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东;于和平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多以手术治疗破为主,并辅助放疗、化疗等.病人康复时间长,患者要间断住院和回家休养,因而家庭参与护理在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我科2001年1-12月共收治116名患者,对其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强水云;李小宁;姚聪;刘新莲;贾小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Fas/Fas1系统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分别用TUNEL方法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和Fas、Fas1表达细胞并计算其百分率,并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sFas的含量.结果:①AA组与MDS组BMMNC中的凋亡细胞百分率、Fas表达细胞百分率、Fas1表达细胞百分率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②AA组血清sFas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MDS组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③两组血清sFas的含量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M及MDS骨髓造血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但Fas/Fas1系统介导的凋亡在两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作者:张祥忠;洪文德;彭爱华;罗绍凯;童秀珍;许多荣;安业浩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我科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并以红霉素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疗效观察.
作者:陈静;程志忠;刘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肩锁关节脱位病人的手术通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但在操作深部组织时许多病人感到疼痛,现我院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改为肌间沟颈、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江学成;胡宁利;王斌;王梅 刊期: 2002年第17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5例择期胃手术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次全切除术.全部ASA Ⅰ-Ⅱ级,年龄38-50岁,体重50-60kg.随机静脉用药分为三组.Ⅰ组: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异丙嗪25mg);Ⅱ组:咪唑安定、氯胺酮;Ⅲ组:异丙酚、芬太尼.每组8例,无心、肺、肝、肾等疾病.所有病人术前夜访并告之麻醉的目的及病人所需的配合.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硬膜外麻醉,病人左侧卧位,T8 9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2.5-3cm.局麻用药2%利多卡因,经腹手术阻滞平面达T4-T10.术中心电监护,记录无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建立静脉通道辅助静脉给药.Ⅰ组:腹部消毒时静注度非合剂2ml(度冷丁50mg、盐酸异丙嗪25mg).Ⅱ组:消毒时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静点入壶),氯胺酮术中间断静点0.4mg/kg.Ⅲ组:消毒后给异丙酚静推20mg(0.5mg/kg),芬太尼0.1mg(2 u g/kg),术中维持用异丙酚间断给药75-150 μ g/kg@min.
作者:熊玉兰;李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赛庚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病人98例,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其中咪唑斯汀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33±13岁)给予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晚1次,赛庚啶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32±12岁)给予赛庚啶2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咪唑斯汀组和赛庚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64%(P<0.01).结论: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并不明显高于赛庚啶,但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爱和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动态变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定量检测法、免疫抑制法进行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测定.结果:140例临床诊断VMC患者中有89例cTnI升高,阳性率63.57%,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27.14%,P<0.01.动态采血观察68例,1个月转阴率76.47%,2个月转阴率94.12%,半年内全部转阴.动态采血观察4次以上者15例,血清cTnI及CK-MB开始升高时间及达峰值时间无差别,P>0.05,而转阴时间差异显著,P<0.05.140例VMC患者中,12例重症患者cTnI全部升高,平均值0.53±0.36ng/ml,与其他cTnI升高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I升高对VMC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时间窗宽,其升高幅度可反映心肌细胞受损程度.
作者:陈吉田;晏舒;芦丽莉;吴淑杰;李玉花;许丽华;王英华;刘同库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笔者近10年来采用神经封闭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三叉神经痛病例,病史为3个月-10年.年龄39-82岁,平均52岁.男42例,女28例.其中第Ⅱ支发病者19例,第Ⅲ支发病者42例.第Ⅱ支与第Ⅲ支混合发病者9例.70例病例中有61例曾经口服或正在口服卡马西平.
