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群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巨乳缩小术,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保存术后乳头乳晕感染及术后乳房潜在的泌乳功能.方法:笔者通过①提高乳房返折处皮肤切口(高于乳房下皱襞线1.5-2cm),利用部分原乳房下部皮肤来补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的情况.②所有患者的下蒂瓣均制作成真皮-脂肪-乳腺复合瓣,蒂宽不小于12cm,该复合瓣由浅入深逐渐增宽,并保持与胸大肌附着.结果:所有8例患者的16只巨乳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5例于术后6个月-2年获得随访,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感觉正常,乳房表面瘢痕少而隐蔽.结论:①当新乳晕下缘与旧乳晕上缘间距过短(不足4cm)时,可通过提高乳房返折处皮肤切口(高于乳房下皱襞线1-2cm)保留部分原乳房下部皮肤来补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的情况.②与胸大肌附着的真皮-脂肪-乳腺复合瓣有助于保存术后乳头乳晕的感觉及潜在的泌乳功能.
作者:夏东胜;赵启明;茅东升;张承驹;许盈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评价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1993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患者198例,共204条下肢.通过静脉造影确定属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7条患肢,溃疡多发于内踝部,倒流的大隐静脉直接与溃疡相接连,少数溃疡于胫前区,且有曲张浅静脉通入溃疡底部.属深静脉倒流和回流障碍者157条患肢,于小腿下段均有倒流交通静脉与浅静脉相通.除根据各种病变类型施行相应手术外,对溃疡主要是切断与其相通的浅静脉和交通静脉.结果:全组204条下肢平均随访69.5个月,6条下肢溃疡复发,检查发现均为与其相关的倒流静脉未全部处理有关,再次手术后18个月内无复发;其他198条下肢均无复发.结论:定位与溃疡有关的倒流静脉,并予以切断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洪彪;朱元禄;陈国庆;王玮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以脊柱损伤机制与三柱结构理论结合X线片及CT显示的骨折形态及椎管狭窄情况为手术依据,进行综合分型,采用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重建前、中柱.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年5个月,术前后凸成角28.8°术后基本矫正;伤椎高度基本得到恢复,术后5个月植骨融合牢固,无1例不愈合;3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具有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快的优点,并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获得了脊髓神经功能大改善.手术时机以伤后5天-2周为宜.
作者:胡德志;沈祖泓;陈信军;杨林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小儿脑组织的代偿能力强,但脑功能稳定性差,脑压迫时多缺乏典型综合征,年幼的小儿由于受压所引起的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改变与成人不同,大多为脉快或不规则,呼吸浅而速,而心率徐缓者少,如一旦出现呼吸深而慢或血压升高,病情可急骤变化.现将我院1995年6月-2000年5月手术治疗146例小儿颅脑损伤报告如下.旨在探究小儿颅脑损伤手术救治的经验.
作者:肖鹏;张新民;李国利;万鹏;李军 刊期: 2003年第21期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指一类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非类固醇药物.此类药物至今仍是骨关节炎重要的和首选的症状性治疗药物,由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制药工艺的发展,已经筛选出一些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的制剂供临床应用.
作者:李明祚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分析无痛技术(静注异丙酚)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初孕妇或非经阴道产史孕妇人工流产手术实施镇痛措施(无痛技术组60例,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组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静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能缓解或制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5%,100%,实施无痛技术,临床效果满意,但须具备特殊的应用条件和技术条件.结论:对人工流产手术辅以适宜的镇痛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消除受术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静注异丙酚实施无痛技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确有完全的镇静、镇痛效果.应用条件:具备一定的监护条件和急救措施;成熟的术者:有经验的麻醉医生.
