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淑润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彭慧霞;段钊;刘明;寸伟新

关键词:淑润栓, 宫颈糜烂
摘要:目的:探讨淑润(α-2a型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35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淑润治疗组140例,光热治疗组122例,淑润结合光热治疗94例,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6个月观察复发.结果:①对宫颈糜烂Ⅰ、Ⅱ度,颗粒型,单纯型,3种治疗方法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②宫颈糜烂Ⅲ度及乳头型糜烂,淑润治疗与光热治疗无差异(P>0.05),而淑润结合光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淑润治疗组及光热治疗组(P<0.05);③淑润治疗组复发率(8.6%)与淑润结合光热治疗组复发率(8.54%)间无差异(P>0.05),它们均较光热治疗复发率(15.15%)明显降低(P<0.01);结论:淑润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确、副作用小、方便易行,且复发率低,以此可以替代光热治疗,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了解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阻遏作用.方法:实验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SHR大鼠分为SHR对照组和丹参治疗组.药物组经灌胃12周后,观察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左室心肌中的Ⅰ、Ⅲ型胶原的改变.结果:SHR组LVMI、Ⅰ型和Ⅲ型胶原较WKY组显著升高(P<0.05),而丹参治疗组各指标均较SHR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具有预防和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

    作者:唐忠志;唐瑛;郑智;任大宏;王启全;陈文敏;付立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临床输液使用输液卡的体会

    我科设有床位42张,有四个专业:肿瘤、内分泌、血液、神经内科,由于专业病种复杂,所以临床用药也复杂多样,为了加强输液管理,我院从1998年12月开始建立了输液卡,经过2年的使用,收到了很好效果,总结经验如下.1 资料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输液11570人次,其中肿瘤10090人次,神经内科760人次,血液、内分泌720人次.

    作者:刘彦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胰头炎症误诊为胰头癌1例

    患者女性,31岁,右上腹间断隐痛半年,无痛性进行性黄疸1周.无畏冷发热,体重稍减轻,食欲差,小便黄,大便尚可.体检:T37℃,P76次/分,Bpl10/80mmHg,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于2001年5月23日入院.

    作者:黄治华;柳畅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诊模式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初探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科室,担负着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声誉.目前我院急诊科正处于依赖型会诊模式向自主型急诊模式转型时期.旧的运行机制显得明显落后了,亟待改革.今年我院首届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院急诊的转型与改革注入了活力,院长及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极为振奋人心,医院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改革氛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良机,大胆改革.

    作者:姚越苏;钱传云;黄耀山;许汪斌;袁曼萍;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艾炙少腹治疗女性盆腔炎随访96例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少数由急性盆腔炎演变而成,多数无明显急性盆腔炎发作史,多为上行感染而致.本人自1995-1998年在门诊收治妇女慢性盆腔炎患者260例,皆应用西药配以艾条炙少腹治疗,经随访96例,所见疗效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泽梅;朱世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之巧用

    云南白药是祖国著名的中成药之一.为曲焕章之秘方,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是外伤的常用药.通过近几年来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证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冠心病、乙型肝炎等,另外也可用以下常见几种疾病.

    作者:杨世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已居成人髋关节疾病的首位[2].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与治疗,目前缺乏标准[1].我院自1996年12月以来,对58例65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X片,结合CT或MRI诊断后行介入治疗,经3个月-4年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山;毕国庆;曾令法;曲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

    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可使产妇子宫胎盘血流量降低,导致缺氧及酸中毒,而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液体输入既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又对母婴的生化代谢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国琴;张小庆;俞娟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农四师六十六团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为了解我团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站于2000年6月对我团1366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以六十六团一中全体在校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1366人,其中男755人;女611人.体检由专人严格按照卫生部<中国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以身高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90%为营养不良,>120%为肥胖.

    作者:张雪荣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GLP-1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原(Proglucagon,PG)包含有2种胰高血糖素样肽,即GLP-1和GLP-2.GLP-1(Giucagon-likePeptide-1,胰高血糖素样肽-1),主要是由小肠和大肠的内分泌细胞及脑的神经细胞分泌的,GLP-1通过复杂的机制控制血糖,其中包括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的分泌、胃的排空及外周的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1].GLP-1也可能调节脂肪组织和肌肉的糖原合成[2].而这些调节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笔者对GLP-1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新丽;李茵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泪囊炎33例治疗体会

    我们自1999年10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泪囊炎患者33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3例,男4例,女19例.其中双眼者2例.年龄10d-2a.主诉(家长代诉)多数为流泪,流脓,并且大多为出生后数天即出现症状,就诊时间5d-2a.

