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例距骨颈骨折脱位的综合治疗

郑介柏;王兵;刘贻运

关键词:
摘要:距骨骨折脱位是一种少见且又严重的损伤,易致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常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对于Ⅱ、Ⅲ型距骨骨折脱位致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达46.7-100%[1,2],故多主张采用关节融合术[2,3],但病人往往依从性偏差.因此减少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是骨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院1998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严重距骨颈骨折脱位8例,均行经皮撬拨复位与骨折愈合仪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Fas/Fas1系统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作用的比较

    目的:探讨Fas/Fas1系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TUNEL方法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Fas、Fas1表达细胞并计算其百分率,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sFas的含量.结果:①AA组与MDS组BMMNC中的凋亡细胞百分率、Fas表达细胞百分率、Fas1表达细胞百分率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②AA组血清sFas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MDS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血清sFas的含量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M及MDS骨髓造血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但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在两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作者:张祥忠;洪文德;彭爱华;罗绍凯;童秀珍;许多荣;安业浩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主因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4个月,近期明显加重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及钝痛,休息后缓解;12月12日不慎摔伤,致使左膝关节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X片检查显示,左胫骨病理性骨折.病理诊断为左胫骨骨化纤维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并给予病灶清除及取髋骨植骨术.术后1月局部出现肿胀及疼痛,以夜间为甚,于2002年3月来我院就诊.

    作者:詹秀蕊;吕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使用的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出品的规格为100ml:0.1g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中重度感染.香丹注射液为北京万辉药业集团第四制药厂出品的由丹参、降香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可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心肌梗死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近期疗效比较

    为了观察干扰素(IFN)对不同阶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本文对72例用IFN治疗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和63例HBeAb(+)乙型肝炎进行了即时和远期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11例,女24例,年龄15-50岁,病程3-10年,肝功能异常者107例,HBV-DNA(+)135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采用PCR法检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作者:何炳福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link反射这一客观的电生理检查作为观察指标来观察Bell's麻痹的恢复状况,通过随机分组,空白对照来分析不同剂量的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保护作用.结果:较大剂量的Ca通道拮抗剂使Bell's麻痹的Blink反射(R1、R2)潜伏期的恢复优于空白对照组(P<O.01).结论:Ca++通道拮抗剂对面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金荣;龚洁;侯熙德;苏建华;徐长中;王颖;丁新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内镜下放置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国产记忆合金网状及覆膜支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对317例无法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癌并发气管瘘的患者,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结果:一次性置入成功率91%(290例),二次调整支架位置,置入成功率9%(27例),术后1h解除狭窄及封闭痿口率100%.随访317例,平均生存时间17.5个月.结论:此疗法不需X线监视定位,完全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内镜下介入治疗狭窄,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吕富春;许软成;吕娜;铁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浆膜腔液pH测定方法的探讨

    浆膜腔液性状的检查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区分浆膜腔液性质为炎性的渗出液或非炎性的漏出液,而pH是区分二者性质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我们分别使用血液酸碱-气体分析仪,精密pH试纸和尿8联试纸对浆膜腔液进行pH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朱铭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神经封闭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70例分析

    笔者近10年来采用神经封闭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病史为3个月-10年.年龄39-82岁,平均52岁.男42例,女28例.其中第Ⅱ支发病者19例,第Ⅲ支发病者42例.第Ⅱ支与第Ⅲ支混合发病者9例.70例病例中有61例曾经口服或正在口服卡马西平.

    作者:梁凯夫;田雪玫;程谊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vWF水平的探讨

    目的:探讨循环vWF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09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循环vWF水平.结果:心功能NYHAⅠ-Ⅱ级、Ⅲ-Ⅳ级冠心病患者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181.53±81.81%和192.75±78.39%(P=0.436),而对照组循环vWF水平为117.01±55.52%,显著低于前二者(P<0.05);低射血分数组为193.56±87.00%,显著高于射血分数正常组的145.76±65.09%(P=0.006).结论:本研究提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其循环vWF水平则越高,监测循环vWF水平将有助于此类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严毓勤;殷兆芳;吴士尧;解玉水;程纯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二硝异山梨醇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决定老年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脉压,而不是平均压[1].1984年Madhavan在前瞻性随访中发现,脉压≥63mmHg的患者,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脉压≤40mmHg的2.6倍与4.3倍[2].因此,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对脉压的影响是临床医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二硝异山梨醇酯(ISD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的影响.

    作者:季忠军;高举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胰管支撑导管经T管内引出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时,采用带有突起的胰管内支撑导管经T管内引出的方法,观察术后引流情况及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支撑导管尖端插入胰管内,荷包缝合胰管断端,结扎固定在胰管突起处,利用金属针将另一端由经胆肠吻合口的T管短臂引入T管,并由T管长臂的侧壁引出体外.结果:11例PD患者术后未发生胰瘘等并发症,恢复顺利.结论:带突起的胰管支撑导管经T管引出体外的方法,可有效地避免胰瘘的发生.

    作者:禹宏;郑宇;刘立人;王盛江;杨郁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城市调查患病率为180/10万.它的发病原理现认为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林磊明;陈馥;崔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妊娠糖尿病(GDM)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妊娠妇女大约有4%合并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从1-14%不等,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血糖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GDM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可提高GDM患者的防护知识,及时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度过妊娠期.我科1998年5月-2002年1月收治GDM患者8例,经积极地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立霞;魏士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90例维、汉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含量测定

    我科1998年-2001年门诊及住院的90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作不同辅助T细胞亚群的细胞因子检测研究,观察血清IL-4,IgE的水平,以推测它们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是否存在民族间的差异.1资料与方法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后肾腺瘤探讨(附3例报告)

    后肾腺瘤为肾脏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较少,故对此病的认识不多.我院自1993年12月至今共收治3例,其中外院会诊1例,均已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张玉海;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64例治疗分析

    长期声音嘶哑的儿童患者,由于年龄小,喉部发育不完善,检查时不配合或不能完全窥清喉内结构,给明确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1994年3月-2000年12月,我科治疗了64例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切除术中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报道其发病率在2-10%之间(1:2).尽管临床医生想方设法提出多种食管、胃吻合的方法,试图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我院1982年-2001年共收治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1486例,共进行手术408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8例,经多方治疗仅死亡1例,现在我们的防治过程是对其防治的一些问题须加以讨论,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使食管胃吻合口痿的防治工作能进一步提高.

    作者:苏爱琴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关于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的药液丢失问题的体会

    作者在12年的护理工作中,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当给病人拔静脉输液针头时,液体量并未全部输入病人体内,其中除了输液管内的液体,还有输液瓶以及安瓿瓶的药液被随手浪费掉了.

    作者:洪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Graves眼病

    Graves眼病,又称浸润性突眼或恶性突眼Graves'ophthalmopathy,GO),是一种危及视力且损伤外貌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GO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

    作者:王民登;李凤玲;马文豪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方法:1994年7月-1998年4月对101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研究,101例食管癌病人被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49例,1次/天,200C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69-70GY,6.5-7周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52例,2次/天,每次150CGY,间隔4-6h,照射至39GY后缩野继续原方案照射,总照射剂量66GY,44次,30-32天.全部病例均采用4MVX线照射.结果:2个组晚期放射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3年局控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分别为80.5%、70.4%、56.8%及65.1%、50.5%和35.8%.1、2、3年生存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结论:食管癌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但连续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有所增加.

    作者:宋维舒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