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林磊明;陈馥;崔哲

关键词:
摘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城市调查患病率为180/10万.它的发病原理现认为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城市调查患病率为180/10万.它的发病原理现认为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林磊明;陈馥;崔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IFN、an-IFN、IL-2、TNF与慢性乙肝ALT反复波动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FN、an-IFN、IL-2、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或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病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病人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an-IFN、IL-2、TNF的含量及与ALT反复波动的关系.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慢乙肝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较观察组也明显增高(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健康对照组TNF水平与观察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呈正相关;与IFN、an-IFN、阴阳无相关性;与TNF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有相关性,并且用干扰素治疗组病人的周围血IL-2的含量水平明显增高.故此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者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华;张成忠;邵颖;王桂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内镜下放置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国产记忆合金网状及覆膜支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对317例无法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癌并发气管瘘的患者,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结果:一次性置入成功率91%(290例),二次调整支架位置,置入成功率9%(27例),术后1h解除狭窄及封闭痿口率100%.随访317例,平均生存时间17.5个月.结论:此疗法不需X线监视定位,完全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内镜下介入治疗狭窄,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吕富春;许软成;吕娜;铁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Fas/Fas1系统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作用的比较

    目的:探讨Fas/Fas1系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TUNEL方法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Fas、Fas1表达细胞并计算其百分率,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sFas的含量.结果:①AA组与MDS组BMMNC中的凋亡细胞百分率、Fas表达细胞百分率、Fas1表达细胞百分率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②AA组血清sFas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MDS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血清sFas的含量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M及MDS骨髓造血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但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在两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作者:张祥忠;洪文德;彭爱华;罗绍凯;童秀珍;许多荣;安业浩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路路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6例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1999年5月-2001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用路路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咏梅;王成太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22例报告

    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5%,约占产后出血的2/3[1].常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治疗,但对部分病人无效或有禁忌证.本文对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0年5月住院分娩总数1746例,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1例,占产后出血63%(111/176).22例顽固性产后出血经用其他药物及其他方法无效时,采用口服、放置米索前列醇治疗.

    作者:李晓林;谢丽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64例治疗分析

    长期声音嘶哑的儿童患者,由于年龄小,喉部发育不完善,检查时不配合或不能完全窥清喉内结构,给明确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1994年3月-2000年12月,我科治疗了64例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扩张性心肌病误诊原因浅析

    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居心肌病的首位,随着心脏B超,心内膜活检、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对其的认识逐渐深化,发病率似有增多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心脏普遍扩大;②心脏杂音;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心律失常;⑤血管栓塞.由于本病上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我们自1992年-2000年共收治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78例,其初诊时误诊16例(21%),误诊病种达7种之多.现结合典型病例,初步分析探讨失误原因如下.

    作者:董建刚;董文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浆膜腔液pH测定方法的探讨

    浆膜腔液性状的检查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区分浆膜腔液性质为炎性的渗出液或非炎性的漏出液,而pH是区分二者性质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我们分别使用血液酸碱-气体分析仪,精密pH试纸和尿8联试纸对浆膜腔液进行pH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

    作者:朱铭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vWF水平的探讨

    目的:探讨循环vWF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09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循环vWF水平.结果:心功能NYHAⅠ-Ⅱ级、Ⅲ-Ⅳ级冠心病患者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181.53±81.81%和192.75±78.39%(P=0.436),而对照组循环vWF水平为117.01±55.52%,显著低于前二者(P<0.05);低射血分数组为193.56±87.00%,显著高于射血分数正常组的145.76±65.09%(P=0.006).结论:本研究提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其循环vWF水平则越高,监测循环vWF水平将有助于此类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严毓勤;殷兆芳;吴士尧;解玉水;程纯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酚妥拉明临床应用拓展

    酚妥拉明又名苄胺唑啉,临床使用范围日益广泛.现将酚妥拉明新用途简要介绍.1治疗心脑血管疾病1.1黄志芬等[1]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6例,病人均经利尿、强心、抗感染,用酚妥拉明10mg加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5-10d,结果总有效率89%.酚妥拉明扩张小动脉,也扩张小静脉,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心排血量,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杨翠芬;刘建儒;李绍康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后肾腺瘤探讨(附3例报告)

    后肾腺瘤为肾脏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较少,故对此病的认识不多.我院自1993年12月至今共收治3例,其中外院会诊1例,均已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张玉海;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自控能力的影响

    近2年来,我们对社区53名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53人,其中男74人,女32人,平均年龄58.5岁。观察组实施跟踪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宣教。

    作者:宗素梅;徐道莲;王鲁霞;葛春仙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双胎妊娠183例分析

    多胎妊娠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亦高,而多胎妊娠中双胎妊娠多见.本文以1998年-2001年间201例多胎妊娠的病例作一次回顾性分析探讨.1资料与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4年间收住院的多胎妊娠病例共201例,除了仅住院治疗未分娩及资料不完整者外,统计双胎妊娠分娩的183例,并与同期单胎妊娠分娩的15690例做对照分析.

    作者:金莲;包秀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8例距骨颈骨折脱位的综合治疗

    距骨骨折脱位是一种少见且又严重的损伤,易致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常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对于Ⅱ、Ⅲ型距骨骨折脱位致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达46.7-100%[1,2],故多主张采用关节融合术[2,3],但病人往往依从性偏差.因此减少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是骨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院1998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严重距骨颈骨折脱位8例,均行经皮撬拨复位与骨折愈合仪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介柏;王兵;刘贻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肺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室肥大,或发生在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是一种继发性疾病,病程长,病情重,急性发作期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易并发脑、肾、肝胃肠道功能衰竭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器官衰竭.有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很重要.我科2001年共收治肺心病患者30例,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琴;王向弘;唐丽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小肠粘膜管状坏死脱落临床研究

    我院1986年-2000年5月间共收治7例小肠粘膜管状坏死脱落均获随访,现将诊治体会及调查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4-65岁,分散分布.病程50一60天.轻重程度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都治愈.

    作者:杨瑞东;于和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胃切除术中静脉复合用药的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5例择期胃手术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次全切除术.全部ASA Ⅰ-Ⅱ级,年龄38-50岁,体重50-60kg.随机静脉用药分为三组.Ⅰ组: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异丙嗪25mg);Ⅱ组:咪唑安定、氯胺酮;Ⅲ组:异丙酚、芬太尼.每组8例,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所有病人术前夜访并告之麻醉的目的及病人所需的配合.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硬膜外麻醉,病人左侧卧位,T8 9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2.5-3cm.局麻用药2%利多卡因,经腹手术阻滞平面达T4-T10.术中心电监护,记录无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建立静脉通道辅助静脉给药.Ⅰ组:腹部消毒时静注度非合剂2ml(度冷丁50mg、盐酸异丙嗪25mg).Ⅱ组:消毒时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静点入壶),氯胺酮术中间断静点0.4mg/kg.Ⅲ组:消毒后给异丙酚静推20mg(0.5mg/kg),芬太尼0.1mg(2 u g/kg),术中维持用异丙酚间断给药75-150 μ g/kg@min.

    作者:熊玉兰;李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

    近年来我科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并以红霉素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疗效观察.

    作者:陈静;程志忠;刘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抗生素后效应在临床上的作用意义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10年来,国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PAE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武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