例.现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戚锐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抗溃疡药的合理应用

    近年来,抗溃疡新药不断问世,给溃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如何合理应用,以防滥用贻误病情.总结如下.1 中和胃酸药,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镁,以及复方制剂,如:胃舒平、胃必治、治胃灵、胃仙U等.上述药物主要是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结合胆盐和保护细胞作用.

    作者:邵宗军;刘君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从理论到实践——对目前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点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目前各方面工作均面临巨大挑战,但具体什么是目前佳教学模式尚待进一步探讨.目前教学中,原有的粉笔教学逐渐被多媒体教学、幻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所取代,这是否属于正常趋势呢?多媒体、幻灯固然方便,给教师更大的教学发展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有时令人眼花缭乱,重点突出不足.且多媒体和网络的制作过程复杂,投入很大,好由同时掌握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制作和维护.传统教学方式更具严谨性,现代技术只能是对其的辅助和补充,决不能替代[1].

    作者:张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 60mg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数据经3P87软件微机处理,求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普通片和缓释片Cmax分别为(317.86±99.62)ng.ml-1和(205.06±29.75)ng.ml-1;t1/2(ke)分别为(3.94±0.53)h和(5.70±1.22)h;普通片ALC0-24为(2386.77±246.14)h.ng.ml-1,缓释片AUC0-36为(2310.94±171.89)h.ng.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4±8.85)%.多剂量口服普通片和缓释片Cmin分别为(126.62±18.22)ng.ml-1和(147.89±18.24)ng.ml-1;Cmax分别为(307.89±24.09)ng.ml-1和(275.20±26.82)ng.ml-1;FI分别为(0.79±0.22)和(0.58±0.14).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张一飞;赵红光;吴琳华;金锐;于景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过敏性咳嗽5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共诊治过敏性咳嗽50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2岁.<3岁6例,-6岁14例,-9岁22例,>9岁8例.患儿有个人过敏史者22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8例.发病季节:春季12例,复季7例,秋季13例,冬季18例.

    作者:张淑霞;夏蕾;周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阑尾残株炎致腰部瘘道误诊1例

    患者,男,30岁,因发作性腰痛,伴右侧腰部窦道形成3年入院.病人于3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右侧腰部形成一窦道,溢脓.曾多次在外院诊治无效,来本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腰骶部右侧纵行手术疤痕,中央可见一约1×1cm瘘口,按之有脓液溢出,双下肢无异常.辅助检查;ESR:32mm/h.脓液细菌培养查出:大肠杆菌、金葡菌等.窦道造影示:造影剂进入腹腔.考虑病灶位于腹腔内,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后阑尾次全切除术后于腹膜后形成一脓腔,为病灶所在.行阑尾残端切除及病灶清除术.术后瘘道顺利愈合,无复发.

    作者:李桂福;邹胜杰;王美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