作者:梁凯夫;田雪玫;程谊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2年来,我们对社区53名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53人,其中男74人,女32人,平均年龄58.5岁。观察组实施跟踪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宣教。
作者:宗素梅;徐道莲;王鲁霞;葛春仙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3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15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均顺利恢复,未造成不良影响.现就化疗患者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施爱武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1-2001.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3例,分析其护理方法和特点.结果:手术组135例,非手术组28例.本组治愈86例,好转30例,植物生存者4例,死亡4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现场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期护理是一个连锁关系,必须加强各个环节.尤其是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期护理十分关键,良好的专科护理是救治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先兰;蔡强;李翠平;杨翠美;邵爱红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在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切除术中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报道其发病率在2-10%之间(1:2).尽管临床医生想方设法提出多种食管、胃吻合的方法,试图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来防止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我院1982年-2001年共收治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1486例,共进行手术408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8例,经多方治疗仅死亡1例,现在我们的防治过程是对其防治的一些问题须加以讨论,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使食管胃吻合口痿的防治工作能进一步提高.
作者:苏爱琴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居首的死亡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1],而此中的2/3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为5-12个月[2],因此,化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诺维本(Navelbine,NVB)和泰素(Taxol,TAX)均为新型的植物碱类抗癌药为我们提供了的治疗途径.我科于1999年1月-2001年6月分别应用NVB加顺铂(DDP)、TAX加卡铂治疗晚期NSCLC,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珍;陈正贤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在现代社会里,医疗纠纷普遍存在.给医患双方带来很大危害,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许多危害.1医疗纠纷带来的危害1.1医疗纠纷对医院的危害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业务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可能发生技术、服务、管理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往往酿成医疗纠纷.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都将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影响.医院承担着患者的救治工作,往往需要内部各科室及人员的配合,同时还需要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但医疗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它受现有医疗技术、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以及病人个体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无论哪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对医疗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差错甚至事故的发生.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医疗单位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作者:盛惠英;姜增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循环vWF水平与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09例冠心病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循环vWF水平.结果:心功能NYHAⅠ-Ⅱ级、Ⅲ-Ⅳ级冠心病患者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181.53±81.81%和192.75±78.39%(P=0.436),而对照组循环vWF水平为117.01±55.52%,显著低于前二者(P<0.05);低射血分数组为193.56±87.00%,显著高于射血分数正常组的145.76±65.09%(P=0.006).结论:本研究提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其循环vWF水平则越高,监测循环vWF水平将有助于此类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严毓勤;殷兆芳;吴士尧;解玉水;程纯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360例肛肠手术患者行改良骶管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6例,女114例;年龄17-82岁,平均42.6岁.混合痔102例,肛裂69例,肛瘘96例,直肠息肉8例,肛旁皮脂腺囊肿4例,尖锐湿疣5例,肛周脓肿76例.手术时间45-120min.
作者:张永涛;陈磊;王健;刘宝臻;孙爱玲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FN、an-IFN、IL-2、TNF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方法:使用ELISA或RIA法检测50例慢乙肝病人观察组和50例曾用过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病人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IFN、an-IFN、IL-2、TNF的含量及与ALT反复波动的关系.结果:三组中IFN、an-IFN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IL-2血清含量,干扰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慢乙肝观察组;健康人血清中IL-2水平较观察组也明显增高(P<0.01);TNF在干扰素治疗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健康对照组TNF水平与观察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乙肝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呈正相关;与IFN、an-IFN、阴阳无相关性;与TNF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ALT反复波动与IL-2含量降低有相关性,并且用干扰素治疗组病人的周围血IL-2的含量水平明显增高.故此检测IL-2含量对判断慢乙肝患者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华;张成忠;邵颖;王桂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飞行人员患糖尿病有明显增加,自1999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了4名飞行员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名糖尿病患者,均为飞行人员,其中飞行团长1人,年龄为45岁,另3人年龄为32-40岁,均为Ⅱ型糖尿病.但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病程中精神饮食良好,大小便正常.
作者:康小可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1999年5月-2001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用路路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咏梅;王成太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2000年-2001年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血管疾病59例,其中10例出现不良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2例,女8例,年龄35-84岁,平均43.4岁.10例患者中体位性低血压3例,眩晕、头痛3例,尿潴留2例,静脉炎1例,休克1例.
作者:张晓;聂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