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曾其毅:无为而治

修金来

关键词:医院院长, 领导力, 珠江, 医科大学, 管理效果, 管理方法, 南方, 结果
摘要:“关于领导力,别人看来可能是务虚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是需要做的事情.”在众多医院院长当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下称“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属于务实派.他认为,“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管理方法上,更重要的是看管理效果,就是以结果为导向.”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相关文献
  •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

    暂别日常院务工作的缠绕,偶得片刻清闲,沉浸在北大朗润园的往昔记忆中,重新回味不同领域专家的真知灼见,是参悟,更是一种反思.古人云:“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当许多医院院长们走出校门,在实践工作中摸爬滚打一翻后,往往会更加深解其意.

    作者:薛伟;陈亚慧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医改三周年(一)流行学术偏向令公立医院身陷泥潭

    公立医院改革困难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凼之一在于补偿机制改革不利.很多人,尤其是医疗卫生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将公立医院改革之艰难归因于政府补偿不足;简言之,就是政府没给够钱.与此相关的“学术性”说法是将政府投入、医疗服务和药品出售作为公立医院补偿的三渠道;而在以药养医遭受诟病的大背景下,又有人主张将三渠道变为两渠道,即逐步取消药品出售这一渠道.

    作者:顾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建言精神卫生法 直指患者保障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下称“《草案》”),该《草案》是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公开征求意见并反复修改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为了探讨《草案》的制定目的,6月1 8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主办了一场“缔造精神健康、筑基社会和谐——《精神卫生法(草案)》法制建设研讨会”.11月3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在上海宛平宾馆再次召集业内专家,对二次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现场研讨.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医疗回归“人本位”

    很多人曾经问我,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你对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的兴趣为何如此浓厚?我的回答是:逼上梁山.事情还得从1994年说起,那时我多次受邀回国授课和示范膝关节置换手术.正是在此期间,我见到几件令我难以接受之事:其一,国内几乎所有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直到一个月后才下地站立行走,反观美国的这个间隔时间才短短一天;其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存在一个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并发症——手术后出血.

    作者:张中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张培影:与淮海共繁荣

    “徐州市中心医院当前实际开放床位2300多张;2012年10月,新建的内科医技大楼投入使用后,床位将得到进一步扩张;同年4月,在徐州市新城区,规划床位2000张的新院区即将动工,“十二五”期间,医院床位规模将达到5000张.”作为院长,张培影在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介绍医院发展路径时,并没有对迅速扩张带来的经营压力表示担心,反而满怀抓住历史机遇的喜悦.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史家明:解放医生为惠民

    坐落在松嫩平原上的铁力市人民医院已经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偏远和落后.无论是在管理理念还是在管理方法方面,她都是一家被现代化所改变的惠民医院.这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极少开会,绝大部分事情都是通过短信平台获知.“很多事情并不…定要通过开会才能解决.因为开会无非就是为了‘强调’和‘重视’.”医院院长史家明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医生.

    作者:修金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应争先:制度管人精细算账

    因为第二天要出差,所以应争先将采访安排在周日的下午.尽管是一个休息日,但当记者见到他时,他已在医院待了大半天,做完了好几件工作.他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自己刚做完了新医疗大楼涂料的破坏性试验.看得出来,他为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怕脚踩、不怕墨水泼的新涂料而兴奋不已.

    作者:冯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张庆伟:控费战略

    很多时候人们把减免医疗费用等同于惠民.尽管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也有一些减免医疗费用的行为,但作为院长,杨庆伟内心并不认同此类做法.“院长没有权利降低医疗费用,当然也没有权利提高医疗费用.”杨庆伟认为,真正体现惠民的环节,就是医院在采购药品时多选择一些质优价廉的药品.

    作者:吴凤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孟威宏:刚柔并济

    “夙愿十年今未了,望断孤帆,自叹无人晓.岁月如梭箫曲老,奈何阙尽知音少.”沈阳军区总医院(下称“沈总”)院长孟威宏的词作古典意味浓厚.作为一位领导者,他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浪漫情怀和越挫越勇的执着.从军30年,孟威宏先后三次临“困”受命,带领三家医院走出困境,实现飞跃.这些辉煌业绩源于他一贯坚持制度和文化并重的管理风格.

    作者:张贵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国医院排行榜梅开二度

    国内第一份由学术机构制作出来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佳医院排行榜”,甫一诞生,就引来了医疗同行炙热的目光和热烈的赞誉.医疗界公认的龙头老大——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华山医院、西京医院等领军者都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新生事物,并迅速地响应,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专科和医院在全国同行排名的试金石和风向标.

