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范志进
胰岛素瘤(Insulinoma)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它是由胰腺的B细胞形成的肿瘤,也可因胰岛细胞增生所致,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种,其中90%为良性腺瘤或胰岛腺样组织增生,10%是胰岛细胞癌,临床表现主要由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而产生的一系列低血糖症状,由于长期反复低血糖导致脑细胞退行性变化,病人可出现抑郁、嗜睡、智力减退、痴呆及精神异常,容易出现误诊.
作者:郭玉桂;徐美菊 刊期: 2002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已进入各大医院.我院自2000年6月正式运行院区局域网以来,完全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进入了全方位的医院网络化管理时代,护士工作站子系统可谓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确保医疗护理及经济管理质量的关键,现将我们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英辉;张玉敏;张晓东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出院患者的随访,了解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峰浓度在发生心脏事件与未发心脏事件患者之间的区别,探讨血清cTnI峰浓度在AMI患者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浓度,成功随访88例存活出院病人中的64例患者,按心脏事件的发生分组,比较两组的血清cTnI峰浓度.结果:心脏事件组的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高于非心脏事件组(P=0.0175).非心脏事件组中,急诊再灌注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高于未急诊再灌注者(P=0.044).心脏事件组中,未急诊再灌注者血清cTnI峰浓度与急诊再灌注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865).心脏事件组的年龄更大(P=0.0006),女性比例更多(P=0.04).梗死部位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不大(P>0.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长高者,其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非心脏事件病人中,急诊再灌注者血清cTnⅠ峰浓度明显升高.急诊再灌注对心脏事件病人的血清cTnI峰浓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铸;叶萍;陈叶芳;张寄南;杨志健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对肾病综合征(NS)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NS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口服雷公电多苷片40mg/日,西拉普利片1.25-2.5mg/日,华法令片2.5mg/日,维生素E 450mg/日;甲硝唑组是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片1200g/日,连续观察30天;以治疗前1周及治疗30天后测的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据为统计指标.结果:治疗后甲硝唑组的T-CH、TG、LDL-C与治疗前(P均<0.05)和对照组(P<0.01、P<0.05、P<0.01)比较,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此种变化.结论:甲硝唑1200mg/日,连续30天的治疗,可使NS高脂血症患者的T-CH、TG、LDL-C明显下降.
作者:周朝阳;孙世澜;曾红兵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患者,男,12个月.因咳嗽、发热3天,在我院门诊检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入院.给于头孢噻肟钠、双黄连静滴治疗3天,病情好转.为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联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药厂生产,批号013433)4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60m1,静滴该药3min(输入黄芪约2m1),患儿出现恶心、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全身皮肤粘膜潮红,可见散在红色米粒样丘疹出现,伴有瘙痒.
作者:陆德贵;李俊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国是中药生产大国,中医药体系也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也就成为药品消费的又一增长点.由于中药材市场开放,市场法规尚不健全,必要的宏观控制未跟上,市场交易不规范,导致我国中药饮片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杨洋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流行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深圳市南山区1997-2001年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南山区位于深圳市的西部,为新兴的高技术开发区,年轻移民占70%,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作者:陈忠伟;赵锦;王健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自应用以来,很快便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得到临床的应用和肯定,并很快得到推广.我院从1994年4月-2001年12月,共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李献武;尹存平 刊期: 2002年第15期
计算机辅助影像导航技术(Computer-assisted image-guided techniques),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Frameless stereotactic guidance techniques),是指借助计算机处理术前术中的影像信息,通过注册解剖标记点形成虚拟的三维影像,从而明确解剖关系并即时引导手术操作的一类技术[1,2,5,12,14,18].
作者:宋哲明;倪斌 刊期: 2002年第15期
中药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为了澄清市场上药品的混乱,将几种药品用一般常规的方法加以鉴定,使伪劣药材失去市场,对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春雨;李丽莹;王美村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IFN α-2b)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体内机制.方法:随机将家兔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组(Ⅴ组)和干扰素治疗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组(IFN组),复制AS模型,于第1、3、5、7周酶法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7周后主动脉苏丹Ⅳ染色测AS斑块面积/总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胸主动脉中的PCNA的表达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的表达.结果: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NC组和IFN组的低于Ⅴ组(P<0.05).PCNA的表达IFN组低于Ⅴ组(P<0.05).HSV-Ⅰ的表达IFN组低于Ⅴ组(P<0.05).结论:病毒是AS的始动因素,并且可能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AS进展的主要原因.IFNα-2b抑制病毒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AS的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任江华;桂乐;曹茂银;杨占秋 刊期: 2002年第15期
自从1973年Jaffe等首先成功的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来,由于其来源充足,取材、操作方便,而且是人的内皮细胞(EC),在功能上比动物实验所得的内皮细胞更符合人体,因此,已成为内皮细胞体外实验的主要材料[1,2].
作者:张立丽;夏凤琴;王冠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它是多发性神经病中的一种类型,除广泛侵犯的神经干及末梢外,还累及神经根、颅神经等.
作者:陈豫红;杨红梅;张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患者,女,30岁,已婚,G3P3,两年前行输卵管绝育术,因突然腹痛、腹泻2d,在门诊给予止泻、输液,对症治疗无效,且腹痛加剧,即住院治疗,查体:T37.8C,P110次/min,BP8/5.3kPa,发育正常,神清,精神差,面色苍白,急性病容,扶入病房,被动体位,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无力,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亢进,四肢发冷,呈休克状态,询问病史,LMP:1998年3月28日(经后2D余).
作者:赵惠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们设计了双囊气压止血肢带(以下简称双囊止血带)来代替单囊气压止血肢带,经过多次改进于1996年3月开始在四肢手术过程中应用,至2000年10月临床共应用104例,随机选择128例使用单囊止血带病人作对比观察,双囊止血带有明显的优越性,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飞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检验是内科系统中确定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准确的检验报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采集标本.采集标本是常规的护理工作.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并不简单,需要对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不断做出评价,现就影响标本采集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如下分析.
作者:笪素娟 刊期: 2002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1998-2002年我科收住4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39例,女9例.其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者30例,经抢救治疗好转者24例.总结以上经验,对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新娥;武秋凡 刊期: 2002年第15期
葡萄胎、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疾病等,是一组由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疾患,因其继发于妊娠故又称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1].当GTD和正常妊娠时,体内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含量升高,为了解GTD病人β-HCG及游离β-HCG(free-HCG,Fβ-HCG)的变化,我们对GTD病人测定了上述二种不同的HC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平;金玮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慢性胃炎症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通过很多研究能看出这种病在人口中占很高的比率,对老百性的健康影响很大.病情在时虽然不是很重,但也影响生活和劳动,如不得到治疗会引起病变.所以胃病治疗一直得到卫生行业的关注.
作者:陈翠;武南;赖青贤;牟之新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患者,31岁,于3天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烧而来院就诊,患者孕2,产1,月经不规律,约50-60天为1周期,无阴道流血.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未见瘀血斑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胆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不移动,直径约有8.0×6.0cm大小,有触痛,质较硬,有波动感,表面光滑.
作者:高良友 刊期: 200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