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林;董义国
计算机辅助影像导航技术(Computer-assisted image-guided techniques),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Frameless stereotactic guidance techniques),是指借助计算机处理术前术中的影像信息,通过注册解剖标记点形成虚拟的三维影像,从而明确解剖关系并即时引导手术操作的一类技术[1,2,5,12,14,18].
作者:宋哲明;倪斌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磷是全身组织重要组成要素,是合成ATP的源泉.低磷可导致ATP、2,3-DPG合成减少,致缺氧性肺动脉压进一步增高.低磷损害隔肌功能,促使呼衰发生和加重.本文分析了低磷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呼衰的关系,以探讨低磷在慢性肺心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热压伤病人168例,其中手热压伤132例,我科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重度手热压伤创面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福兴;刘拱喜;韩兴海;邹瑞丽;王强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传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它是多发性神经病中的一种类型,除广泛侵犯的神经干及末梢外,还累及神经根、颅神经等.
作者:陈豫红;杨红梅;张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采用TRIFIX固定胸椎防止术后胸椎不稳,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在上、中段胸椎骨折和胸椎肿瘤切除术后,采用TRIFIX固定胸椎,同时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18例患者照片示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加重情况,随访3-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照片示胸椎横突融合良好.术后便于护理和早期康复锻炼.结论:采用TRIFIX固定胸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的方法.
作者:朱立新;靳安民;李奇;刘成龙;陈兵 刊期: 2002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1998-2002年我科收住4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39例,女9例.其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者30例,经抢救治疗好转者24例.总结以上经验,对门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新娥;武秋凡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全脊柱截骨矫治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根据后凸角度采用一次性多平面全脊椎截骨,应用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固定,对后凸角度矫正率,截骨融合率,内固定结构稳定性进行随访统计.结果:31例得到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73°,术后凸角度平均为12°,截骨融合率96.7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83.56%;无1例发生断钉、断棒及联接结构松脱.结论:采用改良USS椎弓根梯形框架内固定系统固定,因内固定坚固,增加了脊椎融合率,同时亦提高了后凸角度矫正率,脊柱恢复生理曲度.
作者:高吉昌;贾全章;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们设计了双囊气压止血肢带(以下简称双囊止血带)来代替单囊气压止血肢带,经过多次改进于1996年3月开始在四肢手术过程中应用,至2000年10月临床共应用104例,随机选择128例使用单囊止血带病人作对比观察,双囊止血带有明显的优越性,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飞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出院患者的随访,了解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峰浓度在发生心脏事件与未发心脏事件患者之间的区别,探讨血清cTnI峰浓度在AMI患者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浓度,成功随访88例存活出院病人中的64例患者,按心脏事件的发生分组,比较两组的血清cTnI峰浓度.结果:心脏事件组的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高于非心脏事件组(P=0.0175).非心脏事件组中,急诊再灌注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高于未急诊再灌注者(P=0.044).心脏事件组中,未急诊再灌注者血清cTnI峰浓度与急诊再灌注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865).心脏事件组的年龄更大(P=0.0006),女性比例更多(P=0.04).梗死部位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不大(P>0.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峰浓度明显长高者,其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非心脏事件病人中,急诊再灌注者血清cTnⅠ峰浓度明显升高.急诊再灌注对心脏事件病人的血清cTnI峰浓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铸;叶萍;陈叶芳;张寄南;杨志健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5月,将卡孕栓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序惯用于早孕晚期终止妊娠50例,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爱;徐金英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笔者在临床应用奥利达治疗因颅脑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精神障碍,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军;范志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中术后诊断符合率,术后腹壁穿刺孔肿瘤转移种植情况,并分析腹壁穿刺孔转移与病情恶化同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处理、肿瘤类型与期别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检查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达92.9%(13/14).卵巢上皮性癌腹腔镜手术后入路伤口转移和种植发生率为16.7%(2/12),主要发生在合并大量腹水的晚期患者,特别是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者更容易发生肿瘤转移和扩散.结论:腹腔镜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腹腔镜及气腹环境对卵巢癌生长和转移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刚;陈露诗;林铁成;陈蔚瑜;李光仪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患者,31岁,于3天前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烧而来院就诊,患者孕2,产1,月经不规律,约50-60天为1周期,无阴道流血.体质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未见瘀血斑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胆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不移动,直径约有8.0×6.0cm大小,有触痛,质较硬,有波动感,表面光滑.
作者:高良友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为了寻求使用鲎试剂测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样品作150倍稀释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未见干扰作用,测试结果与家兔热原法一致:且均符规定.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秦继红;顾炳仁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院门诊从1998年10-2000年12月,对1676例患者采用药物流产,体会如下.
作者:张苏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校于2001年1月-2001年7月,应用加味桂苓胶囊治疗治疗乳腺增生60例并随访,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辉;张蔚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我院自1996年-2001年1月收治8例胸腹联合伤病人,均手术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晓洪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失明.现就我院1997-2001年间收治的105例分析如下.
作者:葛胜利;霍昭;边红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病程中凝血分子标记物血浆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D-二聚体(D-D)的血浆水平,其中33例2周(10-14天)后复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F1+2水平显著增高(2.62±1.24-1.12±0.38nmol/L,P<0.001)、D-D也显著增高(2.09±0.82-0.95±0.43mg/L,P<0.001).复查33例,F1+2(3.78±1.71nmol/L,P<0.01)D-D(2.70±0.88mg/L,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入院时比较明显升高.结论:急性期脑梗死凝血功能的变化可以通过检测F1+2、D-D有所反映.
作者:徐忠平;刘振华;刘兰平 刊期: 2002年第15期
患者,男,62岁,工人.因左上腹隐痛、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2月入院.既往有10余年慢性胃炎病史.入院后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1.5×1.5cm的向腔内突起息肉样肿块,取活检为中分化腺癌遂转外科手术.
作者:黄梅芳;郑红霞;罗贤勇;张建坤 刊期: 200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