    作者:戴子娴;刘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肝硬化并发腹水常规不典型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许多SBP腹水常规并不典型.本文对110例并发SBP肝硬化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探讨腹水常规不典型SBP的早期诊断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10例病例来源于我科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患者.肝硬化诊断分型依据2000年9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作者:任星峰;赵甫涛;杨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建立快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抗汉坦病毒IgM抗体的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方法:将羊抗人IgM抗体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干燥封闭待用.向已包被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滴加患者血清后,再先后滴加汉坦病毒抗原,鼠抗汉坦病毒抗体,后滴加金标抗鼠抗体直接显色,阳性反应为红色.整个操作过程一般超过10分钟.结果:用该法与IgM抗体捕获法ELISA对比检测40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标本,两法均阳性者38份,均阴性者2份,总符合率为100%,敏感性为95%.结论:胶体金免疫渗滤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敏感性较高,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是HFRS早期诊断的好方法.

    作者:蔡淑清;崔永军;叶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后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伴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塞伴ST段压低患者分为两个组,一组: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已恢复正常,二组: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压低未恢复至正常.比较两组间肌酸激酶(CK)峰值、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瘤、Holter记录复杂室性早搏(Lown Ⅲ-V)以及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二组CK峰值、室壁瘤、复杂室性早搏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一明显高于一组(2286±849u/Lvs 1534±605u/L,P<0.01,50.0% vs 27.3%,p<0.05,64.7%vs 40.9%,p<0.05,17.6%vs 6.8%);而LVEF明显低于一组(0.35±0.16vs,0.50±0.21p<0.05).结论:心肌梗塞后6个月ST段持续性压低的患者预后可能比ST段恢复正常的患者差.

    作者:黄春涛;石延科;张云梅;邓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硝苯吡啶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达1亿多,但真正得到控制的约不足10%,而血压越高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越高,故理想地控制血压才能保证高血压患者日常的工作学习.自2000年以来,我们选用硝苯吡啶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广凤;郁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脊髓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中内源性阿片肽和c-fos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

    Hughes于75年发现脑啡肽(enkephalin,ENK)之后,又有一些阿片样多肽被陆续发现,如强啡肽(dynorphin)和内啡肽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脑啡肽和强啡肽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脊束尾侧亚核(Vc)Ⅰ、Ⅱ层,这两层及相应脊髓后角中间神经元是调节一级神经传入刺激的关键部位,也是参与痛觉信息传递和调节的关键区域,脑啡肽和强啡肽在脊髓及Vc的Ⅰ、Ⅱ层中发挥着不同的疼痛调节活性.

    作者:谷海晶;凌均棨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抗双链DNA抗体与肾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是否平行.方法:对抗ds-DNA抗体阳性者33例及阴性者24例,分别比较其肾外表现如发热、皮肤损害、关节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情况.结果:抗ds-DNA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大多数肾外表现差别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抗ds-DNA抗体与肾外表现不平行,不能作为评判SLE肾外损害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不能根据肾外表现的轻重来判断肾损害的情况.

    作者:朱国兴;陆春;刘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Kupffer细胞抑制剂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应,探讨Kupffer细胞活性在免疫性肝损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ip lmg·kg1BCG,7天后ip 0.2mg·kg1LPS,6h后处理动物),同时一次性给予20mg·kg1GdCl3.测定sALT、sGST活性及肝组织GSH含量;PT-PCR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在肝组织中mRNA的丰度;免疫组化学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TNF-alpah mRNA表达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显著下调;GdCl3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降低血清ALT、GST水平,升高肝中GSH含量,改善组织损伤.结论:Kupffer细胞选择性阻断剂GdCl3能明显保护免疫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Krpffer细胞活性,减少TNF-alpha释放及肝细胞的凋亡有关.提示Kupffer细胞活性在肝损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虹;黄杰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999-2000年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情况监测

    目的:调查住院的C0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道MRS感染的流行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99-2000年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包括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0PD合并下道呼吸道MRS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插管的患者更易发生MRS感染.万古霉素对MRS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磷霉素等对MRS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特别是入重症监护病房和插管患者合并MRS感染的发生率升高,故临床医生要提高对MRS感染的警惕性,选用敏感药物以尽快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死亡率.

    作者:崔瑗;张洪玉;张杰;郭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齐刺加龙虎交战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8例

    笔者采用齐刺加龙虎交战手法为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68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27-48岁,发病时间12天至2年.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而求助于针灸治疗.2 治疗方法:取穴:一侧腰腿痛者取病侧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点,双侧痛者取两侧压痛点,配穴取第一腰椎、第二腰椎华佗夹脊穴.

    作者:杨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