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远胜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起病急、病情变化复杂、死亡率高、死因复杂.但迄今为止休克仍占首位.故对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仍是病情进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就15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休克期的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新娥;高兰;赵改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后肾腺瘤为肾脏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较少,故对此病的认识不多.我院自1993年12月至今共收治3例,其中外院会诊1例,均已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张玉海;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的生物滤过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方法:10例在本中心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先进行醋酸盐透析3个月后改为简易生物滤过治疗3个月.然后比较2种治疗期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①简易滤过期低血压发生频率明显低于醋酸盐透析期.②简易生物滤过期的生化指标如KT/V,co2cpTAC,β2-MTAC等均优于醋酸盐透析期.结论:简易生物滤过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优良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年老且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而不适应常规透析的患者.
作者:肖海清;吴玉华;莫伯善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多以手术治疗破为主,并辅助放疗、化疗等.病人康复时间长,患者要间断住院和回家休养,因而家庭参与护理在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我科2001年1-12月共收治116名患者,对其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强水云;李小宁;姚聪;刘新莲;贾小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近10年来,国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PAE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武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方法:1994年7月-1998年4月对101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研究,101例食管癌病人被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49例,1次/天,200C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69-70GY,6.5-7周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52例,2次/天,每次150CGY,间隔4-6h,照射至39GY后缩野继续原方案照射,总照射剂量66GY,44次,30-32天.全部病例均采用4MVX线照射.结果:2个组晚期放射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3年局控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分别为80.5%、70.4%、56.8%及65.1%、50.5%和35.8%.1、2、3年生存率连续组优于常规组(P<O.05).结论:食管癌连续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但连续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有所增加.
作者:宋维舒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病人98例,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其中咪唑斯汀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33±13岁)给予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晚1次,赛庚啶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32±12岁)给予赛庚啶2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64%(P<0.01).结论: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并不明显高于赛庚啶,但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爱和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动态变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定量检测法、免疫抑制法进行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测定.结果:140例临床诊断VMC患者中有89例cTnI升高,阳性率63.57%,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27.14%,P<0.01.动态采血观察68例,1个月转阴率76.47%,2个月转阴率94.12%,半年内全部转阴.动态采血观察4次以上者15例,血清cTnI及CK-MB开始升高时间及达峰值时间无差别,P>0.05,而转阴时间差异显著,P<0.05.140例VMC患者中,12例重症患者cTnI全部升高,平均值0.53±0.36ng/ml,与其他cTnI升高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I升高对VMC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时间窗宽,其升高幅度可反映心肌细胞受损程度.
作者:陈吉田;晏舒;芦丽莉;吴淑杰;李玉花;许丽华;王英华;刘同库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3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15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顺利恢复,未造成不良影响.现就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施爱武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以来,中药指纹图谱成为我国中药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任德权先生[1]提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牵动中药行业全面进步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需,是实现中药走向世界的必要保证,而色谱法因其不仅具有优良的分离能力,而且在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配合下,赋予了它特的分析优势,使色谱指纹图谱可表达出中药材这样复杂混合体系中不同化学成分浓度分布的整体状况,在中药质控领域具备了光谱指纹图谱所难以替代的优势,从而,目前在界各国药典中,色谱指纹图谱已为成主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作者:刘艺;张琦;翁幼武 刊期: 2002年第17期
长期声音嘶哑的儿童患者,由于年龄小,喉部发育不完善,检查时不配合或不能完全窥清喉内结构,给明确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1994年3月-2000年12月,我科治疗了64例儿童声带小结及息肉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院1986年-2000年5月间共收治7例小肠粘膜管状坏死脱落均获随访,现将诊治体会及调查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4-65岁,分散分布.病程50一60天.轻重程度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全都治愈.
作者:杨瑞东;于和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息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先进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1].我院自1999年5月开始采用德国产KARL,Storz、F24号电切镜已做宫腔电切术82例,现就麻醉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赵兵;丁红彬;刘文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995年7月-2000年8月我科收治烧伤后湿疹病人5例,临床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烧伤后湿疹病人5例,男4例,女l例,年龄29-62岁,平均39.6岁,其中4例为烧伤病人,烧伤面积平均4%Ⅱ度,1例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4例烧伤病人湿疹发生时间在伤后10-20天,发生部位位于创面初愈及创周部位,其中2例为外用湿润烧伤膏所致,2例为外涂自制中药所致,1例瘢痕病人湿疹发生于伤后1年瘢痕治疗过程中,部位在左下肢增生瘢痕处,与外用碘伏有关。
作者:胡福兴;王强;刘拱喜;韩兴海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妊娠糖尿病(GDM)指的是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妊娠妇女大约有4%合并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从1-14%不等,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血糖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GDM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可提高GDM患者的防护知识,及时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度过妊娠期.我科1998年5月-2002年1月收治GDM患者8例,经积极地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立霞;魏士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Graves眼病,又称浸润性突眼或恶性突眼Graves'ophthalmopathy,GO),是一种危及视力且损伤外貌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GO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
作者:王民登;李凤玲;马文豪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使用的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出品的规格为100ml:0.1g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中重度感染.香丹注射液为北京万辉药业集团第四制药厂出品的由丹参、降香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可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心肌梗死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17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骨科领域已较普遍.我院自1999年开始使用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BAK植入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新方法(以下称为BAK植入融合术).BAK是一种表面带螺纹的楔形钛合金植入物,其上下表面有对开大孔.与传统的取髂骨植入融合术相比,能够完善地解决颈椎手术所需要的早期稳定,并且避免了取髂骨后的各种并发症.我院1999年8月-2001年6月共为18名患者使用BAK值入融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华;李重茂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作者在12年的护理工作中,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当给病人拔静脉输液针头时,液体量并未全部输入病人体内,其中除了输液管内的液体,还有输液瓶以及安瓿瓶的药液被随手浪费掉了.
作者:洪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为了观察干扰素(IFN)对不同阶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本文对72例用IFN治疗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和63例HBeAb(+)乙型肝炎进行了即时和远期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111例,女24例,年龄15-50岁,病程3-10年,肝功能异常者107例,HBV-DNA(+)135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采用PCR法检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作者:何炳福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