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醉酒者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顾建华

关键词: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频繁,饮酒过量现象呈增长趋势.醉酒后引起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亦相应升高.我院从1999年2月-2003年1月共收治醉酒后颅脑损伤患者78例,现总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疾病信息计算机管理

    1危重疾病信息管理的意义和现状危重疾病是医疗护理的重点,人力物力投入的主要目标,经验教训积累的主要过程,科研教学的主要对象,更是出文章和成果的主要场所.

    作者:江学成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3部分:①多元线形逐步回归方法考察Hct与血透清除率的相关性:②横断面研究考察不同Hct水平的透析清除率;③随访3个月,考察Hct及透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①Htct与透析清除率存在相关性.②当Hct<30%时,随着Hct的升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当Hct>30%时,透析清除率呈现升高趋势.③随访3个月,Hct逐渐增高,透析清除率逐渐降低.结论: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清除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作者:林晻;姚建;于青;黄一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管碟法与UV紫外法测定氯霉素滴耳液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了氯霉素滴耳液的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并与UV法进行比较.方法:微生物法测定条件为:检定菌:藤黄微球菌,培养基:II号培养基(pH7.8),缓冲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H6.0),剂距比为2:1.剂量反应直线方程的范围在0.8-5.6 μ g@ml1,r=0.9992,紫外分光光度法氯霉素的线性范围18-24μ g@ml1,r=0.9999,抗生素微生物法平均回收率98.88%,RSD为0.26,UV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46.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可比性,经t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法均可用于氯霉素甘油的质量控制.但UV法更简单、快速、正确.

    作者:赵懿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例急性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我科于2000年5月26日,收治1例因误服复方苯乙哌啶40余片3h,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男孩,经抢救及精心护理,将濒死状态下的患儿抢救成活,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芝;单西云;李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浅析

    目的:通过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分析,探讨失败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经治的2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8例中内固定物断裂9例,弯曲5例,螺丝钉松动或拔出11例,髓内针弯曲或松动3例.结论:手术适应证及内固定方式选择错误,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未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及内固定材料质量问题等,是造成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西成;曹同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SICU病人腹腔内压力改变对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动态监测收住于SICU的腹部手术后及重症病人腹腔压力(IAP)变化,了解IAP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等方面变化的相关关系;对导致IAP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外科ICU病人24例,依据经尿道膀胱内压力测量值分为两组(IAH组与对照组),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气道峰压(Ppeak)等指标的变化,结合术后并发症、MODS/MOF及死亡人数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AH组与对照组比较CVP在IA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参数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APACHE Ⅱ有显著性差异,IAH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发生MODS/MOF及死亡人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AP升高程度越严重,与血流动力学、呼吸指标相关性也越好.IAH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伤口裂开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明显增加.

    作者:李彤;许媛;毛羽;张立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清热止咳合剂的质量监控及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所致,我院自制清热止咳合剂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黄春玲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F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作者:曾劲松;徐俊法;郭义君;金萍茜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过敏反应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发生的8例及近年文献报道的19例发生地塞米松过敏的临床资料.结果:静滴、静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以静推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地塞米松过敏反应,可使用苯海拉明或肾上腺素治疗.

    作者:何晓英;汪溦;余蜀萍;罗蓉;袁立加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肠泰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柱(4.6mm i.d.×250mm,5 μ 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乙腈(73:27),检测波长为270h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124-0.2481 μ 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值为1.45%(n=5).结论: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刘成红;曹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利复星治疗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251例支原体尿道(宫颈)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结果强力霉素组总有效率71.79%,利复星组总有效率84.70%,强力霉素+利复星组总有效率92.05%.发现利复星对支原体引起的NGU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印海鹏;孙蔚斌;鄂馨梅;张迎春;罗正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自体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体会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肺癌在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但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是复发的根源.

    作者:王俊娥;梁广玉;陈桂芝;朱晓梅;王志强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出现,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本院对2000年5月-2002年10月间50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观察如下.

    作者:赵秀云;姚庆春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2002年4月,卫生部制订了新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要求门诊系统恢复时间在5-10s之内,系统支持7×24h工作,关键设备必须有备份系统.

    作者:甘霖;余进;印卫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以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常见.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合理用药,现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恒;滕春霞;邓苹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方法:213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判定为心肌桥.结果:共检出63例,检出率2.96%,均位于左前降支.其中1级狭窄53例(84.1%),2级狭窄9例(14.3%),3级狭窄1例(1.6%).19例(30.2%)在心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病变.25例(39.7%)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1例95%收缩期狭窄病例置入支架,余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时收缩期狭窄是判定心肌桥的重要依据,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事件,应引起重视.

    作者:熊龙根;陆东风;刘世明;许博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并发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例

    患者,男,70岁.确诊多发性骨髓瘤3年,为巩固治疗于2003年3月入院.患者1998年10月感冒住院,查体:无阳性体征.X片:肺内感染,无骨质破坏.

    作者:刘平;唐培红;陈燕;张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8例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资料.结果:4例手术患儿中2例为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其余为水肿型,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儿科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孙寿栋;刘文彬;王太森;袁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冷冻与甘油保存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再生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液氮冷冻和甘油处理两种方法保存大鼠坐骨神经进行异体移植的效果,探索出一种较好的进行异体神经移植的方法.方法: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液氮冷冻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A)、甘油处理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自体神经移植组(C).术后分别于4周、8周和16周对移植神经行大体和光镜、电镜、电生理、轴突图像分析等检查.结果:3组中以自体神经移植组再生效果好,异体神经移植组中以甘油保存神经移植组神经再生情况优于液氮冷冻保存神经移植组.经统计学处理,神经电生理结果和轴突图像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种异体神经用甘油处理和液氮冷冻处理后,进行移植能够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甘油保存同种异体神经为佳.

    作者:张继春;田德虎;韩金豹;张秀丽;张经歧 刊期: 2003年第22期

  • 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GDC栓塞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中第3位,病死率高,其大危害是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我科于2002年12月收住1例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入院第2天行电解可脱性微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术,经过2个多月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申向英;贺慧兰;刑娟丽;汪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