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张成忠;邵颖;王桂霞
我院1986年-2000年5月间共收治7例小肠粘膜管状坏死脱落均获随访,现将诊治体会及调查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4-65岁,分散分布.病程50一60天.轻重程度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都治愈.
作者:杨瑞东;于和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时,采用带有突起的胰管内支撑导管经T管内引出的方法,观察术后引流情况及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支撑导管尖端插入胰管内,荷包缝合胰管断端,结扎固定在胰管突起处,利用金属针将另一端由经胆肠吻合口的T管短臂引入T管,并由T管长臂的侧壁引出体外.结果:11例PD患者术后未发生胰瘘等并发症,恢复顺利.结论:带突起的胰管支撑导管经T管引出体外的方法,可有效地避免胰瘘的发生.
作者:禹宏;郑宇;刘立人;王盛江;杨郁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院眼科1995年8月-2000年8月间,对4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慢性期、绝对期施显微小梁切除术的同时,对另眼做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经随访观察半年-5年,结果患眼术后滤过通畅,另眼无急性发作,视功能保持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报告如下.
作者:白玉玲;田世元;曹淑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360例肛肠手术患者行改良骶管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6例,女114例;年龄17-82岁,平均42.6岁.混合痔102例,肛裂69例,肛瘘96例,直肠息肉8例,肛旁皮脂腺囊肿4例,尖锐湿疣5例,肛周脓肿76例.手术时间45-120min.
作者:张永涛;陈磊;王健;刘宝臻;孙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肩锁关节脱位病人的手术通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但在操作深部组织时许多病人感到疼痛,现我院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改为肌间沟颈、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江学成;胡宁利;王斌;王梅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笔者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5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因条件限制自愿接受门诊观察治疗,愿意配合医生定期常规检查和进行疗效汇总.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58.6岁,病史3个月-13年,有高脂血症24例,高胆固醇16例,高甘油三酯16例.
作者:胡远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性眩晕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城市调查患病率为180/10万.它的发病原理现认为是一种累及边缘系统重要部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临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林磊明;陈馥;崔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胎盘评分在监护脐动脉血流轻、中度异常的可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价值.方法:对782例可疑宫内生长迟缓胎儿进行脐动脉和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检查.并根据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和血流波形,进行脐动脉血流分级(BFC);根据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波形,进行子宫动脉评分(UAS).选择129例脐动脉血流分级1-2级的宫内生长受限胎儿,进行胎盘评分(PLS),PLS=BFC+UAS.并比较PLS与围产期结果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脐动脉1-2级的可疑IUGR胎儿进行胎盘评分,发现PLS>3分的患者有明显不良围产期结果(P<0.01),并且因胎儿宫内窘迫引起的手术产率明显增高达87.%.且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也明显增高(P<0.01).PLS<3分的患者围产期结果良好,基本同于正常妊娠.PLS=3分的患者不良围产期结果比PLS<3分多,但少于PLS>3分患者(P<0.01),且因胎儿宫内窘迫引起的手术产率达61.9%.结论:PLS对监测脐动脉血流轻、中度异常的可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有重要价值.PLS>3分是选择性剖宫产指征,PLS<3分可安全试行阴道分娩,PLS=3分需严密监护.
作者:李辉;尚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由于新生儿头皮静脉细,若采血>1ml是相当困难的,经过临床实践,我们采用大隐静脉采血来替代头皮静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方法将头皮针胶管连接输液器端剪短至3cm左右后,接于5ml注射器上,把头皮针取下连接在注射器胶管的另一端.新生儿取平卧位,暴露下肢略抬高,选择好血管,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操作者左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握住新生儿足部右手持针头以15°角进入皮下后平行进针,方可顺利采血.
作者:辛桂香;崔爱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居心肌病的首位,随着心脏B超,心内膜活检、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对其的认识逐渐深化,发病率似有增多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心脏普遍扩大;②心脏杂音;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心律失常;⑤血管栓塞.由于本病上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而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我们自1992年-2000年共收治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78例,其初诊时误诊16例(21%),误诊病种达7种之多.现结合典型病例,初步分析探讨失误原因如下.
