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维菌素治疗人面部螨虫皮炎的临床研究

秦小平;甘绍伯;许颖;赵俊英

关键词:伊维菌素, 螨虫, 皮炎, 治疗
摘要:目的:伊维菌素在国内外主要用于盘尾丝虫病、斑氏丝虫病及肠道寄生虫.现笔者用于治疗人面部螨虫皮炎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面部螨虫皮炎患者,每晚口服伊维菌素6mg,治疗5d;同时外用1%伊维菌素液.与20例口服灭滴灵(甲硝羟乙唑)0.2g,3次/d,同时外用5%灭滴灵膏,连续2W对照.结果:伊维菌素综合疗效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停药时分别为60%和15%;停药1W后治愈率和显效率为69%和31%.对照组治疗1W后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5%和30%,治疗2W后治愈率为10%,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40%.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伊维菌素除了用在治疗其它寄生虫,也是治疗面部螨虫皮炎的有效药物.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腿悬吊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55例报告

    我院自1990-2001年用单腿悬吊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55例,报告如下.

    作者:郝义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尼尔雌醇治疗卵巢衰竭后心血管病30例疗效探讨

    步入更年期后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减退,出现一系列的生理、病理的改变,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为普遍,应用外源性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的报道较多,但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报告甚少.广西猕猴动物试验的资料表明,尼尔雌醇能预防和抑制早期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孙新华;荣莉;魏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联合大剂量安定解救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有效解救方法.方法: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联合大剂量安定注射解救ATI20例患者疗效总结,并与既往常规大剂量安定和/或苯巴比妥治疗的4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组获得满意疗效:无1例死亡,预后佳,未见副作用:而常规治疗组3例死亡,1例有精神淡漠和轻微的定向障碍.结论:Na-DMPS联合大剂量安定对ATI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亚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盲目用药.方法:对198例ARI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0X)、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衣原体(CP)、沙眼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解脲支原体(UU)检测,检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果:ARI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呈CP(33.8%)>RSV(29.3%)>COX(17.7%)>MP(15.2%)>CMV(14.1%)>ADV(10.6%)>UU(5.6%)>CT(4.5%)捧列.对照组也有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但ARI组与对照组病原体分布情况(除CT和UU以外)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X2test,P<0.01-0.001).结论:临床ARI的主要病原体是CP、RSV、COX、CMV、MP、ADV,诊治ARI时应根据所感染的病原体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刘李承;薛承岩;邢志俐;张庆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目前,心理学在人文领域的迅速发展,日益使人们意识到心理状态对患者自身健康恢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可通过彼此相关的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中介机制来制约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病种之,一般是突发事件所致.

    作者:张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一氧化碳中毒诱发急性肾功衰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以突然昏迷4h而急诊入院.4h前,患者因在通风不畅、生有无烟煤炉的房间休息1夜.晨间起床时跌倒.随后即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急诊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以一氧化碳中毒(重度)收入院.即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急慢性肾病病史.查体:T36.5℃,P62次/min,R20次/min,Bpl6/10kpa,浅昏迷,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作者:潘亚良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QT间期离散度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特别是心室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在有适量的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并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组病理、生理症候群[1].CHF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丧失劳动力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孙连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原因及处理(附5例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常易误诊,且死亡率高.我院外科自1989-2000年共收治MVT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文;蔡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用臂丛联合硬膜外与脊麻作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对比分析阻滞效果和麻醉管理难易度.方法:45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臂丛联合硬膜外组(BE组,n=22)和臂丛联合脊麻组(BS组,n=23).臂丛阻滞两组均用0.25%比卡因1-1.5mg@kg1,容量0.5-1.0 m1@kg1;硬膜外用1.5%利多卡因2-2.5mg@kg1和0.25%布比卡因0.5-1.0mg@kg1,首次容量0.25-0.5 ml@kg1;脊麻用0.5%布比卡因0.2-0.25mg@kg-1,大容量控制在1.5ml以下,结果:局麻药首次应用剂量臂丛阻滞两组无明显性差异,硬膜外显著多于脊麻(P<0.01);阻滞平面硬膜外明显高于脊麻(P<0.05).麻醉作用起效、维持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作用完全率臂丛阻滞两组均为100%,硬膜外为77.3%,脊麻为100%.结论:两种联合阻滞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但术中麻醉管理臂丛联合脊麻法优于臂丛联合硬膜外法.

