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图计分法在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不同时间估测的面积与实测面积的对比研究

张孝忠;唐立明;于农;彭整军;潘虹

关键词:心肌梗死, 实验性, 梗死面积, 心电图计分法
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前、后采用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不同时间的梗死面积,以寻找早期精确评价再灌注治疗效果的时间段.方法:对7条犬(其中1条死亡)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AMI模型,结扎前,结扎后4h及开放结扎血管后0.5h、1h、2h、3h、4h、5h和6h分别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并处死实验犬,取出心脏测梗死心肌面积并与心电图计分法(采用Clemmensen等公式)估测的面积进行对比.结果:血管再通后1h及以后采用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面积与实测面积相近且均小于结扎后面积(P<0.05),二者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管再通后1h用心电图计分法估测的面积可较好定量评价再灌注治疗效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

    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目前主要是通过测定其终产物的包封率、渗透率等来实现.但靶向制剂的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原料的组成、浓度、药物的性质等都对制剂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这些过程有其固有的易变性,加上由于方法学和检测灵敏度的限制,某些杂质在成品检定时可能检查不出来,因此必须对原材料、制备过程、纯化工艺过程、终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郦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呋喃西林溶液为外用消毒剂,本品外用刺激性小,毒性低,但溶液在室温较低或贮存时间稍长,易出现黄色块状沉淀(结晶析出),而影响药效,因而对其稳定性做了一个研究.同时对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测定采取了新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泳静;贺永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老年急性脑血管病17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本院收治了因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共174例,按年龄分为两组即≥60岁组(老年组),105例,≤59岁组(中年组)6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老年组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60-86岁,中年组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龄42-5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作者:孟宪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体CIK细胞的体外增殖与免疫学表型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体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的体外增殖和免疫学表型.方法:健康自愿者的成份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与不同细胞因子(IFN-γ,IL-1α,IL-2,CD3mAb)共同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和LAK细胞,观察不同的增殖能力;用免疫学染色法对CIK和LAK进行免疫学表型分析.结果:经诱导的CIK细胞增殖显著高于LAK细胞(P<0.01);以CD3、CD56型增殖为主.结论:CIK和LAK细胞均属异质细胞群,起主要效应细胞不同,前者以CD3、CD56型细胞为主,后者以CD3、CD8型细胞为主.

    作者:赵跃武;孔令非;刘正国;王宝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目前眼科临床较为常见.难以治愈、致盲率较高的眼部感染性疾病.我院1997年2月至2001年4月,采用氟康唑(fluconazole,FCE)局部或全身治疗1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程时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胎盘滞留64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9年4月治疗产后胎盘滞留64例,无1例死亡,报道如下:本组64例产后胎盘滞留均在院外(在家或在私人诊所)分娩,引起大出血后才送我院治疗.年龄、孕产次见下表: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年以来,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香;许嘉玲;李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利多卡因、654-2、ATP联合治疗神经性耳聋13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中耳炎,易引起传染病源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听力恢复较慢,甚或留下难以恢复的耳聋.笔者收治13例该病患者,应用利多卡因、654-2、ATP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乳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的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研究

    目的:探讨CD15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分布特点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SA(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进行CD15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超微结构组织中CD15抗原的分布特征.结果:94例乳腺癌中75例呈CD15阳性表达,阳性率79.8%,10例正常乳腺组织腺管上皮细胞亦呈CD15弱阳性表达.CD15表达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学II-III级(87.3%)显著高于I级(69.2%,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90.2%)显著高于无转移者(67.4%,P<0.01).免疫电镜显示,CD15抗原主要分布于乳腺癌细胞质的界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近细胞核膜处和正常乳腺组织腺管上皮细胞质的界膜处.结论:CD15对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测淋巴结转移状况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标志物,对探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理是一个新途径.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倪灿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心跳骤停52例抢救体会

    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共抢救心跳骤停患者52例,心肺复苏成功24例,其中脑复苏成功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巩向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过敏性咳嗽5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共诊治过敏性咳嗽50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5.2岁.<3岁6例,-6岁14例,-9岁22例,>9岁8例.患儿有个人过敏史者22例,有家族过敏史者18例.发病季节:春季12例,复季7例,秋季13例,冬季18例.

