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影;曾令宏
目的:讨论清洁伤口预防感染的佳方案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1-4月份外科手术预防感染400份病历,进行了合理性评价,并对其使用频率高、常用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氧氟沙星、氨氯西林、头孢唑林5种抗菌药物共269份病历,运用药物经济学低费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5种用药方案,氧氟沙星是佳用药选择,其次为头孢曲松.结论:外科清洁伤口预防感染存在不合理现象,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合理选药,以小的成本获得大的效益.
作者:蔡长春;李景苏;王虎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科设有床位42张,有四个专业:肿瘤、内分泌、血液、神经内科,由于专业病种复杂,所以临床用药也复杂多样,为了加强输液管理,我院从1998年12月开始建立了输液卡,经过2年的使用,收到了很好效果,总结经验如下.1 资料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输液11570人次,其中肿瘤10090人次,神经内科760人次,血液、内分泌720人次.
作者:刘彦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作用并进一步观察IL-1 β是否通过诱导N0产生发挥作用的.方法:所有实验使用雄性Wistar大鼠(5-7周龄,体重170-230g),无菌条件下原位胶原酶灌注肝脏分离肝细胞.观察IL-1 β的细胞毒性作用(对肝细胞LDH释放的影响),以及IL-1β诱导产生的NO是否参与了这一作用.结果:IL-1β显著促进了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LDH的释放,这种作用是剂量和时间依赖的;IL-1β剂量和时间依赖地诱导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L-Arginine(NO合成底物)显著促进了IL-1β刺激的NO产生,L-NMMA和L-NAME(iNOS抑制剂)完全抑制了IL-1β刺激的NO产生;IL-1β诱导的N0产生不影响IL-1β对肝细胞LDH释放的促进作用.结论:IL-1β对于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而其诱导产生的NO没有参与这一作用.
作者:张忠涛;王宇;奥村忠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sdrome MODS),即继发于某种严重的损伤,如创伤、感染、烧伤、异物吸入、多次输血、肺挫伤和胰腺炎等之后发生的一个以上器官功能改变.功能不全可包括一个器官的完全衰竭(如少尿肾衰)或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一个器官的化学性衰竭(如血肌酐水平升高).
作者:徐庆;宋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拓宽护理信息系统的服务范围,使护理科研数据处理自动化、规范化.方法:以国内医院微机应用特点为依据,借鉴了国内外许多数据处理软件的优点,突出了临床、护理科研究院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式,采用编译的TurboPascal语言设计.结果:所有功能集成于一个运行环境中,使护理人员勿需培训即为容易掌握使用,为分析各种科研数据、病人实验数据资料以及辅助护理诊断分类等,提供了一个现代化工具.结论:可作为护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杨帆;郭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寻求一种无痛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的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利多卡因配伍山莨菪碱、芬太尼分别在宫颈注射与静脉注射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5例中,初孕妇178例,年龄16-31岁,妊娠在6-10周.方法:先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芬太尼0.05mg,然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钳夹宫颈前唇,在宫颈作放射状缓慢注射2%利多卡因5ml,注射深度达宫颈内口水平,约2min后,按常规进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
作者:李平安;丁慧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总结在院5年收治大肠癌493例,其中直肠癌217例,直乙交界癌64例,乙状结肠癌102例,分别占同期大肠癌的44.02%、12.98%和20.68%.行Miles手术96例,占直肠癌病人的44.24%.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者103例,因此而保留肛门者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47.46%.同期手法吻合76例,占直肠癌、直乙交界癌的27.05%.结果:吻合器组病人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较手法吻合组症状重且持续时间长.结论: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吻合口位置(吻合口距肛门的距离)及吻合器的吻合方式有关.我们认为吻合器双排水平交错排列的吻合钉制作了一与肠管纵轴呈直角关系的吻合口,该吻合口不能随肠蠕动扩张,是产生排粪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康里;金岚;王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肺栓塞(PTE)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并发症.PTE是内源性、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栓子是否引起肺梗塞,是由受累血管的大小,阻塞范围及支气管动脉供给血流的能力及阻塞区通气的适当与否决定的.对此病认识不足常被忽视而漏诊、误诊,治疗亦不合理,因此提高PTE诊疗水平是临床极为迫切的问题.
