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焕芬

关键词:
摘要:在整体护理的指导下,我们对腹部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存在着两大问题,因此,我们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促进术后康复,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更注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氟喹诺酮类及丁胺卡那联用治疗外科顽固性感染

    本院从1997年-1999年间对顽固性感染患者20例,经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后选用氟喹诺酮类及丁胺卡那联合应用,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作者:陈新中;马东林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丹参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与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的抗肝纤维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丹参、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治疗后各组的血清ALT、肝组织HyP含量、肝脏病理以及血清TGF-α、IL-6及肝组织内SOD、MDA含量的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病理对照组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肿胀,肝细胞点状坏死,广泛脂肪变性,灶性炎细胞浸润,肝小叶间和中央静脉周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汇管区及界板区纤维组织增生,有假小叶形成;丹参组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未见明显的假小叶形成,血清ALT、肝组织中Hyp、MDA含量低于病理对照组;SOD高于病理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或p<0.01.结论:丹参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 α、IL-6,减少胶原组织的合成及其促进自由基清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崔东来;姚希贤;姚金锋;郭煜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产后血肿的防治及护理

    阴道血肿是软产道损伤的一种,主要表现是内出血或者外出血,严重的引起产妇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应给予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正确处理.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1月-2002年1月共计分娩3986人,产道血肿40例(发病率1%)40例血肿均为初产妇,平均年龄26岁,小24岁,>30岁1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450g,>4000g者2例,对于40例血肿发生的时间、原因、部位主要相关因素和分娩方式分析见表1.

    作者:葛长青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思路

    1曲美他嗪的作用1.1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曲美他嗪是一种哌嗪类衍生物,抗心绞痛效果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硝酸盐类药物相似.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是通过增加氧供和/或降低心肌耗氧而起作用,而曲美他嗪并不影响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不降低外周血管和/或冠脉阻力,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也不影响传导.

    作者:王达理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病与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老年心功能异常的急性胆道手术患者也愈来愈突出,我院自1999年1月至今共行重、危、急胆道手术的麻醉1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世明;扬国中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药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流变学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富含脂肪等食物增加,加之交通工具发达,体育锻炼减少等因素,致使高粘滞血症在中老年人中日益增多,如不及时纠正治疗,会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脑梗塞等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几年我们应用血栓通、脉络宁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治疗高粘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红;邱作成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影像学图示致诊断错误2例

    例1,患者因左耳流脓伴听力下降18年入院.查体:左外耳道内见肉芽样组织伴脓性分泌物.CT检查示:左侧鼓室至乳突见软组织影,周围骨质密度增高,与软组织相连,骨质呈虫蚀样.CT诊断:胆脂瘤型中耳炎(左).入院后行左乳突根治术见:左外耳道内段存大量腐烂的棉絮样物,伴脓性分泌物,鼓室、鼓窦入口扩大,粘膜上皮化,未见明显胆脂瘤.

    作者:潘俊刚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部分患者在治疗时已存在着目前形态学诊断技术所不能确定的转移,即微转移(Micrometastases).早期认识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病理检查难以发现淋巴结微转移.随着近年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途径.

    作者:孙振青;周岩冰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剖宫产麻醉处理

    我院于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5例重度妊高征伴急性心功能不全急诊剖宫产患者.现将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处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凤云;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丽珠星分散片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临床评价

    我院儿科于2001年2月-2001年12月应用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提供的丽珠星分散片治疗120例咽炎、急性扁桃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效果良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夏木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治疗稽留产及死胎引产的疗效观察

    本文作者采用此配伍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引产,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为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98年1月-199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稽留流产30例及死胎25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年龄20-43岁,平均31.5岁,稽留流产均为未产妇:孕6-16周,其中12周以内20例,12孕周以上10例,子宫大小均<停经日期,子宫大如孕80天,小如孕40天.

    作者:李瑞满;朱莉;王涛;田晶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中药薰蒸治疗腰椎肥大性脊椎炎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药薰蒸治疗仪治疗腰椎肥大性脊椎炎,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3-72岁,平均51.6岁;病程3周-11年不等(从有自觉症状算起);症状体征:腰背痛僵硬40例、压痛34例、沿坐骨神经放射痛7例;脊柱活动受限3例;X线表现:腰椎体唇状增生40例,形成骨赘及骨刺3例、椎间隙变窄9例.

    作者:李爱民;陈立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应用碘酊处理肝包虫残腔的体会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肝包虫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1.5.包虫位于肝脏,右叶22例,左叶8例.单房型12例,多房型18例.包虫囊大1815cm,小24cm,平均913cm,囊液多2500ml,平均350ml.

    作者:胡山;艾力夏提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特拉唑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亦不少见,目前临床上已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或前列腺增生,我科对136例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给予特拉唑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龙;张素琼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抗病毒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半乳糖多聚赖氨酸(Gal-PLL)作肝靶向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的反义R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EP4-aC)制备为Gal-PLLpCEP4-aC.将24只血清HBV DNA、HBsAg阳性的小鼠,随机等分为Gal-PLL-pCEP4-aC治疗组、Gal-PLL pCEP4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实验第1天尾静脉分别注射Gal-PLL-pCEP4-aC、Gal-PLL-pCEP4(100μ g/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实验治疗前后血清HBsAg变化和21天时血清HBV DNA、肝组织HBsAg、HBcAg改变.结果:Gal-PLL-pCEP4-aC治疗组7、14、21大时血清HBsA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1天时血清HBV DNA转阴率62.5%(5/8),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HBcAg表达较Gal PLL-pCEP4组和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而Gal-PLL pCEP4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用药后血清中HBsA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Gal-PLL-pCEP4组血清HBV DNA转阴1只(1/8)生理盐水组8只均未转阴.结论:肝靶向反义RNA能在乙肝转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的复制和抗原表达.

    作者:陈枫;郑素军;钟森;邓存良;廖国伟;王明勇;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浅谈护患互动式护理

    现代护理观强调患者的自我能力的恢复.护士的责任是帮助指导患者康复[1],并达到身心与社会完全融洽的良好状态.同时,也要靠患者自已的调节和培养.因此,变革护理理念,让患者参与到护理中来,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当前加强护理人员对现代护理理念的认识,深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卢会峰;刘兵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脾肿瘤5例报告

    我院自1980-2000年共收治的5例脾肿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5-58岁4例,73岁1例.临床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有时左上腹不适,不影响工作.饮食、睡眠、活动均正常.

    作者:姜田军;曲明;田成武;张卫国;杜英东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食(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餐具消毒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评价消毒效果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掌握餐饮单位消毒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998年-2001年对矿区60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宏峰;张申领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12例茎突综合征报告

    茎突综合征(Styloid syndrome)或称Eagle综合征于1937年首先由Eagle WW报道.它是由于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引起的咽痛、咽异物感、梗阻感、反射性耳痛、头痛等症状的总称.该症状复杂,表现多样,常误诊误治.现将1995-2001年我科诊治的茎突综合征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江萍;方如平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大学生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治疗方法和结果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病变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母婴途径.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一亿二千万人,并且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大学生是密集生活群体,乙型肝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传播现状调查资料比较少.

    作者:瞿红;王莹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