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非;刘正国;银平章;赵跃武
患者男,64岁,因脓血伴轻度左下腹痛,于2001年1月10日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经常脓血便达8年余.发作时,每日脓血便3-4次,无腹痛,有里急后重感.经口服双黄连、吡哌酸,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近2个月症状加重.入院时患者神志清,心肺正常,体温不高,精神状况良好.次日查大常规隐血(+++),白细胞少量.结肠镜检查显示:
作者:刘艳霞;衣培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临床设计桡动脉掌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60只成人冰冻尸体手标本,从前臂中份截断,于远侧腕横纹上方5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大鱼际近端桡动脉掌浅支起始、行程、分支及吻合情况.用测微尺侧动静脉口径.结果:所有标本均有桡动脉掌浅支存在,其起点处的平均直径为1.4mm.根据桡动脉掌浅支从桡动脉发出点的数目和口径的大小分为3种类型:Y型,H型和优势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感觉功能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王友华;汤锦波;成红兵;侍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11例小园细胞肿瘤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研究.结果:病人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10:1,年龄6-32岁,中位数年龄为11,发生部位较多,可发生在直肠,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胸壁,睾丸及骨组织等;免疫组化:肿瘤均表达CD99,并不同程度地表达NSE,SYN,CGA等,但部表达CK,DESMIN,LCA等,随访预后,长时间为24月.结论:PNET是一种发生在年轻男性的进展迅速,预后非常差的恶性小园细胞肿瘤,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对于该恶性肿瘤的诊断作用巨大.
作者:孔令非;刘正国;银平章;赵跃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猫须草 [Clerodendranthus spicafus (Thunb.) C.Y. Wu]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水、排石通淋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道结石等症.我国江浙一带也有人工栽培,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原产地气温19-24℃,年降雨量1160-210mm,生长适宜温度是26-30℃.在我国引种后,冬季气温如降至5℃时,茎尖嫩叶开始受冻.土质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平地、缓坡地均能种植.
作者:陈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广大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简称功血,患者的就诊率逐年增加,从而得到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尤其是更年期功血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除,免予手术保留子宫.笔者在1999年6月-2000年12月间应用炔诺酮(每片含量0.625mg)合并三苯氧胺(每片含量10mg)方案治疗更年期功血105例均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兰;钱延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丽珠风(Fameieiclovir)抗乙肝病毒疗效.方法:将慢性乙肝50例随机分为丽珠风治疗组(组1)30例,α-干扰素治疗组(组2)13例,丽珠风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组(组3)7例.组1:丽珠风50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16周;组2:α-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半月后隔日1次,疗程16周;组3:口服丽珠风,同时肌注α-干扰素,用法及疗程同组1、2.结果:组1、2、3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2.3%、36.7%、38.5%、15.4%、71.4%、57.1%;抗-HBe阳转率分别为40.0%、15.4%、57.1%.组3与组2,1比差异显著,P<0.05.组1、2疗效相似.结论:丽珠风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丽珠风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李明荣;金贞子;王晓燕;焦文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每年接受各类手术约1500人次,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现介绍如下:1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和主要经验,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医德放在首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医德要求视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和工作目标,因而在全室中形成一种敬业爱岗光荣、对技术精益求精光荣、对工作认真负责光荣的良好风气.
作者:徐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病例选择自1999年1月-2001年3月间本院诊断的前庭大腺脓肿10例,年龄25-47岁,脓肿大直径6cm,小直径4cm,左侧6例,右侧4例,均已婚.1.2药物来源双黄连粉针剂由哈尔滨松花江药业有限公司出品.主要成份:金银花、连翘、黄芩.2方法病人取膀胱截石位,会阴部以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以注射器穿刺脓肿(取点位在小阴唇皮肤粘膜交界处),抽出脓液,拨针管,留针头,抽取双黄连粉针剂稀释液(双黄连粉针剂0.6g加生理盐水100ml稀释),接针头上,冲洗脓腔,囊液变清时,停止冲洗,并留药(适量),拨针,术毕.
作者:段玉玲;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进口格列美脲片和国产片在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每人每次口服4mg格列美脲片后,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以进口格列美脲片为参比,国产格列美脲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17.7%.结论:二种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陆宏国;周春红;陈海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9月-2001年6月共收治髌骨骨折6例,采用可吸收缝线为内固定材料,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2-54岁.致伤原因:跌伤4例,车祸2例.损伤类型:闭合损伤5例,开放性损伤1例,受伤距入院时间2小时至一周.骨折分型:横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5例.
作者:杨子安;赵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对100例颏颈瘢痕挛缩病人进行了围术期的饮食指导,对预防手术后便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颏颈瘢痕挛缩手术后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手术后,为了保证移植的皮片与植皮区皮肤的良好贴合,防止移位,须取头后仰7-10天.供皮区大部分在大腿,取皮面积大,需要患肢制动,限制活动.嚼咀不利于植皮区的成活,需进流质饮食.手术后为了移植皮片的成活,外敷以棉垫、多层纱布、绷带加压包扎,致张口困难影响食欲.
