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I)发病不同时期、不同剂量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6例采用UK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发病不同时期、不同剂量UK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UK用量50万u、75-100万u、120-150万u的再通率在起病3小时内组分别为63.6%、77.3%、77.8%(P>0.05);在起病>3-6小时组分别为16.7%、25.6%、69.2%(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起病>6-12小时组分别为0、10.5%、16.7%(P>0.05).UK用量50万u、75-100万u、120-150万u的出血发生率分别是:2.%、11.9%、17%(前者较后两者低,P<0.05).结论:AMI起病3小时内,予UK50万u可达到有效的溶栓目的,且可减少出血并发症.而起病>3-6小时者,则宜予UK120-150万u方可达到有效的溶栓目的.
作者:张顺遂;冯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粘膜组织多胺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胃镜取检,对萎缩性胃炎、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多胺含量利用高压液相进行检测.结果:III型肠化的多胺含量与正常胃粘膜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类型足影响其多胺水平变化的关键;III型肠化的细胞增生较I、II型肠化更活跃.
作者:沈洪;吴伟;张和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34岁,工人,被电击伤后出现胸闷、心悸1天入院.查体:T36.2℃,P100次/分,R26次/分,BP17.3/10.7Kpa.意识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率100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6-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心脏超声未见异常.给予利多卡因、黄芪、维C静点,治疗1周后胸闷、心悸缓解,早搏消失出院.
作者:刘飞;周坤;苏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B-蜕皮激素(B-ecdysone)减轻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致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 P K)、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 D H)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EDS组血清C P K、GOT、L D H含量明显降低,血清和心肌MDA明显减少,全血和心肌GSH-Px明显增加,红细胞和心肌SOD亦明显增加.结论:B-蜕皮激素能减少缺血心肌酶谱的释放,表现出减轻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效应,机理在于B-蜕皮激素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胡友军;吴旭;洪波;徐力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术后镇痛足目前麻醉学科的一个新兴课题,它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的术后疼痛是一种自然现象的观点,是一种具有确切疗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沈华;蔡云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解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与四诊信息和有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南京、扬州、无锡地区863例慢性乙肝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维频数分析、卡方检验及判别分析.结果:慢性乙肝中医各证型间的年龄及发病季节无差异.中医各证型在慢性乙肝轻、中、重度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常规肝功检查对证型判断意义不大.从面目黄染、胁肋疼痛等四诊信息中筛选出对证型判别意义较大的指标24个,得各证型的判别函数式,根据判别函数式对各指标所属类别进行判别,对比原始数据的分类和判别函数据年判的分类,符合率在90%以上,对证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结论:本研究为中医证型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常洁;张长法;邱蔚蔚;潘雪飞;施斌斌;杨恭友;王磷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血管超声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动静脉阻塞性疾病安全、高效的方法.目前国外主要用于治疗心脏及外周动脉疾病,而静脉方面尚未见报道,国内开始时主要治疗外周动脉病变,近半年内发现治疗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作者:解远峰;于永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要做血象分析,其中自细胞总数、Hb倍受重视,但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绝对值却很少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把170例未经过任何治疗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象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发现他们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与正常人群参考值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这一变化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无关系.
作者:李兴武;张灯;李克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药学事业不断地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增加,药品品种增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库房的药剂人员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确保药品在贮存中不变质,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安全、有效的作用.
作者:于忠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本文统计了我院1999年5月-2000年5月期间95例脐带绕颈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5月-2000年5月期间分娩总数为650例,其中脐带绕颈者95例,发生率为14.6%.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95例脐带绕颈中,脐带过长(>70cm)者28例,占29.5%.脐带绕颈对产程及分娩的影响:95例中产程延长或停滞32例,占33.6%,剖宫产48例,胎吸助产18例,手术产率为58.%,其中48例剖宫产手术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31例,继发宫缩乏力11例,头盆不称6例.
作者: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9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中,近期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无前列腺素禁忌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片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共4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0人.
作者:樊秋云;侯仰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弹性固定牢固,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1997年11月至2001年2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英杰;李士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1-DH-TXB2和8-ISO-PGF2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11-DH TXB2和8-IS0-PGF2a.结果:血浆11-DH-TxB2和8-ISO-PGF2a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且各疾病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检测血浆11-DH-TXB2和8-ISO-PGF2a,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和血管舒缩状态,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剑;向成玉;邓正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余甘子果汁粉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家兔每天喂饲0.5g胆固醇,同时给予4g余甘子果汁粉,8周后处死.运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清脂质各指标采用酶法测定,全血黏度采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结果:余甘子果汁粉组与高胆固醇模型组相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明显缩小(p<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分别为:14.32±2.22 vs¨.70±1.73,p<0.05:1. 453±0.220 vs 0.740+0.107,p<0.01:1. 179±0.142 vs 1.650±0.155,p<0.01),磷脂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未达显著差异,血液粘稠度有所下降(高切:4.63±0.167 vs 4.43±0.025;低切13.69±1.030 vs 12.38±0.294;p<0.05).结论:余甘子果汁粉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脂代射和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关.
作者:董磊;王绿娅;王大全;杜兰平;潘晓冬;姚崇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基础上常常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本文通过对此类病例HBVDNA的检测分析发现,乙肝病毒HBVDNA的复制,对重叠感染的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有极大的影响,根据这种临床特点的变化,分析主要是病毒间干扰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育明;刘跃进;马继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990-2000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30例.经胃镜及X线钡餐,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男25例,女5例,年龄25-40岁,病程6个月-5年.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为上腹痛,时发阵痛,疼痛有规律可循,有的患者餐后痛加重,有的患者空腹疼痛为甚食后渐缓,嗳气返酸.主要体征足上腹部压痛.右上腹痛者多见,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细弦.
作者:王作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但阴道出血时间长足药物流产尚未解决的公认的主要问题和缺点.本文将早孕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突发大出血79例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渠力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的干扰素-a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的疗效、副作用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6月间诊断为ET经过干扰素-a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女各5例,就诊时中位年龄52岁(33-82岁).经过干扰素-a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无效(NR)3例;治疗12个月CR 5例,PR4例,NR1例.治疗有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均减少,脾脏缩小,出血及血栓均明显控制.随访1.5-2年,CR 5例,PR 4例,复发1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干扰素-a治疗ET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李庆山;毛平;王顺清;许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多发病,细菌学检查发现其主要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1].我们十2000年8月至2001年10月采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96例,并与青霉素疗效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增新;王志英;周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30例急性发作期和症状缓解期哮喘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LISA)法测定出白介素的浓度.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中IL-5浓度[(16.21±7.24)pg/m1],与缓解期哮喘患者血中IL-5浓度[(12.40±3.06)pg/ml比较,差别显著(p<0.05).缓解期患者IL-5浓度与正常人血中IL-5浓度[(9.45±0.73)pg/ml]比较,差别显著(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计数[(34.79±1. 94)×106]比较,差别显著(p<0.05).缓解期患者FOS计数与正常人EOS计数[(1.24±0.6)×106]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白介素-5可以趋化EOS浸润呼吸道,在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发作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
作者:韩守信;尤艳;韩晓梅;陈复辉;孙兆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