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22例报告

李晓林;谢丽

关键词:
摘要: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5%,约占产后出血的2/3[1].常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治疗,但对部分病人无效或有禁忌证.本文对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0年5月住院分娩总数1746例,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1例,占产后出血63%(111/176).22例顽固性产后出血经用其他药物及其他方法无效时,采用口服、放置米索前列醇治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结核血清学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我们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G结核抗体,以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结核组:26例稳定期和54例进度期肺结核患者血清,稳定期均为规则全程抗结核化疗结束后随访2年以上病变不再活动者;进展期均经X线胸片,痰结核菌检查或病理诊断确诊.对照组:30份正常献血血清,17份非结核患者血清.

    作者:顾友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的抢救与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起病急、病情变化复杂、死亡率高、死因复杂.但迄今为止休克仍占首位.故对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仍是病情进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就15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休克期的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新娥;高兰;赵改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咪唑斯汀与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比较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病人98例,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其中咪唑斯汀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33±13岁)给予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晚1次,赛庚啶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32±12岁)给予赛庚啶2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64%(P<0.01).结论: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并不明显高于赛庚啶,但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爱和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初孕无痛人工流产术360例分析

    我院近一年来在人流术中应用1%利多卡因行宫颈、子宫内膜表面麻醉,同时静注阿托品和催产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芸;曲正花;宋学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22例报告

    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5%,约占产后出血的2/3[1].常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治疗,但对部分病人无效或有禁忌证.本文对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0年5月住院分娩总数1746例,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1例,占产后出血63%(111/176).22例顽固性产后出血经用其他药物及其他方法无效时,采用口服、放置米索前列醇治疗.

    作者:李晓林;谢丽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芦荟治疗肢体外伤性创口32例观察

    肢体外伤性创口,尤其是挤压伤,常出现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合并感染,而常规换药愈合时间长,需长期换药甚至修复手术方可愈合.我们近两年采用百合科植物芦荟治疗此类病例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同时合并骨折或肌腱损伤创口26例,创口总数41例,其中手足处创口26例,小腿创口6例,其他处创口4例.创口均有不同程度皮瓣坏死、软组织缺损.随机抽取11例,创口15处作为对照组.

    作者:赵合意;马国驹;徐生产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城市调查患病率为180/10万.它的发病原理现认为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林磊明;陈馥;崔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对防范医疗纠纷的探讨

    在现代社会里,医疗纠纷普遍存在.给医患双方带来很大危害,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许多危害.1医疗纠纷带来的危害1.1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危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业务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可能发生技术、服务、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往往酿成医疗纠纷.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都将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影响.医院承担着患者的救治工作,往往需要内部各科室及人员的配合,同时还需要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但医疗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它受现有医疗技术、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以及病人个体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无论哪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对医疗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差错甚至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医疗单位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作者:盛惠英;姜增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的胰岛素抵抗特征分析

    目的:应用Bergman的微小模型方法分析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的胰岛素抵抗特征.方法:应用改良的Bergman的减少样本数(n=12)微小模型方法评价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胰岛素抵抗伴有的代谢紊乱.结果:①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者胰岛素抵抗组腰臀比明显大于无胰岛素抵抗组(0.88±4.95×1O2vs O.85±6.4×102,P<O.05).②胰岛素抵抗组甘油三酯(TG)也明显高于无胰岛素抵抗组(2.41±0.06vs 1.48±0.03,P<O.05).③胰岛素抵抗组的胰岛素敏感性(4.01±0.55 vs 4.82±0.61,P<O.05)和葡萄糖利用率(2.12±0.17 vs 2.61±O.18,P<O.05)明显低于无胰岛素抵抗组.结论:高血压病非糖尿病伴腔隙性脑梗死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同时伴有腹部肥胖和高甘油三酯.

    作者:龚艳春;郭冀珍;王德治;洪洁;宁光;龚兰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二硝异山梨醇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决定老年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脉压,而不是平均压[1].1984年Madhavan在前瞻性随访中发现,脉压≥63mmHg的患者,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脉压≤40mmHg的2.6倍与4.3倍[2].因此,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对脉压的影响是临床医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二硝异山梨醇酯(ISDN)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的影响.

