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莉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疾患之一,其中以子痫为凶险,可并发心衰、脑溢血、胎盘早剥等致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现将1993年1月一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痫病例作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陈小影;王莉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从1993年始,应用骨园针加可吸收缝线治疗移位粉碎性锁骨骨折32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61岁,平均31岁.右侧伤26例,左侧伤6例.1.2伤情:骨折位于中外段25例,中段3例,外段4例,粉碎骨块少3块,多7块,平均4-5块.
作者:杨明富;王风军;金鸿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G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加之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已引起临床严重关注.万迅注射剂,由华北制药厂生产,其成分为去甲万古霉素(norwancomycin),抗菌谱窄,主要对G菌有效,对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敏感性[1],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所以往往首选于葡萄球菌严重感染.现将笔者运用万迅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体会报道如下:1研究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呼吸内科1997年1月-2000年3月住院病人,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共52例.
作者:任添华;孟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膈肌是呼吸肌中重要的肌肉,在吸气运动中,膈肌所起的作用占吸气肌的60-80%.当膈神经麻痹(diaphragmamatic paralysis DP)时,严重影响人的呼吸运动,导致病人自主呼吸丧失,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对于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致命的并发症是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刘芳;杨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男性会阴部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局部皮肤感染,除了由各种病毒引起以外,大多数皮肤感染是由包皮垢引起的细菌感染.我科收治1例由包皮垢引起的会阴部感染.查体:此患者入院时T39℃,P88次/分,BP18/11KPa,从耻骨联合上10cm至阴囊全部皮肤红肿、阴茎皮肤高度肿胀,有大片水泡,局部皮肤坏死,行走困难.
作者:孙少梅;张志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流产成功率可达90%以上,因其口服有效,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所致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和出血量过多,仍是医务人员需要关注的.我院采用新生化冲剂配合使用,可减少阴道出血量及时间,弥补药物流产不足.
作者:朱秀云;宋玉莲;尹克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对本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资料较为完整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8例,女4例:年龄35-68岁,<50岁者16例,51-59岁者16例,>60岁者20例,平均51.2岁.高原居住时间:本组中重返高原1周内发病8例(15.4%),久居4例均为藏族.发病时所在海拔高度均为2808米左右.
作者:刘争建;刘丽霞;周军;李中州;毛旭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87年1月-2000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胸腺肿瘤及囊肿33例,占同期纵膈肿瘤的28%.胸腺肿瘤诊断和治疗重点在于恶性胸腺瘤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处理与术后治疗,现作一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5-76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前上纵隔18例,位于前中纵隔11例,位于左、右前下纵膈各2例.
作者:吴新天;张胜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酒渣鼻是一种多见于中年人的皮科常见病,在普通人群中约占10%,女性发病多于男性[1].2000年6月-2001年2月,我院应用耐瑞霜剂治疗酒渣鼻36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人选择:年龄大于18周岁,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两周内未接受过任何其它相关治疗,心态良好,自愿接受8周门诊观察的患者均可入选观察对象.
作者:韩秀娟;冯素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基因重组疫苗的广泛应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已得到明显的控制.但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近资料显示:在我国,HBsAg携带率仍高达9.75%,乙肝总感染率为60%,因此,慢性乙肝的防治,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作者:黄砚青;龚作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了1991-2000年在我院确诊的51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8%),寒战(60.8%)及右上腹痛(39.2%);体征为肝大伴触痛(41.2%)和右肋间压痛(43.1%).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8.6%),碱性磷酸酶增高(64.7%),血沉增快(52.9%),脓液培养阳性(29.0%)及血培养阳性(15.7%).B超声或/和CT检查示:右叶肝脓肿占76.5%),单发肝脓肿占66.7%.51例患者予甲硝唑联合其它抗菌药物,41例同时行肝脓肿引流.痊愈10例,显效33例,有效率为84.3%.结论:B超或/和CT检查对于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和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是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秦树林;王爱霞;盛瑞媛;李旭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实体.<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载:黑木耳食疗止血的5种方法:黑木耳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治疗血痢,淋病,崩漏等病症.黑木耳多糖具有抗溃疡、抗肝炎、抗实变作用.小蓟为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其止血作用早已用于临床.但黑木耳与小蓟两者止血作用的强弱比较却未见报道.本文将探讨黑木耳与小蓟止血作用的比较.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长寿是每个老年人的共同心愿.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护理学的发展,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水平的保健服务,使病人真正享受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是医院医护质量的重要体现.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健康保健和宣传教育,提高医护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年来,笔者结合病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在老年病房开展了保健宣传工作,大大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保健知识和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郭春艳;王淑英;白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1995-2000年共收治电光性眼炎69例,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9例患者中,男62例,女7例.年龄18-43岁,平均28.5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治疗与护理:早期冷敷,1%丁卡因眼液适量点眼及促进角膜修复与再生的眼液如贝复舒等连续点眼,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滴眼液.结果:24小时症状消失者36例,占52%,72小时症状明显减轻33例,占48%.另外2例为慢性睑缘和结角膜炎,是因多次少量紫外线照射(电焊弧光刺激)所致.
作者:董嫒珍;扬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萎缩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2例SLE合并脑萎缩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与52例经头颅CT扫描确诊无脑萎缩的SLE患者做对照.结果:脑萎缩组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以癫痫常见,占68.3%,其次为精神异常,占30.4%.与无脑萎缩的SLE患者比较,脑萎缩组女性占100%,对照组占7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萎缩组病程平均13.03±2.04月,对照组为36.8+3.42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平均年龄15.81±2.67岁,对照组为34.52±3.76岁,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RNP阳性率为78%,对照组为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萎缩组补体C3水平为467+212m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萎缩患者以年轻女性多见,病程较短,病情活动性大,有重要脏器和多系统损害,其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补体C3水平明显下降,故对首次发病的年轻女性应警惕脑萎缩的发生.
作者:刘秀梅;张东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考察氧氟沙星与止血芳酸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考察氧氟沙星与止血芳酸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6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6h内其外观、PH值没有明显变化,两者相对含量在配伍前后没有明显改变.结论:氧氟沙星与止血芳酸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其含量变化在允许范围内(5%).
作者:刘伟;张晓梅;王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健康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得相当广泛.我国对糖尿病的护理工作也已从单纯的症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健康相关的知识教育转变.护士是初级卫生保健卫士,是糖尿病病人获得知识来源之一.为了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轻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慢性致残率;为了提高老年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效果,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淑英;张静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将我院1985-1995年收治的120例6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中的一些问题做相关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7例,女53例,男:女为1.26:1,年龄在60-86岁,平均72.4岁,占同期住院大肠癌的30%.
作者:姜海;刘世宇;鲍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湘鄂黔边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意外损伤的分布特点,笔者对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在我院外科及儿科、五官科、眼科收住院儿童意外损伤病例的损伤类型、高发年龄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新姿;叶立祥;张俊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川芎嗪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学效应,对慢性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及急性肾炎等,现将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对抗凝血功能的影响陆氏将20例高凝状态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另加中药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治疗.
作者:常子军;金若芃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