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芬
患者女,61岁.以心前区疼痛、头晕、胸闷5年伴在肩放射痛1周入院.体检:BP24/14.5KPa(180/110mmHg),P80次/分,无心脏杂音.入院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52次/分),②心肌损害,第2日自感心慌、胸闷、头晕,发作时查心电图为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约140次/分,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后转为窦性心律.
作者:张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从住院和急诊科就诊患者中,随机选择31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颅脑CT证实.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8.5岁.对照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7.9岁.
作者:于广镇;翟桂云;徐培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机理并观察疗效.方法:应用出莨菪碱治疗PNH6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等变化,判断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9例中治愈25例,缓解17例,进步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2%.结论:山莨菪碱具有降低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减少血细胞破坏、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可做为治疗PNH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胡振玉;李景梦;江玲;沙建平;王宝涵;赵文斌;付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多烯脂肪酸胶囊(PUFA CO)治疗原发性单纯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单纯型高脂血症患者74例,予以口服PUFAC0 0.9/日,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等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治疗后TC平均下降14.44%,TG 下降34.97%,HKL-C升高28 24%,总有效率分别为61.2%、81.4%、74%:LDL-C平均下降30.28%,Lq(a)下降19.84%,全血比粘度下降3.69%,血浆比粘度下降3.53%,P值均<0.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UFA C0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作者:许建中;何仲海;刘瑞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对于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核素全身骨显像为标准,分析了4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其中骨转移32例、非骨转移15例)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PSA≥20ng/ml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PSA≥30ng/ml为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佳临界值.结论:血清PSA水平对于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长胜;李文竹;黎启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病因病机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房事无度有关,且三者综合发病居多.其病理特征为阴津亏损、燥热内生.中医临床多将之分为上、中、下三消,且按三消分而论治.
作者:王学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rt-PA(50m)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一旦确定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给予rt-PA(栓体舒)静脉溶栓,先用8mg静脉推注,余42mg于60分钟内用静脉微泵恒速静注,同时观察APTT,TT,PT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核算医疗费用.结果: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4.5±1.3小时(45分钟8小时).90分钟再通率,根据临床再通指征判断,其中再通22例,6例未通.再通率为79%.22例再通患者平均发病至溶栓时间4.5±0.7小时(45分钟8小时),6例未通患者平均时间为4.3±0.8(3.2 7)小时,显示冠脉再通与溶栓开始的时间无明显的关系.2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未停止治疗,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溶栓.22例再通患者于溶栓后30天复查心功能为II级(NYOK).结论:小剂量rt-PA快速静脉输入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费用比合适.
作者:吴小庆;王强;朱剑秋;薄小萍;羊镇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水果、蔬菜、药物的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时应严格掌握,对药的质量问题,霉变食品、水果的食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中毒,防止癌变[1].霉菌是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药物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作者:杨炳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介入治疗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采用沙袋压迫,容易皮下出血,血肿,压迫时间长,病人不适,为满足手术后护理的要求,大限度地保证患者舒适,安全,笔者采用纸卷代替沙袋穿刺点局部加压方法的改进,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安芳;孙井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乳腺病是广大妇女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乳腺癌严重地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目前,我国成人妇女乳腺癌的检出率为0.8-1%,也就是说,每1250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患乳癌,已跃为我国妇女致死病因的第1位.但目前乳癌的病因还不清楚,但是根据临床分析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人们提出了各种推测及学说,虽然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
作者:徐希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测定硝酸毛果芸香硷滴眼液含量.方法:采用旋光法测定.结果:硝酸毛果芸香硷浓度在5-25mg.ml-1范围内旋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4%(n=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母琼梅;何继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女性绝育术后有极少数病人长期腹痛,甚至影响劳动.为我院于1993年8月2000年12月对40例女扎术后并发症患者收住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血压、高脂血疗和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与血液流变学有密切关系,而且其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对上述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上述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进行了检测.
作者:张华军;张倩;余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HIFU(频率9.84MHz,声强1109W/cm2)技术和手术方法对120只新西兰白兔外阴VX2鳞癌模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大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其中早期组分为:早期HIFU组(n=20),早期手术组(n=20):晚期组又分为:晚期HIFU组(n=20),晚期手术期(n=20),晚期HIFU加淋巴结切除组(n=20),晚期手术加淋巴结切除组(n=20).HIFU或手术切除的范围均超过病灶周围lcm.定期测动物体重,观察精神状态及外阴形态,记录术中出血及治疗时间,彩超测定局部肿瘤消长情况,病理学确定复发、转移和治愈情况,记录动物存活期.结果:各HIFU治疗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5),外阴形态正常率、存活期、治愈率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治疗后1周体重明显重于手术组(P<0.05),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晚期HIFU加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晚期HIFU组(P<0.05).结论:HIFU 治疗早期兔外阴Vx2鳞癌治愈率等同手术,但生存质量却明显优于手术:晚期单.纯HIFU治疗组,其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晚期HIFU联合手术切除局部淋巴结,则治愈率明显提高,故局部HIFU加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可望成为外阴癌治疗的一种新尝试.
作者:阮祥燕;顾美礼;王智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4-1999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IL-2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滴注IL-2 40万u、4次/周,4周为1疗程,其中对5例癌性腹水病人进行腔内注射IL-2 60万u/次,1次/周,2-3周.结果:实体肿瘤病灶无缓解者,5例癌性腹水疗效:CR2例、PR3例.病人免疫功能的改善:经IL-2治疗后外周血CD4有所增加,CD8有所下降,以致CD4/CD8比值增加(P<0.01).生活质量的改善: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食欲增加、睡眠改善,部分患者癌性疼痛减轻,治疗后KPS总分增加273分,平均增加13分.结论:IL-2可以使部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病人确有益处.IL-2治疗癌性腹水安全有效.
作者:王超;王民登;何守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并配以小剂量激素,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将多年来治疗本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调节功能紊乱在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L-5,IL-10在3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含量,并以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作对照.结果:①鼻息肉组织中IL-5的含量高于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P>0.05),后两者之间相差无显著性(P>0.05).②鼻息肉组织中IL-10的含量亦高于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P<0.05),后两者之间相关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息肉的形成与细胞因子 IL-5的增高有关,细胞因子分布失衡在鼻息肉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姚行齐;张桂凤;刘非凡;王颖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及其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大中型综合医院已实现药品计价、录入及其统计的计算机管理这一有利条件,在原有系统数据库基础上设置开发出一套应用高级管理软件系统,通过对用药情况的动态监测,将加强计算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中.
作者:王旭;司徒鹏;李功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门诊换药分伤口处理及更换敷料.以便观察伤口,清除分泌物,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促进伤口愈合.现将工作中的儿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炳红;王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