    作者:张淑霞;夏蕾;周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藻酸双酯钠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藻酸双酯钠(CoPSS)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大鼠连续2周灌胃给药,分别对体内、外血栓形成的两种模型观察其药物作用,包括血栓的湿重、干重及两种模型血栓形成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体外形成的血栓其湿重和干重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并可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实验证明CoPSS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且抗血栓作用与剂量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作者:郭新华;赵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中药炭药的炮制

    中药制炭为传统的炮制方法之一,制炭的药材历代累计多达八十余味,山东省当前仍在沿用的有三十余种.如果炭药炮制不当,就会影响疗效.为了保证炭药的质量,既要探索传统的炮制工艺和理论,更应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来认识、整理和提高.现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炭药炮制的一些有关问题.

    作者:彭云寿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从理论到实践——对目前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点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目前各方面工作均面临巨大挑战,但具体什么是目前佳教学模式尚待进一步探讨.目前教学中,原有的粉笔教学逐渐被多媒体教学、幻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所取代,这是否属于正常趋势呢?多媒体、幻灯固然方便,给教师更大的教学发展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有时令人眼花缭乱,重点突出不足.且多媒体和网络的制作过程复杂,投入很大,好由同时掌握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制作和维护.传统教学方式更具严谨性,现代技术只能是对其的辅助和补充,决不能替代[1].

    作者:张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无症状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对策

    慢性无症状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ASC约占总人口的10-20%,合理而适当的处理这一人群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有效的清除病毒的方法,乙肝病毒有可能终生携带,给这类人群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带来极大的不利,如何使ASC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是临床医护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我们从1997年3月至1999年7月对我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206例ASC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林志红;吕洪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重症肾功能衰竭病人肾移植的麻醉处理

    我院近年来共行76例肾移植术,其中5例高危患者(6.56%)均在硬膜外及全麻下顺利完成.就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惠贞;孔祥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由于生产或使用违反操作规程、防护不周或因误服、自服、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由于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应用较广泛,因而AOPP病人在内科急诊中为数不少,临床上以损害多器官为主.本文就近年来AOPP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等作一综述.

    作者:任玉龙;时健身;刘淑华;方林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侧巨大黄素囊肿合并妊娠1例

    患者女,27岁,G1P0,因停经36周,左上腹及剑突下疼痛1天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身体健康,妊娠6个月首次产前检查时行B超检查示:胎中孕,左侧卵巢囊肿为8cm×7cm×7cm;右侧卵巢囊肿为8cm×7cm×6cm,建议手术治疗,病人拒绝,嘱其定期复查.包块增长迅速,近1天出现左上腹及剑下疼痛而入院.查体:T36.8℃,P94次/分,R25次/分,BP14/10Kpa,青年女性.极度消瘦体质,全身皮肤粗糙,毛发浓密,面部布满痤疮,自动体位.

    作者:徐妹;潘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16例观察

    布氏杆菌是牧区和半牧区较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多汗,关节痛,以及多系统损害为特征,既往以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SMZ和TMP等治疗本病.笔者参考国外资料,试用环丙沙星治疗16例急性布氏杆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如下.

    作者:南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免疫状态的观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免疫功能状况.方法:受试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神经病变(DM组),DPN组,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30人.采用美国Nicolet Viking IV型肌电图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固相酶免法测定各组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S-ab)中的anti-GS-IgM-ab、anti-GS-IgG-ab,同时观察部分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及自身抗体指标.结果:DNP组体液免疫功能呈增高趋势,IgM及自身抗体ANA、ICA明显升高.anti-GS-ab水平明显高于N组及DM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IL-2值水平明显下降,IL-1β、TNF-α显著增高.逐步回归分析,DPN组对anti-GS-ab有显著作用的因素依次为DPN的临床分级(DPNC),CIC、IL-β.结论:DPN患者体内确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了解DPN自身免疫状况,对DPN的诊断,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妮;周微雅;王虹;颜晓东;陈晖;钟华;张丽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