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配伍山莨菪碱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李平安;丁慧青

关键词:
摘要: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寻求一种无痛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的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利多卡因配伍山莨菪碱、芬太尼分别在宫颈注射与静脉注射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5例中,初孕妇178例,年龄16-31岁,妊娠在6-10周.方法:先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芬太尼0.05mg,然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钳夹宫颈前唇,在宫颈作放射状缓慢注射2%利多卡因5ml,注射深度达宫颈内口水平,约2min后,按常规进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后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伴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塞伴ST段压低患者分为两个组,一组: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已恢复正常,二组: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压低未恢复至正常.比较两组间肌酸激酶(CK)峰值、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瘤、Holter记录复杂室性早搏(Lown Ⅲ-V)以及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二组CK峰值、室壁瘤、复杂室性早搏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一明显高于一组(2286±849u/Lvs 1534±605u/L,P<0.01,50.0% vs 27.3%,p<0.05,64.7%vs 40.9%,p<0.05,17.6%vs 6.8%);而LVEF明显低于一组(0.35±0.16vs,0.50±0.21p<0.05).结论: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持续性压低的患者预后可能比ST段恢复正常的患者差.

    作者:黄春涛;石延科;张云梅;邓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误诊为食管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女性,48岁,因进食阻挡感6年,加重4天于2001年9月20日入院.6年前患者逐渐感到进食有阻挡感,以进固体食物时明显,伴腹胀、返酸、偶有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见食管下段长约8cm的充盈缺损,钡剂通过缓慢,粘膜中断、破坏,管壁僵硬一直延续至贲门处,诊为食管癌,胃镜检查亦诊为食管癌,病理活检见可疑癌细胞.

    作者:于立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淑润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淑润(α-2a型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35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淑润治疗组140例,光热治疗组122例,淑润结合光热治疗94例,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6个月观察复发.结果:①对宫颈糜烂Ⅰ、Ⅱ度,颗粒型,单纯型,3种治疗方法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②宫颈糜烂Ⅲ度及乳头型糜烂,淑润治疗与光热治疗无差异(P>0.05),而淑润结合光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淑润治疗组及光热治疗组(P<0.05);③淑润治疗组复发率(8.6%)与淑润结合光热治疗组复发率(8.54%)间无差异(P>0.05),它们均较光热治疗复发率(15.15%)明显降低(P<0.01);结论:淑润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确、副作用小、方便易行,且复发率低,以此可以替代光热治疗,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彭慧霞;段钊;刘明;寸伟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病,病程长,季节性强,护理困难,为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有重要意义.现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过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5-60岁,好转28例,死亡2例住院天数10-30天.2 护理体会①环境:应注意清洁消毒,严格控制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病区管理,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病区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1-2次/d,物体表面、地面用1%过氧乙酸擦拭1-2次/d.加强吸氧装置的消毒,使用一次性鼻塞管.

    作者:汪海燕;白丽娜;马萍;黄东宏;卢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临床输液使用输液卡的体会

    我科设有床位42张,有四个专业:肿瘤、内分泌、血液、神经内科,由于专业病种复杂,所以临床用药也复杂多样,为了加强输液管理,我院从1998年12月开始建立了输液卡,经过2年的使用,收到了很好效果,总结经验如下.1 资料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输液11570人次,其中肿瘤10090人次,神经内科760人次,血液、内分泌720人次.

    作者:刘彦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抗双链DNA抗体与肾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是否平行.方法:对抗ds-DNA抗体阳性者33例及阴性者24例,分别比较其肾外表现如发热、皮肤损害、关节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情况.结果:抗ds-DNA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大多数肾外表现差别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不平行,不能作为评判SLE肾外损害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不能根据肾外表现的轻重来判断肾损害的情况.

    作者:朱国兴;陆春;刘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感冒(风热证)120例临床观察

    抗病毒口服液是河北恒利集团制药公司生产的中药口服液,由板蓝根、生石膏、白芦根、生地黄、毛知母、石菖蒲、广霍香、郁金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风热征).中医认为,风热证是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

