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目的:研究肿节风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肿节风注射液与16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肿节风注射液与其中4种药物配伍后pH值有明显改变,与其它12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肿节风注射液与酚磺乙胺,三氨唑核苷、青霉素、甲硝唑应谨慎配伍.与其它12种药物可配伍应用.
作者:邓代全;张昊;冯碧敏;王秦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弥凝在肝叶切除术中减少渗血的作用.方法:纳入1999年7月-200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要进行肝叶切除术的胆道系统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弥凝治疗组和普通止血药治疗组,分别观察术中和术后的肝脏创面渗血量、术后肝下积液形成等情况,同时就该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亦进行了观察.结果:①弥凝组的术中渗血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但肝下间隙积液形成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②弥凝对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值等无影响,但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明显升高,一定程度上升高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论:①术前及术后预防性使用弥凝,可以增强凝血功能,减少肝脏创面的渗血、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②弥凝增强凝血功能的机理与升高以vWF为代表的凝血因子Ⅷ系统有关,但不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③弥凝可以与常规抗凝药物(止血敏、止血芳酸等)合用.
作者:杨继高;李广阔;李忠友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1961年-2002年因心脏病,坏死性胰腺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猝死的75例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年龄59-87岁,平均68岁,非老年组年龄14-58岁,平均43.5岁.57例为心源性猝死(SCD)76%,非SCD 18例(24%).SCD中:冠心病猝死36例(36/57),36例冠心病猝死病人病理解剖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1例.非SCD 18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例,尸检病理发现:胰腺有明显的出血,坏死性改变,胰腺肿大成黑棕色或暗红色.结论:积极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是减少猝死发生的根本措施,对突发的腹部疼痛,不能忽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作者:索爱生;曹素艳;朱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动态监测收住于SICU的腹部手术后及重症病人腹腔压力(IAP)变化,了解IA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等方面变化的相关关系;对导致IAP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外科ICU病人24例,依据经尿道膀胱内压力测量值分为两组(IAH组与对照组),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气道峰压(Ppeak)等指标的变化,结合术后并发症、MODS/MOF及死亡人数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AH组与对照组比较CVP在IA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参数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APACHE Ⅱ有显著性差异,IAH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发生MODS/MOF及死亡人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AP升高程度越严重,与血流动力学、呼吸指标相关性也越好.IAH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伤口裂开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明显增加.
作者:李彤;许媛;毛羽;张立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术前化疗前后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POI)、细胞动力学指标(SPF)、Bc1-2、Bax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旨在分析化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分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我院外科住院的不同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32例,按自身对照的原则,术前5天咬取肿瘤组织后,连续5天给予5-氟尿嘧啶化疗,术后立即切取新鲜瘤体标本,连同术前标本一并送检.①将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溴化乙啶进行荧光染色后,测定凋亡细胞数及SPF值.②用Bc1-2、Bax及Fas单克隆抗体分别对所测组织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①化疗后直肠癌的APOI、Bax、Fas测定值均高于化疗前((P<0.001),而SPF、Bc1-2在化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as、Bax的表达在化疗中与直肠癌分期的递增或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趋势,并与凋亡指数(APOI)呈平等关系.③化疗与APOI、Fas、Bax呈正相关,并且Bax与APOI亦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指标(SPF)、细胞凋亡指数(APOI)、Fas抗原及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它们的关系中可以得出:①化疗可以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②5-氟尿嘧啶不能使直肠癌细胞中Bc1-2表达上升.③5-氟尿嘧啶啶化疗是通过Fas途径引起Bax的表达上调而致凋亡指数(APOI)的上升.④APOI、Fas、Bax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某种化疗药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用药后直肠癌的APOI、Fas、Bax上升,意味此种药物疗效较好.
作者:马志强;张振亚;刘洪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过滤是药品分析中不可缺少手段之一,通常用滤材为滤纸和垂熔玻璃(漏斗).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滤纸,有按滤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滤纸;垂熔玻璃漏斗按垂熔玻璃的粗细分为1-5号,这两种滤材以滤纸更为多用.