作者:王兰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住院的C0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道MRS感染的流行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99-2000年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0PD合并下道呼吸道MRS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插管的患者更易发生MRS感染.万古霉素对MRS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磷霉素等对MRS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特别是入重症监护病房和插管患者合并MRS感染的发生率升高,故临床医生要提高对MRS感染的警惕性,选用敏感药物以尽快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死亡率.
作者:崔瑗;张洪玉;张杰;郭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云南白药是祖国著名的中成药之一.为曲焕章之秘方,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是外伤的常用药.通过近几年来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证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冠心病、乙型肝炎等,另外也可用以下常见几种疾病.
作者:杨世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前小儿偏食、厌食、多汗的状况处处可见,有些小儿还伴有异食,比如吃纸张、毛线、头发、泥土、烟头等,令人吃惊,令家长担心.过去小儿食欲低下,多以躯体疾病着手探查.而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发现,人体缺少微量元素锌和钙也可引起偏食、厌食及多汗,经服用锌钙特治疗小儿偏食、厌食、多汗20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青;初晓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脑梗塞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致残率很高,在药物治疗同时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及运动机能得到大可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1 临床资料2000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脑梗塞患者52例(均由CT证实),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小年龄34岁,大年龄86岁,平均59岁,左侧肢体瘫痪27例,右侧肢体瘫痪25例,意识障碍1例.
作者:于玲艳;王钦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达1亿多,但真正得到控制的约不足10%,而血压越高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越高,故理想地控制血压才能保证高血压患者日常的工作学习.自2000年以来,我们选用硝苯吡啶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广凤;郁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试验药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mg/次,静滴,Qd;对照药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500mg/次,静滴,Bid;两组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和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0.0%、88.33%与33.33%、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9%和70.5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38.33%.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作者:戴鸿禧;鲍永霞;白秀萍;李家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担负着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声誉.目前我院急诊科正处于依赖型会诊模式向自主型急诊模式转型时期.旧的运行机制显得明显落后了,亟待改革.今年我院首届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院急诊的转型与改革注入了活力,院长及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极为振奋人心,医院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改革氛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良机,大胆改革.
作者:姚越苏;钱传云;黄耀山;许汪斌;袁曼萍;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应,探讨Kupffer细胞活性在免疫性肝损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ip lmg·kg1BCG,7天后ip 0.2mg·kg1LPS,6h后处理动物),同时一次性给予20mg·kg1GdCl3.测定sALT、sGST活性及肝组织GSH含量;PT-PCR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在肝组织中mRNA的丰度;免疫组化学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TNF-alpah mRNA表达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显著下调;GdCl3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降低血清ALT、GST水平,升高肝中GSH含量,改善组织损伤.结论:Kupffer细胞选择性阻断剂GdCl3能明显保护免疫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Krpffer细胞活性,减少TNF-alpha释放及肝细胞的凋亡有关.提示Kupffer细胞活性在肝损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虹;黄杰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初步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曾经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年龄24-38岁,未婚7例,已婚35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痛,其中原发不育6例,仅有性交痛者5例,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正常,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
作者:罗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可使产妇子宫胎盘血流量降低,导致缺氧及酸中毒,而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液体输入既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又对母婴的生化代谢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国琴;张小庆;俞娟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们自1999-2001年采取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8-56岁,病程1周到6个月.初发29例,33例曾用激光、冷冻、阿昔洛韦及聚肌胞治疗后2-4次复发.2 治疗方法2.1 用液态氮冷冻疣体,复发者反复冷冻,配以转移因子针剂2mg肌注,2日1次,一般肌注1-3个月.
作者:马兰;叶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笔者采用齐刺加龙虎交战手法为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68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27-48岁,发病时间12天至2年.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而求助于针灸治疗.2 治疗方法:取穴:一侧腰腿痛者取病侧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点,双侧痛者取两侧压痛点,配穴取第一腰椎、第二腰椎华佗夹脊穴.
作者:杨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