    作者:王虎军;刘汾;刘丽萍;宋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试验药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mg/次,静滴,Qd;对照药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500mg/次,静滴,Bid;两组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和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0.0%、88.33%与33.33%、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9%和70.5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38.33%.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作者:戴鸿禧;鲍永霞;白秀萍;李家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吻合器致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直肠切除术后排粪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总结在院5年收治大肠癌493例,其中直肠癌217例,直乙交界癌64例,乙状结肠癌102例,分别占同期大肠癌的44.02%、12.98%和20.68%.行Miles手术96例,占直肠癌病人的44.24%.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使用吻合器者103例,因此而保留肛门者占同期大肠癌病人的47.46%.同期手法吻合76例,占直肠癌、直乙交界癌的27.05%.结果:吻合器组病人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较手法吻合组症状重且持续时间长.结论: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术后出现排粪功能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吻合口位置(吻合口距肛门的距离)及吻合器的吻合方式有关.我们认为吻合器双排水平交错排列的吻合钉制作了一与肠管纵轴呈直角关系的吻合口,该吻合口不能随肠蠕动扩张,是产生排粪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康里;金岚;王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Kupffer细胞抑制剂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应,探讨Kupffer细胞活性在免疫性肝损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ip lmg·kg1BCG,7天后ip 0.2mg·kg1LPS,6h后处理动物),同时一次性给予20mg·kg1GdCl3.测定sALT、sGST活性及肝组织GSH含量;PT-PCR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在肝组织中mRNA的丰度;免疫组化学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TNF-alpah mRNA表达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显著下调;GdCl3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降低血清ALT、GST水平,升高肝中GSH含量,改善组织损伤.结论:Kupffer细胞选择性阻断剂GdCl3能明显保护免疫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Krpffer细胞活性,减少TNF-alpha释放及肝细胞的凋亡有关.提示Kupffer细胞活性在肝损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虹;黄杰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亚型转化和去分化对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及浸润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机理及预后.方法:复习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资料及文献,总结伴有亚型转化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伴有亚型转化的患者平均复发次数高于非亚型转化患者但生存时间较长.结论:亚型转化使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复发次数增加而不影响生存期.

    作者:屈翔;王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文对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病人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胆囊切除术(OC)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作比较观察,以了解两种术式对老年人循环影响的时限和程度差异.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全组均为诊断明确,拟行择期胆囊切除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ASA Ⅰ-Ⅱ级.LC组20例,男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4岁.

    作者:顾陈怿;蔡云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肝脓肿

    本文介绍我院采用超声普通线阵探头引导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20例.介绍基本操作方法、治疗效果,说明采用此方法治疗肝脓肿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替代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1 使用仪器日本Aloka SSD-256实时灰阶超声,普通线阵探头,频率3.5MHz.

    作者:孙启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金葡液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金葡液注射液(恩格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多肽、十八种氨基酸和凝固酶组成,经证实,该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临床广泛应用,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文就金葡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1 金葡液的药理作用1.1 促进骨骼发育:正常情况下,血清中AKP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在成骨过程中又起着一定的作用.血清AKP的活力能反映体内的骨代谢率和成骨作用的程度.

    作者:王文习;李景苏;许剑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心病心衰的营养支持治疗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肺心病心衰病人的治疗价值.方法:52例肺心病心衰病人中23例结合TPN进行抗心衰治疗,与29例常规抗心衰治疗者在临床有效率、心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方面进行比较.结果:TPN组临床有效率91.3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0.11%,差异显著.心功能改善方面,TPN组心率,心血排量,心脏指数,肺毛压,总外周阻力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显著.结论:营养支持可改善肺心病心衰病人的营养状态,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敬;付研;田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PTE)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并发症.PTE是内源性、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栓子是否引起肺梗塞,是由受累血管的大小,阻塞范围及支气管动脉供给血流的能力及阻塞区通气的适当与否决定的.对此病认识不足常被忽视而漏诊、误诊,治疗亦不合理,因此提高PTE诊疗水平是临床极为迫切的问题.

    作者:王兰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先天性巨结肠并发重度小肠结肠炎、肠造瘘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术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小肠结肠炎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结肠炎,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行回肠末端双管造瘘术是解除肠梗阻的理想选择.因此,对此类危重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症及病情变化,有效维持造瘘口的功能,自制灌肠管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法,细致的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工作,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通过医护协作,科学诊治,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

    作者:肖小娥;王婉秋;周红霞;王红梅;曹萍;陈久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锌钙特治疗小儿偏食、厌食、多汗20例疗效观察

    目前小儿偏食、厌食、多汗的状况处处可见,有些小儿还伴有异食,比如吃纸张、毛线、头发、泥土、烟头等,令人吃惊,令家长担心.过去小儿食欲低下,多以躯体疾病着手探查.而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发现,人体缺少微量元素锌和钙也可引起偏食、厌食及多汗,经服用锌钙特治疗小儿偏食、厌食、多汗20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青;初晓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初步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曾经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年龄24-38岁,未婚7例,已婚35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痛,其中原发不育6例,仅有性交痛者5例,所有病人肝、肾功能正常,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

    作者:罗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5例复合妊娠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复合妊娠,即宫内并宫外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双胎妊娠,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89年1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保胎成功,足月分娩.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例病例中,年龄大32岁,小22岁;停经长68天,短40天;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例,输卵管峡部妊娠2例;腹腔积血多1800ml,少500ml;1例为人工流产术后9天下腹部剧痛并晕厥,2例宫内妊娠流产并宫外孕破裂,2例宫外孕破裂手术后并宫内妊娠保胎成功;术前明确诊断3例,误诊2例.

    作者:王司娥;蒋景云;从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