作者:孙立华;马建华;张春辉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以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常见.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合理用药,现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恒;滕春霞;邓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改进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及术后应用乌司他丁及奥曲肽对术后胰瘘的防治.方法:6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组单独应用奥曲肽38例.2组: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29例.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胰瘘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胰液量,胰淀粉酶值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奥曲肽组胰瘘的发生率为5.3%.乌司他丁+奥曲肽组无胰瘘发生,在住院天数,术后胰液量,胰淀粉酶值方面两组统计学方面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改进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法及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奥曲肽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的防治有着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孟珂伟;周先亭;潘承恩;吕毅;于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镰幕区脑膜瘤因其位置深,周围结构重要,手术风险大,而难以全切除.本文报告2例效果较好.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去冬今春在我国26个省、市(不包括港、台)发生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由于缺乏认识,病原不明,初期防护工作不到位,使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过程中感染发病,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此恐惧心理和个人防护过度在工作中发生.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振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双足痛多数因长时间站立、训练、机械性压迫和缺血.是一种足跟部无菌性炎症,所引发的足跟疼痛.我们应用腓总神经阻滞方法治疗32例双足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璇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喘平片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口服喘平片,早晚各1片.Ⅱ组:口服控释茶碱0.2 bid.Ⅲ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50μ gbid.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结果:Ⅰ组治疗前ECP、IgE、IL-4、IFN-γ分别为19.5±9.2 μ g/L、325.5±213.1KUA/L、75.6±21.9Pg/ml、29.8±6.3Pg/ml.治疗后分别为13.6±4.1 μ g/L、219.4±208.6KUA/L、48.3±20.6Pg/m1、36.2±11.7Pg/m1.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Ⅰ组总有效率97.6%,Ⅱ组71.4%,Ⅲ组57.1%.Ⅰ组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CP、IgE是判定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喘平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的ECP、IgE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喘平片能够抑制IL-4的分泌,提高IFN-γ水平,从而推断喘平片能够抑制TH2细胞因子亢进,提高TH,细胞因子的反应性,从而纠正TH1/TH2失衡,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杜继斌;魏春华;牟东珍;李国华;段文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所致,我院自制清热止咳合剂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黄春玲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近年来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为各医院所采用.我院自2000年3月采用该项技术,通过对两种不同镇痛液配方的比较,认为硬膜外自控镇痛液中加用新斯的明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强;朱丽;刘建;朱朝阳;黄永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老年人具有抗病能力低、患慢性病多、医疗费用高、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对护理服务模式、工作范围、护理人员的质量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护理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服务,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社区保健是其趋势,老年护理管理应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标准化管理、低成本战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以唾液实施抗癫痫药物治疗监测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总结以唾液实施抗癫痫药物治疗监测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结果: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多数抗癫痫药其唾液和血液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目前阻碍以唾液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关键问题在于Cs/Cp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及离散性(Cs为唾药浓度,Cp为血药浓度),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很少有研究报道.结论:唾液具备获得上的无创伤性、方便性、价廉及能反映靶器官游离血药浓度等优点.深入量化研究对Cs/Cp值的影响因素,唾液有望尽早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李宏力;文爱东;罗晓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对2002年3月-10月来我院泌尿性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32例的尿液及生殖道分泌物应用病原培养与抗原检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单一病原感染245例,两种病原感染22例,多种病原感染4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8%、3.4%、0.6%,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3.7%,女性阳性检出率为51.2%.单一病原感染占感染阳性患者的90%.结果表明: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为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在炎症患者中,感染类型以一种病原体感染为主,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此结果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学珍;樊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阴道运用老妇乐栓与口服尼尔雌醇配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每月口服尼尔雌醇2mg,同时用老妇乐栓阴道给药连续2个疗程.结果:65例经过第1疗程治疗,痊愈52例,占80%,有效13例,占20%.第2疗程痊愈10例,占76.9%,有效3例,占23.1%.2个疗程完成后痊愈62例,占95.3%.结论:老妇乐栓配伍尼尔雌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靳晴;牛兆仪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目的:建立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4.6mm i.d.×250mm,5 μ 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270h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124-0.2481 μ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值为1.45%(n=5).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刘成红;曹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