作者:韩继芹;沈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肛窦炎,男36例,女20例,年龄20-40岁42例;40-50岁11例;51岁以上3例.病程1年以下24例,1年以32例.按1987年全国肛肠学会、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4例经钡剂灌肠检查,32例经直肠镜检查确诊.其中单发性肛窦炎14例,多发性肛窦炎42例.主要症状:肛内刺痛、有异物下坠感,有少量脓汁、脓血性粘液从窦口流出.直肠镜检查,46例有不同程度的肛窦发红、充血、水肿,或有鲜红色肉牙肿胀.
作者:孙成文;肖努;常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60岁,体重42kg.2年来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发热时有腰痛,伴双下肢不适,以右下肢明显加重,经多次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诊断①、L14椎管占位.②、腰椎骨质增生.术前实验室检查:WBC12.6×109/L、Gran85.4%、HGB107gL、HCT 22.%、血沉31mm/h,心电图:左室高电压.CT:①、骶2右侧椎间孔囊性占位.占位性质待定.②、L4 5脊髓内可凝病变.③、腰椎骨质增生.术前用药为肌注苯巴比妥钠2m8.kg1阿托品0.01mg.kg1,入室神志清、BP142/105mmHg(1KPa=7.5mmHg),Hp92次/min、RR18次/min.
作者:林燕华;金学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62岁,退休干部,因腹股沟斜疝在腰麻下行疝修补术.术前血压140/90mmHg,心电图基本正常.术后20小时,病人将陪护人扶出病房后,自行站立手持尿壶排尿,排尿过程中突然倒在床旁.听到异常响声,陪人及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病房,此时病人意识丧失,血压及心跳均不能测到,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及心脏电除颤等措施,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传成;施国君;刘爱清;褚海波;黄凤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足月瘢痕子宫临产前不全破裂的发生原因、早期诊断、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78年1月-2001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住院的产妇共510例,共发现子宫隐性破裂9例.结果:9例产妇均经入院后检查,产前B超检查,复习前次剖宫产病历及时做出了诊断而行剖宫产术,母婴均无死亡.结论:妊娠晚期B超发现子宫下段瘢痕出现缺陷,或下段厚薄不均,子宫下段局部失去肌纤维结构,或羊膜囊自子宫下段向母体腹部前壁膀胱方向膨出;产前有不规律宫缩伴耻骨联合上疼痛,或产前体格检查发现子宫下段不平坦且有压痛,结合前次剖宫产术中及术后情况,应考虑先兆子宫破裂.
作者:王海波;周艾琳;祝荣坤;苏红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小学校课桌椅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不但影响学生的读写姿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脊椎发育和视力.为评价我区中小学校课桌椅的卫生状况,笔者于2001年4月对区城内3所小学、2所中学进行了课桌椅卫生调查.存在的问题:在抽查的24个教室1290个学生课桌椅(凳)中,使用的课桌椅凳和分离式木制单人课桌单人椅(凳).其课桌椅(凳)的型号按<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87)标定后,大致分为0-3号.
作者:刘兆春;王翠华;杜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伴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的发展,人们一直在探讨药物在CPB中的应用,类固醇激素在CPB中的应用已达30多年,通过类固醇激素在CPB中的应用,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效果[1.2],明显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但关于类固醇激素在CPB中的作用并不完全清楚,且作用机制知之甚少,因此,类固醇激不比在CPB中的应用,也一直存在着争议[3].因而,多年来,类固醇激素在CPB中的应用也就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现就目前关于类固醇激素在CPB中的临床研究状况及发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华;毛志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尽管ABH抗原决定簇在5-6周的胚胎红细胞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直到出生时他们的发育还不十分健全,新生儿红细胞与血清试剂的反应仍比成人红细胞弱[1].常规法鉴定AB0血型时,常发生正反定型不一致或不符合父母血型遗传规律,影响了输血前试验的结果判定.正确分析新生儿AB0血型,对保证儿科治疗、抢救,安全输血十分重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梁平;彭道波;赵晖;张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家里为病人进行护理时,必须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休息急性病毒性肝炎要特别注意卧床休息,人在立位时肝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50-80%.绝对卧床休息对肝脏的血液供应,对肝脏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临床治愈后,半年之内要避免重体力活动.
作者:刘风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它是由新型隐球菌侵犯到中枢神系统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霉菌病.对于该类病人除应按脑膜炎进行护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环境要整洁、安静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乘虚而入.因此,淋巴肉瘤、白血病、肾功能衰竭等患者,由于抵抗力差易感染此病.一旦染病,病程较长,恢复较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