作者:董建刚;董文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26岁.主因左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4个月,近期明显加重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及钝痛,休息后缓解;12月12日不慎摔伤,致使左膝关节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X片检查显示,左胫骨病理性骨折.病理诊断为左胫骨骨化纤维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并给予病灶清除及取髋骨植骨术.术后1月局部出现肿胀及疼痛,以夜间为甚,于2002年3月来我院就诊.
作者:詹秀蕊;吕文元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5例择期胃手术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次全切除术.全部ASA Ⅰ-Ⅱ级,年龄38-50岁,体重50-60kg.随机静脉用药分为三组.Ⅰ组: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异丙嗪25mg);Ⅱ组:咪唑安定、氯胺酮;Ⅲ组:异丙酚、芬太尼.每组8例,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所有病人术前夜访并告之麻醉的目的及病人所需的配合.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硬膜外麻醉,病人左侧卧位,T8 9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2.5-3cm.局麻用药2%利多卡因,经腹手术阻滞平面达T4-T10.术中心电监护,记录无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建立静脉通道辅助静脉给药.Ⅰ组:腹部消毒时静注度非合剂2ml(度冷丁50mg、盐酸异丙嗪25mg).Ⅱ组:消毒时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静点入壶),氯胺酮术中间断静点0.4mg/kg.Ⅲ组:消毒后给异丙酚静推20mg(0.5mg/kg),芬太尼0.1mg(2 u g/kg),术中维持用异丙酚间断给药75-150 μ g/kg@min.
作者:熊玉兰;李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骨科领域已较普遍.我院自1999年开始使用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BAK植入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新方法(以下称为BAK植入融合术).BAK是一种表面带螺纹的楔形钛合金植入物,其上下表面有对开大孔.与传统的取髂骨植入融合术相比,能够完善地解决颈椎手术所需要的早期稳定,并且避免了取髂骨后的各种并发症.我院1999年8月-2001年6月共为18名患者使用BAK值入融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华;李重茂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笔者近10年来采用神经封闭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病史为3个月-10年.年龄39-82岁,平均52岁.男42例,女28例.其中第Ⅱ支发病者19例,第Ⅲ支发病者42例.第Ⅱ支与第Ⅲ支混合发病者9例.70例病例中有61例曾经口服或正在口服卡马西平.
作者:梁凯夫;田雪玫;程谊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2000年-2001年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59例,其中10例出现不良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2例,女8例,年龄35-84岁,平均43.4岁.1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3例,眩晕、头痛3例,尿潴留2例,静脉炎1例,休克1例.
作者:张晓;聂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们1999年4月-2000年1月用司帕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63例,并与阿奇霉素治疗NGU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平;何仁亮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生物滤过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10例在本中心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先进行醋酸盐透析3个月后改为简易生物滤过治疗3个月.然后比较2种治疗期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①简易滤过期低血压发生频率明显低于醋酸盐透析期.②简易生物滤过期的生化指标如KT/V,co2cpTAC,β2-MTAC等均优于醋酸盐透析期.结论:简易生物滤过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年老且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而不适应常规透析的患者.
作者:肖海清;吴玉华;莫伯善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肢体外伤性创口,尤其是挤压伤,常出现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合并感染,而常规换药愈合时间长,需长期换药甚至修复手术方可愈合.我们近两年采用百合科植物芦荟治疗此类病例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同时合并骨折或肌腱损伤创口26例,创口总数41例,其中手足处创口26例,小腿创口6例,其他处创口4例.创口均有不同程度皮瓣坏死、软组织缺损.随机抽取11例,创口15处作为对照组.
作者:赵合意;马国驹;徐生产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飞行人员患糖尿病有明显增加,自1999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了4名飞行员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名糖尿病患者,均为飞行人员,其中飞行团长1人,年龄为45岁,另3人年龄为32-40岁,均为Ⅱ型糖尿病.但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病程中精神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康小可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Fas/Fas1系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TUNEL方法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Fas、Fas1表达细胞并计算其百分率,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sFas的含量.结果:①AA组与MDS组BMMNC中的凋亡细胞百分率、Fas表达细胞百分率、Fas1表达细胞百分率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②AA组血清sFas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MDS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血清sFas的含量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M及MDS骨髓造血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但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在两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作者:张祥忠;洪文德;彭爱华;罗绍凯;童秀珍;许多荣;安业浩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