    作者:汪兆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陈玉龙:向患者传递幸福

    “员工感到幸福了,就会把幸福传递给患者,而患者获得幸福后,就会反馈更多的幸福给员工.”这就是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院长陈玉龙的“惠民经”.“对于伤病员来说,他们的心理也承受了很大的灾难,要靠医生和护士不断给病人做疏通和解释.这需要我们尽其所能提供好的服务,不仅是医疗上,还有生活上.”陈玉龙称,把幸福感融入到医院的管理当中,来源于陈玉龙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经历.

    作者:陈平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田志诚:一日为医,终身为友

    “很多人认为患者就是医院的衣食父母.我不这么认为,医生和患者是平等的,更像是朋友.”田志诚担任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院长6年,对惠民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刚上任时,用忐诚就提出了“一日为医,终身为友”的理念,将医患荚系定位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倡导医患平等、共创和谐.

    作者:陈平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汤伟光:将惠民落到细微处

    今年9月,贺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汤伟光又被任命为市卫生局局长,双重身份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在他看来,不管是医院院长还是卫生局局长,共同的目标都是为患者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2010年8月,汤伟光调任贺州市人民医院院长.任职之初,他就多处调研,发现了很多“老大难问题”.这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陈平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刘晓程:医界“精神领袖”

    这似乎是一次“无功而返”的采访,因为原本约好的被采访人直到深夜仍奋战在手术台上;这又是一次充满感动的采访,因为在记者的记忆中,没有哪家医院、哪位院长,从普通的员工直到副院长,都对他们的领头人充满着如此深厚的崇敬与发自内心的赞美.选择在刘晓程62年的人生岁月中,至少有过两次令常人大跌眼镜的选择.

    作者:冯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丁强:坐拥华山仰望星空

    初识丁强是通过一张照片,身穿桔黄色应急救援制服的他站在汶川大地震灾区的一片废墟上,目光投向远方,仰望群山.当时,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称“华山医院”)履新不到一个月的掌门人,他一边需要应对抗震救灾的危机,一边怀着兑现JCI评审豪言的隐忧.相比西装革履站在华丽背景前的“基本造型”,这样的丁强更加真实.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开放医疗下的媒体角色

    媒介是世界上大的传声筒和好的洗脑系统.开舆论学新河的李普曼曾经说: “人们的行动越来越不依赖自己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而是成为对现代传播媒介传达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环境’的反映.”回溯2011年连续见诸报端的医患冲突事件,以及伪名医、 “绿豆门”等乌龙报道,不由让人反思,媒体到底在当前中国的医患关系之中发挥了何种作用?基于公众利益考虑,媒体又应该如何进行医疗领域的新闻报道?不久前出现的深圳“8毛门”事件,将媒体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负面角色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作者:赵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林志彬:夹缝求生

    在正在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县医院是一个特殊群体.到底应该像对待大型公立医院那样,让县医院在医疗市场中自主求生;还是应该像对待基层医疗机构那样,加大补偿力度,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至今未有定论.2011年9月的一天,前来德清县人民医院调研的一位县领导问了林志彬上述问题.作为医院院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王静成:张扬仁爱光辉

    江苏省扬州市地处苏中,气候一向温润怡人.直到今天,回忆2008年冬的那场雪灾,很多扬州人都会泛起丝丝寒意.然而,苏北人民医院的职工提及雪灾,感受到的却是医院管理层温暖人心的关爱.当年,暴雪突袭维扬,正在外地出差的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连夜发回传真,要求医院职能部门尽一切可能租借大巴车,分别到城区各个方向接运职工上下班.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医院结盟

    “到目前为止,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7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26%.相较于国际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老人数量多,老年人口呈现城乡倒置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指出.为了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来自全国的41家老年医院自发结成全国老年医院联盟.这41家医院约占全国老年医院总数的43.6%,包括7家省级老年医院和34家市级、县级老年医院.

    作者:张文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夏春生:抓关键重细节

    2007年初履新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花溪医院)院长的夏春生,接手的是一所业务量少、流动资金匮乏、管理理念落后的医院.用院内医护人员的话来说,“医院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然而,短短4年时间,医院的改变让巴南区甚至是全重庆市瞩目.在夏春生看来,二级医院惠民的内涵不仅在于用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让利于民,更在于建立一所科室齐全、综合实力强的医院,让域内患者不需奔波就能看好病.

    作者:顾旻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主管:吉林出版集团

主办: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