    作者:季忠军;高举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前列康霜剂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讨

    笔者1999年2月-2001年3月在门诊使用前列康霜剂外用治疗34例前列腺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沙英汉·哈吉可拉衣;古丽娜尔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改良骶管麻醉在肛肠手术的应用体会(附360例临床报告)

    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360例肛肠手术患者行改良骶管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6例,女114例;年龄17-82岁,平均42.6岁.混合痔102例,肛裂69例,肛瘘96例,直肠息肉8例,肛旁皮脂腺囊肿4例,尖锐湿疣5例,肛周脓肿76例.手术时间45-120min.

    作者:张永涛;陈磊;王健;刘宝臻;孙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后肾腺瘤探讨(附3例报告)

    后肾腺瘤为肾脏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较少,故对此病的认识不多.我院自1993年12月至今共收治3例,其中外院会诊1例,均已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张玉海;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两组:病脑组38例,重症17例,轻症21例,2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唇腭裂择期手术术前患儿作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脑脊液中NPY和CGRP的含量.结果:①NPY在病脑急性期的血浆和脑脊液中均有升高(P<0.01),重症高于轻症(P<0.01);恢复期时血浆中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轻症可恢复正常,重症者仍高于对照组(P<0.01).②CGRP在病脑急性期的血浆中轻症者升高不著(P>0.05),重症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脊液中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高于轻症(P<0.01);恢复期时血浆中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轻症可恢复正常,重症者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时NPY、CGRP的升高与病情轻重一致,脑脊液中的变化更明显,NPY、CGRP可以作为反映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赵莉;罗克娴;郭乃玲;赵锦花;范素敏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妇康灵胶囊治疗宫颈糜烂、阴道炎100例效果观察

    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0年7月-2001年7月应用我院自制妇康灵胶囊治疗宫颈炎、阴道炎100例.现将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云;李志华;许让翻;李青;申庆亮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开放骨折的临床分型及应用

    开放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或脏器相通的骨折[1].在开放骨折的分类及分型上有很多方法,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临床医师能全面衡量病情,从而可以对病人进行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并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所以一种正确和全面的临床分型应可指导临床医师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和总结认为,Gustilo分型是开放骨折分型方法中较为全面和实用的方法.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孙锋;张兆亮;左燕青;鞠玉亮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方法:1994年7月-1998年4月对101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研究,101例食管癌病人被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49例,1次/天,200C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69-70GY,6.5-7周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52例,2次/天,每次150CGY,间隔4-6h,照射至39GY后缩野继续原方案照射,总照射剂量66GY,44次,30-32天.全部病例均采用4MVX线照射.结果:2个组晚期放射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3年局控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分别为80.5%、70.4%、56.8%及65.1%、50.5%和35.8%.1、2、3年生存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结论:食管癌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但连续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有所增加.

    作者:宋维舒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妊娠糖尿病(GDM)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妊娠妇女大约有4%合并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从1-14%不等,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血糖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GDM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可提高GDM患者的防护知识,及时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度过妊娠期.我科1998年5月-2002年1月收治GDM患者8例,经积极地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立霞;魏士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内镜下放置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国产记忆合金网状及覆膜支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狭窄及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对317例无法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狭窄及食管癌并发气管瘘的患者,采用在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结果:一次性置入成功率91%(290例),二次调整支架位置,置入成功率9%(27例),术后1h解除狭窄及封闭痿口率100%.随访317例,平均生存时间17.5个月.结论:此疗法不需X线监视定位,完全在内镜直视下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内镜下介入治疗狭窄,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吕富春;许软成;吕娜;铁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静滴硝酸甘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我科2000年-2001年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59例,其中10例出现不良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2例,女8例,年龄35-84岁,平均43.4岁.1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3例,眩晕、头痛3例,尿潴留2例,静脉炎1例,休克1例.

    作者:张晓;聂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