    作者:张元信;王振军;侯书健;于建华;赵冰;宋德胜;武春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肾创伤急诊CT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肾创伤急诊CT扫描的各种影像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从1993到2000年间在我院行CT检查的肾损伤患者44例,比较其影像表现、临床症状,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CT诊断与临床情况及手术所见相符的有41例,CT诊断准确率达93.2%.1例输尿管肾盂连接处(UPJ)损伤,首次CT检查未发现异常,于尿肿形成后才确诊.2例肾蒂损伤,术前CT平扫仅诊断肾损伤及肾前间隙血肿,未能提示肾蒂损伤.结论:急诊CT在发现肾损伤,估计其严重性并进行分型、区别肾包膜下及肾周血肿方面更敏感准确,且可以同时发现腹部其它脏器的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CT扫描为诊断肾损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禹纪红;徐均超;陈疆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术常见并发症分析

    我科于1990-1998年间共行管切开术156例,发生并发症13例,其中伤口出血3例,皮下气肿3例,纵隔气肿及气胸1例,急气肺水肿1例,呼吸聚停1例,拔管困难2例,脱管1例,吞咽紊乱1例.基本包括了气管切开术的常见并发症,下面结合实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付彩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常用胃病药物的服用时间选择

    1助消化药如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稀盐酸、干酵母、食母生、乳酶生、整肠生、双歧三联活菌片等,宜在饭时或进餐前后服用.应注意干酵母、食母生应嚼碎服.多酶片因片心内含胰酶,胰酶在中性或碱性环境时效力强,可被胃酸破坏,故不宜咬碎,或与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药物合用.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合剂,则禁忌与碱性药物合用.乳酶生、整肠生、双歧三联活菌片为活菌制剂不宜与抗菌药物合用.

    作者:左文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喉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现状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发现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趋势[1].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手术治疗,对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施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国内外学者看法比较一致,但对颈淋巴结No病例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自1993-1994年[2、3]提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应用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情况的判断以来,肿瘤外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改变了100年来肿瘤根治外科对区域淋巴结一律要作大面积广泛淋巴结及其附近组织手术切除,病人要作出功能牺牲的传统概念,即以微创手术取代部分传统性手术,提高手术技术,减少患者创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黎万荣;黄英;任正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0例小儿腹泻抗菌药物疗效分析

    我院儿科于99年10月-2001年1月所收治的腹泻患儿中,有粘液和(或)脓血便者60例.现对其药敏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重在总结分析抗菌药物的疗效与选择.

    作者:李金龙;罗金功;王慧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以发作性昏迷为表现的肝性脑病1例

    肝性脑病常在肝功能明显减退的基础上出现脑功能失调,而仅以发作性昏迷就诊者则少见,本文报道1例并探讨其发生机理.

    作者:李会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观察与分析

    我院从1995年开始对中、晚期鼻咽癌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现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曾琼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措施.现综述肠内营养配方类型、营养方式、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1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有完全膳食、不完全膳食和特殊膳食,根据病情、肠道耐受性、热量和氮需求量选择.完全膳食有:要素膳和非要素膳,要素膳无须消化或稍经消化即能吸收、残渣少、刺激性小,常用能全素;含七大营养物质,不含乳糖,每听提供2000Kcal热能.百普素:低脂,不含乳糖,为短肽链蛋白质.

    作者:曹胜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清NO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关系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信使,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N0是调节和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已有报道,但意见不一.为了探讨NO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05例患者血清N0水平进行测定,以期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戎利军;赵晓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由一次实验课的尝试谈实验教学的改进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能够直观明了地验证化学理论外,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辨别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及推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为了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笔者曾对多个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改进,本文利用了大量的实验现象对配合物的形成及性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强化了教学效果.

    作者:姜晓丽;焦志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双扁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1987年3月-1999年2月,我院根据胫骨髓腔两端大中间窄的解剖特点,采用双扁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少先;白孚生;皇甫树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