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外孕B超误诊为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高良友

关键词:
摘要:患者,31岁,于3天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烧而来院就诊,患者孕2,产1,月经不规律,约50-60天为1周期,无阴道流血.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未见瘀血斑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胆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不移动,直径约有8.0×6.0cm大小,有触痛,质较硬,有波动感,表面光滑.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造血

    自从1973年Jaffe等首先成功的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来,由于其来源充足,取材、操作方便,而且是人的内皮细胞(EC),在功能上比动物实验所得的内皮细胞更符合人体,因此,已成为内皮细胞体外实验的主要材料[1,2].

    作者:张立丽;夏凤琴;王冠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它是多发性神经病中的一种类型,除广泛侵犯的神经干及末梢外,还累及神经根、颅神经等.

    作者:陈豫红;杨红梅;张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观察

    目的:采用动态监测血压的方法评价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谷峰比值.方法:多中心开放试验,服用安慰剂2周后舒张压≥95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用北京降压0号每日1-2片共8周,采用SPACELAB90706动态血压仪监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并进行谷峰比值的计算.结果:坐位血压降压有效的75例病人完成了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全天收缩压下降17.6mmHg,全天舒张压下降12.6mmHg.收缩压的谷峰比88.9%,舒张压的谷峰比73.3%.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北京降压0号每日一次服药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并维持24小时疗效.

    作者:吴彦;孙宁玲;卢熙宁;李蕾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106例肺部空洞(空腔)性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分析我院近30年来资料完整明确诊断为肺部空洞或空腔性病变106例患者的放射学征象,以期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作者:张丽红;冷久成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鼻饲饮食的护理

    在一部分病人中,鼻饲给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鼻饲给养方法不当,可引起病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胃破裂等并发症.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做好如下护理.

    作者:张文萍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深圳市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其实施效果,评价其对区域结核病疫情的影响.方法:总结专业技术体系的运作的做法和资料,1991、2000年的流行病调查资料及近三年的结核菌耐药监测.结果:从1993年至2001年,外来人口.涂阳肺结核治愈率96.3%;1991-2000年我市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55.9%,外来人口涂阳患病率下降38.6%.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结核病控制是控制区域结核病疫情的重要部分.

    作者:谭卫国;杨应周;罗育希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静脉注射应掌握合适的滴速

    临床上因静脉注射过速,药物的浓度过高等原因而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例子并不少,严重的甚至使患者致死.下面就甘露醇和三磷酸腺苷(ATP)因注射过速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作者:李岩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伴发听力下降1例

    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59岁,因咽痛、咳嗽、咳痰伴发热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因受凉出现咽痛,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波动于39.0-40℃之间,伴全身关节酸痛不适,头痛.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黄脓痰,痰粘稠不易咳出.无胸痛、气喘、呼吸困难、紫绀及咳铁锈色痰.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作者:李小玉;高庆江;张吉生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低磷血症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关系

    磷是全身组织重要组成要素,是合成ATP的源泉.低磷可导致ATP、2,3-DPG合成减少,致缺氧性肺动脉压进一步增高.低磷损害隔肌功能,促使呼衰发生和加重.本文分析了低磷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呼衰的关系,以探讨低磷在慢性肺心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为了寻求使用鲎试剂测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样品作150倍稀释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未见干扰作用,测试结果与家兔热原法一致:且均符规定.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秦继红;顾炳仁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本文随机抽取了近5年来就晚期肾功能衰竭行血透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与30例非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马洁葵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剖宫产术后产妇健康教育指导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人数越来越多,为了减少产妇痛苦,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必须做好健康教育指导,而我国目前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人们的保健意识大大增强,但健康教育仍滞后,特别是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健康教育较为薄弱,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实为重要.

    作者:王可清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是中药生产大国,中医药体系也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也就成为药品消费的又一增长点.由于中药材市场开放,市场法规尚不健全,必要的宏观控制未跟上,市场交易不规范,导致我国中药饮片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杨洋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宫外孕B超误诊为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患者,31岁,于3天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烧而来院就诊,患者孕2,产1,月经不规律,约50-60天为1周期,无阴道流血.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未见瘀血斑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胆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不移动,直径约有8.0×6.0cm大小,有触痛,质较硬,有波动感,表面光滑.

    作者:高良友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1998-2002年我科收住4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39例,女9例.其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者30例,经抢救治疗好转者24例.总结以上经验,对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新娥;武秋凡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腹腔镜诊治卵巢恶性肿瘤1 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中术后诊断符合率,术后腹壁穿刺孔肿瘤转移种植情况,并分析腹壁穿刺孔转移与病情恶化同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处理、肿瘤类型与期别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检查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达92.9%(13/14).卵巢上皮性癌腹腔镜手术后入路伤口转移和种植发生率为16.7%(2/12),主要发生在合并大量腹水的晚期患者,特别是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者更容易发生肿瘤转移和扩散.结论:腹腔镜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腹腔镜及气腹环境对卵巢癌生长和转移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刚;陈露诗;林铁成;陈蔚瑜;李光仪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浅谈肺癌病人的护理

    我科1997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住肺癌病人60例,>60岁老年男性占95%,其中鳞癌50例,未分化小细胞癌8例,腺癌2例.除3例死于全身衰竭,其余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延缓了生命,现就临床肺癌病人的护理工作经验浅谈如下.

    作者:娄彦玲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胸导管插管综合治疗淋巴道转移癌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通过10例实验犬经胸与经颈部胸导管插管,为经不同途径胸导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4例保存插管2 3个月,无乳糜胸、插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另外,经插管引流采集淋巴液,保存后回输,经插管化疗及检测淋巴液等研究,均为以后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可以推论临床应用胸导管插管引流及经胸导管插管化疗等是完全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张军;张维;王永亮;曹克宏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3例虹膜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严重眼外伤可致虹膜消失、晶状体甚至眼后部损伤,导致视功能减退,而给病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治疗上常需摘除晶体、切除前节玻璃体及行视网膜复位术,术后无虹膜和晶体的病人会出现畏光和视功能障碍,通常会二期植入带虹膜型的人工晶体改善病人的视力情况,笔者于2001年7月-200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进修期间,参与了3例带虹膜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前节玻璃体切割术的病人的护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玲;曾继红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爱西特片合并心肝宝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治疗慢性肾功衰竭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衰竭患者1400例,按衰竭程度及是否血透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3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爱西特片,每天3次,每次5片;心肝宝胶囊(主要成份为冬虫夏草)每天3次,每次5粒;①慢性肾功衰竭氮质血症期630例:实验治疗组430例,对照组200例;②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组570例:实验治疗组370例,对照组200例;③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200例:实验治疗组110例,对照组(单纯血透)90例.观察指标:血肌酐,尿酸,BUN,K+,Na+,C1,Mg++,血色素,血压及自觉症状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6个月的实验治疗,慢性肾功衰竭氮质血症,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及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部分指标明显改变(P<0.05),对慢性肾功衰竭氮质血症及尿毒症期病人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6%,64%,血液透析的病人减少了透析次数.结论:爱西特片合并应用心肝宝胶囊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衰竭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慢性肾功衰竭早期即氮质血症期的病人疗效好.

    作者:李子龙;任青;严海东 刊期: 2002年第1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