作者:张军;张贵军;刘志宏;黄月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医院药学事业是整个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业务技术部门.药剂科的药学人员是这业务技术部门的主体,担负着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过程中用药安全有效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刘建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及应激对麻醉效果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在实施相同的麻醉的328例备选病例中,根据麻醉效果级别(A、B、C级),随机选出不同级别的病例各30例,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术后进行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的观测,及同期的皮质醇(Cor)、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Ⅰ(A 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变化情况,与麻醉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患者Cor、Ins、A Ⅰ、AⅡ等应激相关激素水平,及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评分,都与麻醉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对麻醉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应激相关激素水平可反映其程度.
作者:丁明;王丙琼;林清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许多脑保护脑复苏措施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脑氧供需,应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监测可有效及时地评估脑损害,对脑保护脑复苏过程进行指导,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绍洋;路志红;熊利泽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房间隔膨胀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 ASA)是由于先天性房间隔发育薄弱,在心脏负荷因素的作用下向低压侧膨隆而形成气球样的瘤样膨出[1].
作者:黎木兴;于慧俊;叶勇敏;费祥武 刊期: 2003年第21期
输血是现代医学中急救、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妇幼疾病中,输血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快速准确的服务是对临床检验人员的要求,临床输血应慎之又慎.
作者:李桂梅;黄宏章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临床发生率一般医院为5%,其缺氧、缺血所致损伤为多器官性的,窒息复苏后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是减少合并症,使围产儿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作者:王瑞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以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G/PBT)嵌段共聚物为原料,进行了共聚物在37℃、pH7.4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及失重率的测定.并在(PEG/PBT)支架材料上进行细胞培养.结果表明(PEG/PBT)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
作者:杨华;邹静恂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在多胎妊娠孕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多胎妊娠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24-28周开始常规投服硝苯地平10mgtid,对照组不投药,两组均纳入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孕期加强营养,常规补充铁剂与钙剂,专人观察分娩时间,分娩时孕周,新生儿体重,妊高征发生情况及其副反应等.结果:硝苯地平能有效抑制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而致的宫缩,松驰子宫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减轻胎盘缺血缺氧,延长孕周,预防早产及妊高征的发生,对母儿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硝苯地平能有效地防治多胎妊娠早产及好高征的发生,在多胎妊娠孕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学兰;吴仕元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各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122株阴沟肠杆菌作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以呼吸道感染率高,达51.6%;122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霉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以及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现出极低的耐药率.结论: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对呼吸道的感染率高;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头孢吡肟等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其感染的首选药物,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来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
作者:陈青松;谢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消毒隔离,个人防护是控制院内感染保障病员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作为SARS定点医院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体会.
作者:张振福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综述左氧氟沙星与20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检索文献资料.结果:与氨苄西林钠、三磷酸腺苷配伍,出现颜色变化,pH值明显升高,临床不宜配伍.与其它18种药物配伍,外观澄明,无颜色变化,无混浊和沉淀产生,pH变化不显著,含量测定浓度在初始浓度的96%以上.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其他18种药物配伍是可行的.
作者:李红月;李荣振;齐然 刊期: 2003年第21期
目的:为研究6种常见食性植物及蔬菜即石榴皮、山药、芦荟、葱籽、桐蒿及生菜抑制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C致突变作用,并试图探索其抗突变机理,为肿瘤预防及肿瘤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分子毒理学原因,采用SOS抗突变和致突变司步快速试验技术,进行了加与不加大鼠肝脏微粒体酶(S9)系统的试验和重复试验,检测了上述物质的抗突变及致突变两种属性.结果:石榴皮、山药、葱籽在加与不加S9时均显示抗突变阳性;桐蒿在加S9试验中显示抗突变阳性,芦荟和生菜在加与不加S9试验中均末显示抗突变阳性.所以检品均未发现致突变作用.
作者:魏丽珍;赵泽贞;温登瑰;郭玮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以我院2002年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情况,并将消耗金额与用量排序比较,根据统计结果对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王红爱;徐冀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我科自2002年9月引进自动输氧器,经对患者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甚佳,现已广泛开始使用.
作者:杨彩云;于荣丽 刊期: 2003年第21期