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艳
1 临床观察1.1 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通过对皮肤颜色、温度、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趾腹张力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的观察判断有无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情况.若皮肤颜色暗紫或苍白,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腹张力增高或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缓慢,均为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作者:于海霞;周尚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共行手术370例,其中子宫肌瘤34例,子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6例,宫外孕6例,剖宫产320例.年龄22-56岁.2 心理护理2.1 术前护理病人入院后,值班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详细介绍病区情况,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让病人认识自己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责任护士要以熟练的业务技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真诚和蔼的语言,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向病人讲明手术过程及预后,以及同种患者治愈情况,使病人情绪稳定,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作者:张树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行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人可并发顽固性腹水.过去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血透过程中输注人体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同时增加超滤量,或者采用体外将抽出的腹水通过腹水回收机或血透机浓缩,然后再输注给患者.前者价格昂贵,后者操作繁琐,且易发生过敏反应.我院探索简易腹水回输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严重复合伤病员,其病情紧急、复杂危重.在处理上需要医护密切配合.在手术室中,做好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的重大职责,护士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路佳选择,它是保证病人渡过失血性休克的关键之一.
作者:朱惠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外报道用抗甲状腺药加甲状腺素(简称抑制法)行甲亢术前准备.我院于1991-2000年收治的甲亢病人中,有20例予抑制法行术前准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本组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24-56岁.其中抑制法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25-45岁.
作者:李文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塞6例,动静脉血栓3例,心肌梗塞4例,早期大剂量应用均取得良好的疗效.1 治疗中注意的问题防止栓子脱落形成新的栓塞:在溶栓过程中有少数人有出血倾向或者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引起新的栓塞.常见的有左房栓子或颈总动脉软斑块脱落.
作者:李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心理沟通.血透患者与护士接触的时间较多.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了解病情,用熟练准确的技术为患者治疗.使其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在此基础上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在与患者的交谈中注意交谈艺术,即观察患者表情,听言词内容,语调快慢,以准确测量患者的情绪,同时要耐心听其倾诉,并在病人流露出强烈的情感时,给予支持的词语,是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方式之一.护士在交谈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与失衡心态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良好心理状态.
作者:张桂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物,滥用现象较普遍,不仅浪费大量药物,而且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发展,使很多抗生素的活性降低,引起医院内感染,同时还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
作者:廖名龙;刘豫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煅制法在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性,笔者就其煅制的目的意义和工艺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1 煅制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原凤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于1995-1999年,在置胃管前使用丁卡因喷喉 ,以降低置胃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50例,心功能Ⅰ-Ⅱ级,男31例,女19例,大年龄67岁,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 57岁.其中,肠道手术3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直肠及结肠手术1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病史,心电图均正常.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凃月德;张萱;赵芸萍;杨会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对万乃洛韦(明竹欣)治疗带状疱疹进行了疗效观察,并与阿昔洛韦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患者均选择门诊病例,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不规则红斑,群集性丘疱疹、水疱、血疱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病程在10天内,未合并细菌感染.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万乃洛韦组和阿昔洛韦组.其中万乃洛韦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9岁;阿昔洛韦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霉菌性阴道炎40例,年龄15-39岁,应用中草药:苦参30g、百部30g、地肤子30g、蛇床子30g、黄柏15g、银花15g、甘草15g,上药加水1000ml,煎至500ml,每日晚用药1次,1半内服1半外洗,隔日1次.
作者:张晓玲;罗真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是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病程迁延,致残率极高.本文对3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药物、针灸、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平;姜二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大鼠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川芎嗪的防治作用.方法:用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分别按每天1.5mg/kg,4.5mg/kg和13.5mg/kg灌胃给予3组雄性大白鼠,另设正常组和川芎嗪防治组,后者在给予4.5mg/kg环磷酰胺的同时给予川芎嗪50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5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对照组和用药组的体重、白细胞、胸腺、肝、脾、肾、肾上腺和睾丸重量,并进行比较,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肱骨的骨钙及骨羟脯氨酸含量.结果:3种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的体重,血白细胞,重要的免疫器官等的变化与环磷酰胺的剂量有量效关系.3种剂量的环磷酰胺均可使大鼠骨钙总量减少和骨钙/骨干重比值降低,环磷酰胺1.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增高,4.5mg/kg可使骨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当剂量为13.5mg/kg时则对骨羟脯氨酸没有影响.川芎嗪可使环磷酰胺大鼠白细胞数目增加,胸腺、肝重量增加,骨钙/骨干重比值、骨羟脯氨酸/骨干重比值增加.结论:环磷酰胺有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川芎嗪对此有防治使用.
作者:刘钰瑜;吴铁;崔燎;邹丽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我保健积极配合医疗,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潘丽;徐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近10余年来,肝癌的诊治工作取得了较高的进展,原发性肝癌介入性治疗等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学,血管导管等现代化检查技术不断更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水平得到了提高[1].
作者:艾比布拉 .艾沙;买买提阿布都拉 .肉孜买买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氯氮平、舒必利单用与联用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氯氮平组)、B组(舒必利组)、C组(联用组).疗程8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BPR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临床疗效评定,合用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二单用组,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BPRS量表评定,3组疗后与疗前组内比较各因子分均降低,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缺乏活力及激活因子分A组高于B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思维障碍因子分B组高于A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TESS量表评定,A组行为毒性因子、植物神经因子及心血管因子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显著和极显著.TESS总分始于第4周A组分别高于C组和B组,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随着治疗进行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氯氮平、舒必利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联用可行.
作者:宫本庆;母金明;宋惠丽;宋黎晓;李大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861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单侧肾切除Wistar大鼠制成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861小剂量(3.2g.kg-1.d-1)组、糖尿病+861大剂量(6.4g.kg-1.d-1)组和糖尿病+氯沙坦(10mg.kg-1.d-1)治疗对照组.观察大鼠腹腔注射STZ6周及12周后血糖、肾小球滤过功能、尿白蛋白排泄量、尾动脉血压及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复方861可改善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减少尿白蛋白含量、控制高血压以及明显减轻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与氯沙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861对糖尿病大鼠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陈海平;张启东;王宝恩;罗杰;张晶;王泰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对我院1999年-2000年院前急救资料中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措施作进一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8例患者中,男82例,女46例,男女比例1.8:1.年龄4-76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7例(44.5%),坠落伤26例(20.3%),摔伤23例(18%),打击伤15例(11.7%),砍伤7例(5.5%).
作者:冯先才;袁玉明;李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始载于<神农本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通淋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涩痛等症.为临床较常用中药,现就蒲黄的掺伪品鉴定如下.
作者:杨霞;王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